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承办、重庆市学生科学体育艺术发展中心协办的“2025年重庆市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现场集中展演”在重庆大学科学城校区虎溪校园举行。

展演活动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本次活动作为重庆市基础教育阶段美育成果的集中展示,吸引了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及3000余所中小学校的积极参与,是重庆市推动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模式的重要实践。
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在致辞中强调,重庆大学将以此次展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美育育人路径,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随后,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江鹏宣布现场集中展演活动正式启动。

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冯业栋致辞。受访单位供图
本次展演创新采用“场外+场内”联动模式,立体呈现重庆市美育工作的多元成果。场外展区分为中小学学生艺术活动月优秀成果展示和重庆大学美育成果展示两大部分。中小学成果展示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成果、艺术教师美育浸润行动绘画作品、校园集体舞和课堂器乐四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活动首次纳入艺术教师绘画作品评选与展示,共收到投稿1200余幅,最终展出120件入围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等多种类型,作品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与地域文化,题材丰富,展现了美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作活力。

重庆大学科技展区。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大学美育成果展区则分为科技与艺术两大类别。艺术学院联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等单位,设置了“Sirius哮天”“机甲大师实验室”等人工智能互动展区,吸引众多中小学生驻足体验。艺术学院与重大文创团队则通过绘画、设计与文创产品,呈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探索。科技与艺术的有机融合,不仅拓展了美育的外延,也为学生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区,主办方共设置了8个非遗艺术实践工作坊和30块成果展板,动态呈现包括传统舞蹈、美术与技艺在内的多项非遗内容。场内展演部分汇集了十余个优秀节目,形式涵盖班级合唱、课堂器乐、校园集体舞等普及性艺术实践,以及木洞山歌、铜梁龙舞等地方非遗项目,展现了美育“面向人人、覆盖全员”的育人导向。

艺术教师绘画作品展。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本次活动是落实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集中展示与交流,有效促进了校际、区县之间的经验共享与协同发展。据悉,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重庆市大中小学美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将于11月29日在重庆大学科学城校区举行,进一步推动美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