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站在厂区高处眺望,只见周边蓝天如洗、白云悠悠,远处是草木葱茏的明月山。
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是重庆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第四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配置4条750吨/日垃圾焚烧线和2套45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年发电量6亿度。
如何“变废为宝”?
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该公司生产运行部副部长汤筠恒详细介绍了流程。
首先是收运与存储: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封闭式垃圾运输车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称重后进入主厂房的卸料大厅,卸下的垃圾将在储坑内储存3—5天并进行堆垛。
之后是焚烧与发电:发酵后的垃圾由吊车投入焚烧炉中实现完全燃烧,不需添加任何辅助燃料。此时炉膛温度保持在850℃以上,余热锅炉将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热量,将水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电能并入国家电网。
第三道工序是烟气净化:焚烧产生的烟气,在净化系统通过脱酸、脱硝、吸附和除尘等工艺处理后进行排放。
最后,少量炉渣经过水封式除渣装置排入炉渣坑,暂存一段时间后运出加以综合利用。
四大亮点引人注目
汤筠恒介绍了这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四大亮点:
首先是采用先进烟气处理组合工艺,使烟气中的酸性气体、粉尘、氮氧化物等排放指标达到欧盟2010标准限值的10%,技术水平目前在全球领先;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三维建模等手段,实现厂区智慧管控,使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更加经济、稳定、安全;
利用飞灰熟化再循环技术对飞灰进行减量,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还采用了中温次高压余热锅炉和Inconel625材料堆焊技术,使设备利用效率更高、寿命更长。
污染物超低排放
先进烟气净化技术的使用,让污染物超低排放成为现实。
厂区高达百米的烟囱上有一个云端咖啡吧,在这里,但闻咖啡香,却无一丝垃圾焚烧固有的异味。
采访中,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编辑蒋彤感叹,“不闻焚烧味,但闻咖啡香”的亲身体验,让她对重庆在绿色低碳环保方面的探索和解决方案印象深刻。
截至2024年12月,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460.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6.70万吨,累计上网发电量20.45亿度。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