(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重庆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帮助劳动者从“求职无门”到“闪耀职场”

发布时间:2025-07-03 07:04
发布时间:2025-07-03 07:0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师正向学员们讲解卧床老年人的压疮换药护理技巧。(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孙凯芳\视觉重庆

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公司对装配钳工进行技能培训。(受访者供图)

植恩生物员工在车间压片室研究压片机冲头改善。(受访者供图)

技能培训能否成为人生“跳板”?重庆对此的回答是“能”!

一组数据为证——“十四五”以来,重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扩量提质,累计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143万人次,促进就业超过77万人,培训与产业匹配度达到80%,740余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年均开展市场化培训110万人次,为就业市场输送大量适配性强的技能人才。

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求职者还是操持家务的全职主妇,依托党委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支持的培训体系,越来越多不同身份的人实现了从“求职无门”到“闪耀职场”的跨越。

“技能敲门砖”:

他从维修工“逆袭”为企业导师

2014年盛夏,24岁的山西小伙吉江江背着行囊独自来到重庆,成为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公司的一名汽车设备维修工。

车间里发动机轰鸣不断,机油与金属混合的气息、老师傅们行云流水的检修动作,一切都让这个汽车专业的毕业生既兴奋又迷茫。

“感觉自己就像个‘小白’。”吉江江回忆起初入职的日子不由得感慨,“连最基础的诊断仪都摆弄不明白,更别提复杂的设备保养了。”

大学里学的知识在实操面前显得苍白,幸运的是公司有“师带徒”的传统。师傅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吉江江都认真记在笔记本上,回到宿舍反复琢磨;每天早晨,车间里总能见到他独自练习的身影。

时间来到2022年春天,企业HR在工作群里发布了一则“渝北区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通知”,这成为吉江江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第一时间报名了电工高级技师培训:“我平时工作就是电气设备维护,这次培训太对口了!”

更难得的是,作为渝北区人社局创新举办的项目制培训,该培训采取了“企业提建议、政府出邀请、机构来揭榜”形式。重庆机械技师学院成功揭榜后“送培上门”,专业老师系统讲授理论,手把手指导实操,为吉江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在培训中接触到了日常工作里很难系统学到的品牌电气编程技术。”吉江江形容这次培训“收获满满”,填补了知识空白,更拓宽了技术视野。

培训结束后是真正的考验——高级技师考试。考场设在实训室,吉江江沉着冷静,将所学知识完美运用。成绩很快揭晓,他取得了电工最高技能水平认证。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这份新获得的资质,吉江江从生产线设备维修班长晋升为工段长,薪资也提升20%!

这次培训经历让吉江江感触颇深,这之后工作之余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如今月收入已超过1.2万元。

去年有18位同事参加渝北区人社局组织的新型学徒制培训。这次培训实行企业、院校“双师带徒”,吉江江主动当起了大家的企业导师,把摸索总结的经验倾囊相授。

“他们全都通过了!”吉江江自豪地说,这比他自己拿证时还要开心。

从曾经的“学员”到如今的“导师”,技术赋予了吉江江角色转变的底气。“作为一线技术人员,每一次技能培训都是宝贵的机会。”吉江江由衷地说,“重庆就业环境真好,有平台、有培训、晋升渠道畅通,让我们能清晰规划职业未来。”如今随着公司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他又在积极规划参加相关新技能培训,准备迎接下一次“进化”。

吉江江的成长轨迹,清晰勾勒出一条“技能提升—岗位晋升—待遇提高—价值实现”的上升曲线。数据显示,得益于“项目制”技能人才培训计划的推动,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分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该公司累计培训并评价1500多名员工,超过70%的员工达到高级工及以上水平;公司年产值已突破72.8亿元,销售订单需求旺盛,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紧贴产业需求,不断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技能培训制度,广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全市开展企业职工培训49.3万人次。

“学徒制赋能”:

“95后”青年就业竞争力飙升

今年4月,手握新鲜出炉的“中级药物制剂工”证书,白云飞对职业前景信心更足了。这位植恩生物金凤分公司的“95后”工艺工程师,2019年从重庆科技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初入职场,面对制药车间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他曾深感“力不从心”。

转机出现在2021年。植恩生物作为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积极响应改革政策,启动了政府补贴支持的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该项目分初、中、高级,渴望突破瓶颈的白云飞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药物制剂工中级培训,并在2024年完成了培训学习。

