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重点打击“幽灵外卖”等乱象!重庆出台20条措施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发布时间:2025-10-25 07:16
发布时间:2025-10-25 07:1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该意见,加强改革创新、弥补监管缝隙,实现食品安全全链条协同监管,日前,重庆出台《重庆市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聚焦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协同机制不健全、全链条存在缝隙漏洞及新业态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通过8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构建全链贯通、数智赋能的监管新格局,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水平。

2027年合格率超99%,重大事故“零发生”

《若干措施》明确了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总体要求,旨在健全全链贯通、无缝衔接、数智赋能、全程控制的监管机制,构建信息共享、风险共防、责任共担的格局。

到2027年,重庆市将实现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和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9%以上,打造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场景5个,“阳光厨房”覆盖率提升至70%,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并确保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和严重不良影响事件“零发生”。

展望2030年,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将全面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高效运行,数智赋能水平力争全国领先。这些量化指标突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为监管工作设定了清晰标杆。

覆盖农田到餐桌,重点整治源头与新兴领域

《若干措施》从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经营、网络销售等环节入手,推出多维度监管举措。

在食用农产品方面,推进源头治理,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强化肉类产品全程管控,并直供学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协同监管,明确食品摊贩管理责任,并建立集中用餐单位外卖餐饮安全监管机制,重点打击“幽灵外卖”等乱象。

针对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政策理清平台、商户和主播责任,规范从业行为,协同治理线上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政策还涵盖进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以及食品贮存、运输、寄递环节的协同监管,通过电子联单管理等制度填补全链条薄弱环节,确保无缝衔接。

问题导向、重点领域与数智赋能并举

此次印发的《若干措施》主要突出三大特点,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问题导向,针对近期舆情热点如甘肃天水幼儿园事件举一反三,明确教育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全过程管理制度,杜绝非食用物质进入食物链,并加强粮食质量监管。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聚焦群众关切的校园食堂、外卖餐饮等,推行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公开采购、带量食谱和加工过程),推动外卖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和“食安封签”,强化网约配送员培训。

三是数智赋能,贯彻数字重庆建设部署,深化“渝食安”应用,建立高质量数据集,探索人工智能在风险监测、态势研判和执法办案中的应用,推动全链条监管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这些创新举措将有效提升监管效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出台的《若干措施》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框架和具体的实施路径,有望在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重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迈向新台阶。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