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关键词里看重庆“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11-26 07:15
发布时间:2025-11-26 07:1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1月25日,中共重庆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介绍全会成果。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目标任务

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市委新闻发言人刘尚进介绍,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革、开放、超大城市治理、民生、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文化、生态等九个方面的主要目标,以及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人均GDP达到14万元的核心指标。

“十五五”时期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积厚成势、整体跃升的关键阶段。聚焦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支撑,这次全会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超大城市治理、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区域发展、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等13个方面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 唱好“双城记”

“十五五”时期,重庆将从哪些关键方面深化川渝战略协同?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介绍,重庆将紧扣“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和“三中心一走廊”战略部署,联动四川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二是聚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三是高水平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四是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创新发展。五是深化区域战略协同联动。

关键词 产业发展能级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介绍,“十五五”时期,重庆将迭代升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做强做优工业主引擎。例如,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作为我市“十五五”时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

同时,《建议》谋划实施万亿级产业集群提质升级行动、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和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等任务,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出开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内陆开放

重庆如何全面增强内陆开放枢纽综合服务效能?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表示,一是将在通道功能建强上取得新突破,完善通道网络,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二是在平台能级跃升上取得新突破。推动枢纽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构建“产业集群+物流枢纽+通道共建”新模式,以枢纽优势集聚产业势能。三是在产业提质增效上取得新突破。建设高标准国际化综合服务体系,创新“重庆+”产业链供应链中间品贸易新范式,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四是在制度创新引领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探索陆上贸易规则体系,形成有利于陆上贸易规则建设的合作生态。五是在国际交往合作上取得新突破。高水平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提质打造“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智博会、西洽会等重大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六是在内外开放联动上取得新突破。迭代优化全域开放布局,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共振。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重庆将以‘416’科技创新布局为核心,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质增效、重点突破。”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表示,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以科创走廊为核心载体,系统构建覆盖全市域、多层次、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各区县科创资源的独特优势,布局建设“双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二是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策源高地。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综合体,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优势科研力量参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攻关机制,全链条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系列攻关。三是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提升市域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如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改革,高标准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畅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兼)李春奎表示,未来五年,重庆将聚力做好“守底线、强产业、兴乡村、促融合”四篇文章。

在“守底线”上,重点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建立统一规范、精准识别、动态进出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系,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在“强产业”上,重点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努力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在“兴乡村”上,持续深化打造宜居宜业巴渝和美乡村。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镇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促融合”上,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持续深化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贯通联动改革,持续提升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关键词 数智赋能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代小红介绍,“十五五”时期,在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重庆将推动数实结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全市统一建设先进的人工智能底座;强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纵深推进“疆算入渝”工程;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产业集聚区;提升中新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推动数据安全跨境流动创新实践;迭代国家区块链基础底座,持续推进国家航运贸易数字化试点,赋能数字贸易。

在数智赋能高品质服务方面,让数智赋能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为全市发展、服务、安全和治理提供全方位在线服务。

在数智赋能高水平安全治理方面,将全面构建形成三级治理中心的体系能力,运用数智技术推动实现“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推动超大城市平时高效运行、危时韧性安全。

关键词 民生为大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高健表示,“十五五”时期,重庆将抓好落实这些工作:

一是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三是加快新时代教育强市建设,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持续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四是加快卫生健康强市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努力让老百姓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五是持续完善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同时,对困境儿童等重点群体,持续采取有效有力的保障性服务措施,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六是建强做优“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推动多样化民生服务更加可感可及,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关键词 文化强市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介绍,重庆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加速提质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主要将从四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践行。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工程,迭代升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弘扬践行“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让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浸润巴山渝水。二是着力推动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健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引导激励机制,全力推出一批反映现代化新重庆的时代经典,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文化大餐”。三是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能级跃升。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数字文化变革“双轮驱动”,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培育壮大新闻出版等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西部科技影视城和西部创意产业集聚区。四是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双向奔赴。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牵引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跨界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关键词 绿色低碳转型

高健介绍,“十五五”时期,我市将以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为牵引,积极稳妥推动能源、产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施四个方面举措。

一是健全全市域全领域全行业碳排放双控机制。二是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三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四是持续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全面塑造绿色低碳整体大美的山水都市新风貌。

关键词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章勇武介绍,“十五五”时期,我市将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下一步的工作有“集聚”“融合”“多元”“环境”四个关键词:

“集聚”即加快集聚高端消费资源,让消费者的购物选择更丰富。同时,发展“老字号”“非遗产品”“渝伴礼”等特色消费品牌,让广大消费者在重庆既能买到全球的品质好物,也能选到重庆特色精品。

“融合”即融合打造巴渝特色消费名片,以商文旅体展农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做靓“不夜重庆”“山水旅游”“美食之都”等城市名片,推出多元化消费路线,让“巴渝新消费”既有山水韵味,又具时尚活力。

“多元”即统筹打造品质多元消费载体,结合城市更新,编制商业发展空间规划,构建清晰的多元消费场景体系,增强对不同需求消费者的吸附力。

“环境”即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发挥“五型”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增开更多国际航线。提升会展能级,完善消费场景双语标识和多语种服务,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国际化消费环境。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