“培训针对性特别强。”白云飞说,每次培训周期约一年,需利用工作之余和周末时间完成160个课时的学习。课程内容覆盖制药行业核心领域,比如口服固体制剂工艺、生物制剂基础、微生物控制、设备运行原理……这些都是提升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关键知识。

那段时光,白云飞就像“一块海绵”贪婪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课堂紧跟行业资深导师,深挖生产细节;夜晚研读专业书籍,将实践难题与理论知识反复对照印证。今年4月,白云飞一次性通过考核,成功将“中级药物制剂工”证书收入囊中。

技能提升直接体现为可喜的工作成果——白云飞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企业痛点、创造经济效益的“硬实力”,多次获评“优秀员工”。

此前企业的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生产线压片工序中,冲头频繁出现黏冲和漏粉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更导致宝贵的原料损耗,拉低了整体收率。问题悬而未决,成本压力日增。

白云飞利用在培训中学到的相关原理和案例,判断问题根源可能出在工艺参数和设备配合上,必须优化调试。他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攻关,查阅海量文献资料、反复与理论老师远程探讨,并在实操导师的指导下,在车间与同期参加药物制剂工培训的车间班长陈先富反复试验……最终,他们成功优化改良了冲头,使产品收率损失降低6%,每年为公司节约综合成本24万元。

谈起参加培训的收获,白云飞感触颇深:“它系统性地填补了我知识体系的空白,更培养了我的学习能力、系统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场中,这些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作为重庆高新区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植恩生物积极参与政府补贴性培训项目,累计培养质量、生产、销售端技能人才498人,覆盖化学检验员、药物制剂工等关键工种。自新型学徒制培训计划推进以来,公司质量投诉率年均下降10%,人员效率年均提升18%,员工稳岗率年均增长5%,高级工占比持续攀升。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完善支持政策,做到培训项目、补贴标准、培训对象、培训机构、考核评价、培训渠道全覆盖。同时不断优化培训组织形式,鼓励中小微企业联合组班,采取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开展培训,2022年以来,全市开展学徒制培训超过5.6万人次,培训项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超过85%。

“培训再出发”:

全职主妇凭技能实现“家门口”就业

清晨8点,沙坪坝微客公馆小区监控室里,48岁的刘微熟练地与同事完成交接班。而大半年前,刘微还深陷求职困境,对未来满是迷茫。

刘微说,孩子进入大学后,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她迫切想重返职场。然而与社会脱节太久,缺乏专业技能,再加上年龄限制,一次次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令她陷入了“技能脱节→求职碰壁”的恶性循环:“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就像在黑暗中找不到方向。”

去年底,经朋友推荐,刘微得知重庆人社部门正在组织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培训班。起初她还担心年近50的自己能否顺利学习新技能,但了解到培训后有机会推荐就业,她便报了名。

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改变了刘微的生活轨迹。去年11月,刘微走进了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班,为期8天半的线下集训课,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她系统学习了消防设施操作维护、消防控制室监控等知识。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她还进行了实操训练,掌握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实际操作和故障排查技能。集训结束后刘微又参加了2个月的线上学习,天天听课刷题、勤学不辍,恍惚回到了求学时代。

最终刘微顺利通过消防鉴定中心的理论与实操考试,取得了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证书。不久培训班老师就发来了微客公馆的招聘信息。刘微眼前一亮:“离家近,通勤时间短,收入稳定,还能贴补家用,简直太合适了!”她信心满满地报名参加应聘,并在今年1月顺利入职。

这份工作不仅为刘微带来了稳定收入,更让她找到了久违的职业价值感和自信心。如今她逢人就推荐参加培训:“培训让我学到了安身立命的本事,希望能帮到更多努力寻找就业机会的人。”

刘微的故事,是求职者在技能培训政策帮扶下实现就业的缩影。今年以来,重庆人社部门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培训作用,针对农民工、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脱贫人口等,开展就业技能、创业、数字职业和新职业培训。同时实施订单式组织、菜单式教学、工单式就业“三单式”培训模式,促进重点群体技能就业、技能增收。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大力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引导培训资源向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体系以及健康养老、低空经济、现代服务、数字职业等领域集聚,实施技能强企工程,支持企业面向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以上,重点群体培训占比、培训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60%以上,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