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数据多跑路、受灾群众少等待 “渝速拨”让救助金高效抵达

发布时间:2025-08-15 07:09
发布时间:2025-08-15 07:0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2025年应急期生活救助资金900元已拨付至您的‘一卡通’账户。”8月6日,涪陵区大顺镇清风村村民严先生收到这条短信时,距离他家因强对流天气导致房屋倒塌仅过去20天。这是由市应急管理局发送的第一条灾害救助资金拨付短信,标志着重庆“渝速拨”灾害救助工作机制正式落地。

这一高效救助的背后,是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国率先推行的“渝速拨”灾害救助机制在发挥作用。该机制通过“数字化”流程再造,将传统“多级周转”的拨付模式升级为“扁平直达”,确保救助资金在申请后20日内直达受灾群众个人账户。同时,依托市应急管理局12350平台,在救助资金拨付到账的第一时间,就通过手机短信将到账金额、具体救助事项精准推送给受灾群众,让群众及时知晓到账金额、事由等情况,确保资金拨付环节透明可查、高效规范。

为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使用效益,及时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建立了常态化自然灾害救助资金预算、预拨保障机制。基于“渝速拨”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和自然灾害风险水平及趋势预判,2025年度5000万元市级自然灾害救助预算资金已于去年底提前下达相关区县,确保在灾害发生后快速到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900元只是严先生一家应急期的救助资金,待其家庭住房恢复重建完成后,还有住房重建补助资金,如果冬令春荒期间仍然有生活困难,还可以申请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涪陵区应急管理局综合减灾和救灾科相关人士介绍,遭遇灾害后个人自主申请或者由村社代为申请,应急管理部门会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确定救助对象。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渝速拨”通过贯通财政“一卡通”“一体化”与应急管理“救灾资金管理”三大应用,依托12350平台,在资金到账后,就会通过短信向群众精准推送信息。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