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开幕 近200名院士专家学者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5-11-21
2025-11-2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1月20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荣昌区政府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在荣昌区开幕。作为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力大的行业盛会,会议期间,近200名院士专家学者聚焦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合作共赢、数字化转型等课题,为重庆乃至中国畜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融入全球竞争建言献策。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会上,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呼吁,全行业要重点围绕“种业振兴、养殖增效、绿色低碳、疫病净化、智能智慧”等五大方向,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领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就人工智能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应用作主旨报告。他指出,目前,全球面临人口增长与资源紧张的局面,人工智能凭借其“算法实时决策”,为畜牧业提供了一条不增加资源消耗却能同步提升产量、品质与环保水平的全新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在报告中提到,目前我国肥料短缺且过度依赖化学肥料,与此同时,养殖业产生的粪便却没有被充分利用,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他建议,加大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大力开展生物肥料的科技创新,发展生物有机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从绿色化、集约化等方面,对“十五五”畜牧业科技发展趋势作出研判、分析。

畜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论坛开幕式上同步发布《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倡议(2025)》,倡议广大畜牧从业者强化科技引领、种养循环、质量安全、品牌塑造,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代畜牧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期间,将先后举行中国畜牧业发展主旨报告会,动物疫病防控、畜禽高效养殖、种质资源库协同创新等专题报告会近20场,共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自2004年定点在荣昌举办以来,已累计吸引20多个国家、超万名专家学者参与,催生国家级奖项数十项、省部级奖项近百项,推动荣昌建成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平台,为中国畜牧产业从“跟跑”向“领跑”跨越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关新闻>>>

荣昌永川携手“共养一头猪”

11月20日,在第十一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华系地方猪商业化育种高质量发展报告会上,荣昌区与永川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跨区域构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共同做强“荣昌猪”品牌,实现“荣昌特色、永川增色、两地共赢”。

根据协议,荣昌区将依托在“荣昌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上的核心优势,进一步完善“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集中保种和农户分散保种相结合的荣昌猪资源保护体系,开展肉质风味突出、综合性能优良的荣昌猪新品系培育,打造荣昌猪育种供种高地。同时,建设国家生猪区域性种业创新基地,提供荣昌猪标准体系饲养技术指导规范。

永川区将依托规模化养殖、市场拓展与食品加工等方面的集群优势,建立新品种中试推广基地,协调引进荣昌种猪,鼓励引导养殖主体扩大养殖规模,推广生猪养殖技术的规范化、信息化、数字化,打造一批荣昌猪标准化示范养殖场,树立标杆,提升区域整体养殖水平。

在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共建上,双方将共同支持和引导两地有实力的养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等方式,发展成为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联合体或国家级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