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聚焦农村住房环境之变、生活方式之变、产业发展之变

发布时间:2020-04-16 10:22
发布时间:2020-04-16 10:2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奉节县平安乡天台村郑应堂的新家 摄/李显彦

位于石柱县中益乡向家坝的启华农家乐 摄/李显彦

人居环境整治后的彭水县大垭乡唐家坝

“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殷殷嘱托。保障农村住房安全是国家脱贫攻坚重大决定和重要部署,是一项重要的普惠政策和民生工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对老百姓而言,“安居”是“乐业”之本。于广大农村困难群众来说,要“挪穷窝”“拔穷根”,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才能帮助其真正摆脱贫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一起奔跑。

作为保障农村住房安全的行业主管部门,一年来,市住房城乡建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聚力农村危房改造,并配套实施农村旧房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重点区域的精准扶贫、对口帮扶等,成就了全市广大农村地区的住房环境之变、生活方式之变、产业发展之变,在脱贫攻坚中留下了住建行业坚实的足迹。

精准施策

贫困农户实现安居梦想

农村危房改造是针对住房存在危险的农村困难群众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

如何确保这项工程精准落实,不漏一户?市住房城乡建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成员单位共同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委领导分片督导制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数量100户以上的10个区县实行一月一督导,对100户以下的20个区县不定期进行重点指导。

与此同时,组织区县对存量危房开展了全覆盖调查、拉网式摸排,通过大数据信息比对,精准锁定对象,做到逐户摸排、因户施策、逐户对账。

危房改造,如何既改“危”,又提质?利用行业优势,加强技术指导,我市相继编印了62套图集进行推广。新的房屋不仅有效提升了质量安全水平,还体现了浓郁的巴渝新传统民居特色。并组织开展了百余次“专家进村镇”活动,通过实地指导、开展培训等,帮助各区县提高农村危房改造施工管理水平。

在改造过程中,重庆市纪委监委驻市住房城乡建委纪检监察组认真履行监督专责,打好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警示教育组合拳,深入彭水县等20余个区县开展3轮专项督查,下沉一级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9场次。针对改造对象认定、危房鉴定、资金管理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深化标本兼治,推动实现农村危房改造监管工作闭环管理。

联动效益

住房之变成就乡村质变

农房改造不是简单的排危加固,还实现了系统带动,既解决了农房的建筑质量和安全问题,也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带来农村面貌的根本质变。

首先,通过拆除重建、维修加固等方式改造农村危房,帮助贫困农村群众解决了基本居住安全,实现了“住有所居”。同时,通过集中搬迁,统一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完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有效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其次,改变了农村面貌。我市将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软硬兼顾”,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庭院美化和环境治理,广大群众告别了“路难行、水难喝、味难闻”的日子,“做饭不用柴、喝水不用抬”成为了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各地把农村危房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以“拆除重建农村危房+建设农民新村+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模式,构建新型村落,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危房改造了,有条件的农民纷纷办起农家乐,开起小饭店,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乡亲增收。

久久为功

“成片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从某种意义上说,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消除相对贫困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如何实现长效常态,确保久久为功?在广大农村,市住房城乡建委实施的,绝不只是危房改造那么简单。

在不少贫困地区,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边缘户。他们介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针对贫困户的改造政策,他们无法享受。但本身的经济条件,又让他们没有余力改善生活和生产。

针对这部分人群,住建委选择了农村旧房整治提升这条路。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整治庭院、墙面、屋顶、门窗、厕所,着力完善居住功能和提升建筑风貌,巩固“边缘户”不至成为贫困户。

生活环境改善了,还要改变生活习惯。通过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便铺陈开来。如果说危旧房改造是针对贫困群众一家一户的扶助工程,那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则是“成片制”帮扶。

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委指导深度贫困乡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强化村庄公共空间整治,突出抓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等,建成大美乡村市级示范片。先后向贫困地区支持项目资金共计3.365亿元,建成242个美丽宜居村庄、453个绿色示范村庄、21个大美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

此外,还有小城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乡镇污水管网建设等。一套“组合拳”绘出了农村天地的大美图景,成就了脱贫致富的崭新风貌。

农房·故事》》

农村危房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以一个个小乡村为视角,不仅可以验证我市农村危房改造的现实成就,更可以看到众多村民脱贫致富的生动故事,体会偏远贫困山区的可喜质变。

