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重庆,八方宾客汇聚。
11月13日,中国科学会堂,2025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如期而至。国家部委、兄弟省市、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明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此时谋划陆海新通道的未来发展,更具重要意义。
让“物流通道”成为“经济走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向阳谈到,陆海新通道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运输线,对于西部地区拓展海外市场、降低运输成本有明显成效。但未来,陆海新通道实现高质量发展,各方需要改变它是“一条单纯的运输路线”的认知。
他认为,陆海新通道应从“物流通道”变身“经济走廊”。
李向阳对“经济走廊”进行了发展路径解读——
第一阶段,首先是“运输线”,即狭义的“经济走廊”,功能是降低运输成本;第二阶段,是围绕交通线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使运输线“拓宽”;第三阶段,是推进沿线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要素流动;第四阶段,也是最高阶段,是协调不同国家的区域发展计划与政策,形成“政策沟通”。
“目前,‘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大多数经济走廊还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李向阳说,随着陆海新通道加速与陆路、水运实现无缝衔接,一种“新型的经济走廊”也在加速形成。
因此,陆海新通道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同时分享国家层面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政策红利。
从“运输线”到“经济走廊”,这不仅是定位的转变,更是战略目标的重塑。李向阳为此提出了四点建议:推动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机制建设;推动国内不同地区合作平台与国际合作平台机制的对接,解决“两个协调”问题;推动风险防控与海外利益保障机制;以及推动服务保障机制建设。
“总之,陆海新通道建设需要超越单纯的运输线定位,通过狭义‘经济走廊’向广义‘经济走廊’升级,实现大开发和大开放的战略目标。”李向阳说。
激活数字赋能与产业协同“双引擎”
如果说“经济走廊”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未来形态,那么“数字”与“产业”无疑是驱动这一跃升的“双引擎”。
“数字技术的赋能,正在深刻地改变甚至重塑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中国数联物流公司董事长张健介绍,数字化是陆海新通道未来发展的必然路径,它能让通道信息更透明、运行更便捷、通关更高效。
对于如何推动通道的数字化,张健提出了“一核四驱”的构想。“一核”是推动国家物流大数据平台在“13+2”(西部12省区市、海南、广东湛江、湖南怀化)先行部署,构建物流数据整合共享的总枢纽。“四驱”是指陆海新通道的数字化、长江航运的智慧化、口岸贸易的便利化与产业供应链协同化。
对于如何落实这个构想,张健给出了明确的建议。一是以规划为纲,编制数字陆海新通道“十五五”发展规划;二是以体系为基,打造从订货到交货的全链条数字化服务闭环,实现“数据互通、状态可视、流程可控”;三是以场景为要,将多式联运数据跨省互认、跨区域运力智能调度等场景上升为国家示范;四是以用户为本,依托国家政策,构建一个共生共融的开源开放生态。
论坛现场,重庆与中国数联合力打造的“中数联物流运营公司”正式揭牌。这是重庆加速陆海新通道乃至整个物流体系数字化建设的重要落子。
数字化是陆海新通道未来的“经络”,产业则是“骨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汪鸣认为,陆海新通道未来发展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完善通道基础设施,二是在通道上承载世界级的经济流量。因此,发展通道经济,将是陆海新通道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发展?汪鸣给出了20字的总体思路:通道牵引、枢纽赋能、要素集成、产业集聚、生态共生。他表示,陆海新通道未来的发展路径,应该“通道+枢纽+网络+平台”协同发展。比如要推动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不是“各干各的”,而是要“依托通道进行紧密合作”,构建互为供求关系的大循环和双循环。
从规则融通到产业融合
论坛现场,不少嘉宾也提到,陆海新通道目前存在一些“痛点”。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公司董事长谢世康直言,企业在通道上面临三个“痛点”:一是规则和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一单到底”的模式还没有完全贯通;二是物流成本总体较高,存在“出去比较多,回程比较少”的失衡情况;三是船运、铁路尚未完全实现常态化运行。
内蒙古远兴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培钧是通道的“客户”之一,他同样提及,通道的效率和确定性是其核心价值,希望未来通道在这一核心价值上有所提升。
对于这些难题,重庆正在着力攻坚。在现场,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朱作贤介绍,今年7月,联合国贸发会议批准了《可转让货物单证公约》(NCD)草案,预计12月将在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这个公约的的确确与重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缘分。”
他表示,在联合国网站上,这个公约被译为“顺应中欧班列融资需求的中国方案,蕴含中国智慧的规则创新”。这是中国1980年成为联合国贸发会成员国以来,中国的立法建议第一次转化成了国际公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份“中国方案”的背后,重庆贡献“独一无二”。朱作贤总结为“三个最早”——重庆最早探索“货带提单+国联铁路运单”的双轨制;重庆最早对铁路提单效率作出司法裁判(铁路提单第一案);重庆最早与联合国贸发会共同举办高级别研讨会,并在会议上确定了采用双轨制推进国际立法的方向。
从规则制定到金融赋能,从数字基建到产业协同,一幅陆海联动、内外互通的开放发展新画卷已然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