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今日重庆

第八届全国青年美展在渝启幕 重庆入选作品57件,创历届最佳成绩

发布时间:2025-11-27 07:10
发布时间:2025-11-27 07:1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1月26日,观众正在参观全国青年美展。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11月26日,国家级综合性大展——第八届全国青年美展在重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从一万余件作品中遴选出的482件入展作品,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其中,重庆入选作品57件,创历届最佳成绩。

482件作品亮相

展现全国青年美术创作最高水平

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创意奔涌……走进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现场,作品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本届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共同承办。

自去年启动以来,本届展览得到了全国青年美术家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有效参评作品一万余件,最终遴选出入展作品482件,50件作品获得第十五届全国美展的直送资格。入展作品尽显时代之“新”、青春之“锐”、创意之“美”、题材之“广”,代表了全国青年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

如,在敏锐捕捉时代脉搏方面,既有《春风尽染十八洞》《龙江纽带》等作品对国家建设成就、乡村振兴生动场景的全景式描绘,也有《青山·守望》《动物也要过马路》等作品对生态保护、自然生命的关注与审视,还有《踏风行》《履险如夷——中国消防力量》等作品对军旅、消防等题材的定格,彰显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时代责任与情怀。

在人文关怀方面,从作品《同频共振》中的劳动场景,到《我们沐光而行》《爱之园》《迎亲》等作品展现的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瞬间,再到《一路繁花》等作品所捕捉的自信从容的精神气质,共同勾勒出新时代昂扬的时代风貌。《澄怀观道》《与父书·彼岸忆影》等作品,则聚焦于生活记忆与情感空间,以细腻笔触构建起具有普遍共鸣的情感叙事。

在传承创新方面,《庄周梦蝶》《呔!》等作品将文化遗产及文学典故作为创作母题,展现了青年一代对历史文脉的守护与传承;《秋意暖起风》《扶摇长空阅丘山》等作品,则体现了青年艺术家通过空间营造与意象塑造,在现代语境中呈现出的东方哲思。

此外,在艺术形式探索上,入展作品也充分展现了青年艺术家的开阔视野与创新精神。

57件作品入展

重庆入展、直送作品数创历史新高

作为中国美术重镇,重庆在本次展览中可谓占据C位,表现十分亮眼。

全市共有57件作品入展,占展览作品总数的11.8%,其中11件作品获得第十五届全国美展直送资格,占直送作品总数的22%。与往届相比,入展作品数量、直送作品数量均取得较大突破,均位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创历届全国青年美展最佳成绩。

其中,西南大学方经纬的作品《未来工程师》,将儿童玩乐的日常场景,转化为一场关于“未来创造”的温柔叙事,成功获得了第十五届全国美展直送资格。

四川美术学院刘宇轩的《画室2》则从生活和现实中汲取灵感,表现了他每天上课与工作的画室。在绘画语言上,作品采用了具象写实的手法,并融入了一些平面化的处理手法,有意保留了起稿和初铺色的痕迹,避免了画面过于细腻而显得沉闷。

“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充满了神秘与变化,我们永远无法找到所谓的‘最完美公式’,也不能仅凭一种方法传达所有的情感。创作是一个自由且漫长的过程,艺术家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我喜欢绘画过程中的未知性,它指引我不断进行探索。”刘宇轩说。

再如四川美术学院耿德法的《星光》,以山与海作为主要审美元素,以捕鱼的场景为核心素材,呈现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劳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这件作品中,我极大地拓展了传统风景画的叙事方式,创新采用‘一物一格’的形式,使绘画语言实现多重并置,进而呈现出绘画对象造型与质感的特殊性。”耿德法说。

此外,《让我们荡起双桨》《亦所有之竹》《巴渝烟火——丰盛古韵2》《东方花语》《“太空教师”王亚平》等获得直送资格的重庆作品,既体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技法与观念、艺术与生活的张力之间的深刻思辨,又彰显了他们以自觉的文化担当与创新意识,努力建构着新时代充满内在活力的青年艺术话语体系与独特路径。

逛美展像“回家”

书写青年艺术与城市共进时代篇章

“走进本届美展,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最想对青年艺术家们说,‘天气正好,下地干活’。”中国美协顾问、重庆市美协荣誉主席罗中立说。

据介绍,全国青年美展是国家级综合性大展,是全国青年美术家近3年来美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迄今已举办七届,首届展览举办于1957年。

该展既是检阅一个时期青年美术创作的风向标,也是全国青年美术家心之所向的最高平台。在历届青年美展中,诞生了不少中国美术的经典名作,培养了不少中国美术的名家大家。

重庆与全国青年美展的渊源深厚而绵长。自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在1980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荣获金奖伊始,40余年来,这份艺术薪火一直生生不息。

如,除罗中立以外,周春芽的《藏族新一代》、朱毅勇的《父与子》、王川的《再见吧!小路》、庞茂琨的《苹果熟了》、焦兴涛的《烈焰青春》、段胜峰的《全地形突击救援车》、彭伟的《而立之年》……一代代重庆青年艺术家及其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持续在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等国家级展览平台上脱颖而出、屡创佳绩。

“本届美展在重庆举办,不仅是对重庆青年美术传统与成就的肯定,更是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再出发’。我们将以此次展览为新的起点,扎根生活、潜心创作,勇立潮头、放飞梦想,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新意识、彰显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新重庆建设凝聚更加磅礴的青年艺术力量。”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表示。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