镜头一 “面子”“里子”全都有 郑应堂有了新房子

4月7日。奉节县平安乡天台村。

和煦的暖阳一扫连日的阴雨,把郑应堂家门前的小花园,映衬出一派生机。

老人家拿起扫帚,仔细清扫着院坝里的落叶。对于眼前的这一方小天地,他有着说不出的珍惜。“从来没想过能住上恁个好的环境,我要好好照顾哟!”郑应堂说。

77岁的郑应堂中年丧偶,儿子长年在外务工,他大半辈子都居住在一栋土坯房里。年久失修,房屋早已破败不堪,因为没有任何配套,连上个厕所都要去邻居家借。

2018年,天台村2组启动实施集中连片住房改造,郑应堂被纳入重点改造对象。

屋内设置了厨房;屋后改建了厕所;四处漏风的墙体,在改造中进行了修缮加固;斑驳的外墙,被粉刷为传统的灰白色,再加上坡屋顶、木门廊;就连门前的泥巴地都实现了“变脸”,硬化了路面,增设了花坛,为这个农家小院平添了动人姿彩……

有“面子”更有“里子”。改厨、改厕、改圈舍、改立面、改庭院——这一套“组合拳”,让郑应堂的家换上全新的容颜。

镜头二 为了这一套新农房 高耀恒跑了几十趟

“看嘛,这就是你的新家!欢迎回家!”2020年春节,在外出务工数月后,毛春平回到了奉节县青龙镇上庄村。眼前的一栋新房,让她既欢喜,又陌生。离乡时,她曾经什么都没有;而今,拔地而起的新房,让她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毛春平的身旁,奉节县住房城乡建委派驻平安乡的村镇住房工作推进组组长高耀恒,显得兴奋异常。他像个主人家似的,领着毛春平四处查看,房屋的每处细节,他都能说出个门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耀恒确实算得上这栋房子的另一个“主人”。

现年41岁的毛春平,此前一度带着母亲和女儿,在外地租房居住。2018年,因为身患重病,毛春平不但用尽了多年积蓄,还欠下一身外债,无奈之下,三人回到了离别数年的家乡上庄村。

村支两委对毛春平的“无家可归”高度重视,不仅按程序为其评定了建卡贫困户,还将毛家的住房保障问题,作为了村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重点个案。

而这个重点个案的重要任务,就压在高耀恒的身上。

与其他的危房改造不同,毛春平的新房建设可以说是零基础,连起码的地基都没有。高耀恒就从落实地基开始,一点一点把毛春平的家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多次对接确定好土地问题后,他又频繁往返相关部门争取建房补助政策。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他更是全程跟进,联系包工头、确定房屋结构、查看建设进度、监督房屋质量……因为毛春平在2019年外出务工,可以说整个房屋从无到有,全是高耀恒跑了几十趟,一手一脚地做了主。

“没花一分钱,没出一点力,我的这个新家,全靠了高老师这个恩人呐!”毛春平红着眼睛说。

镜头三 农房改造出新商机 谭启华开了农家乐

土黄色的楼房依次排列,光滑的青石板路延伸到各家各户,自然古朴的凉亭穿插其间,用废弃碾盘、猪槽等传统农具做成的花盆零星点缀……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向家坝,一幕幕尽显乡村风情的田园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建档立卡贫困户谭启华一家搬到这里,已经3年了。“开始只是想着,住房环境改善了,一家人住上安全房子就满足了,没想到,如今这新房子还给我们带来了新商机。”谭启华说。

谭启华说的商机,源自一年多前,当地住房城乡建委在向家坝开展的C级危房改造、旧房整治提升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统一的青瓦、栏杆、窗户、横梁,具有民族风格的土家吊脚楼,一个个“家家有花、户户有画”的土家特色院落,让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破茧而出。

环境美了,前来参观的游客多了,向家坝的居民们纷纷办起了农家乐,谭启华家也坐不住了。2019年,启华农家乐开门纳客。如今,在市住房城乡建委组织的驻村专家指导下,谭启华在原来解决基本安全住房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房间作为民宿供游客居住。“这么有特色的房子,交通又便利,肯定会有大量游客来旅游。”对于吃上旅游饭,谭启华信心十足。他憧憬着,等农家乐发展起来,再也不外出打工,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

事实说明,无论是解决基本住房安全,还是旧房整治提升和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环境的改变是引导农户发展乡村旅游、走向新生活的重要助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向家坝村民如今正站在新生活的起点上。

农房·数据》》

●2019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等级鉴定84.8万户

●近年来先后实施了98.6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

●完成农村旧房整治提升16.6万户

●创建评比美丽庭院3.07万个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