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重庆人社系统“五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全市脱贫人口就业规模超76万

发布时间:2021-09-18 11:29
发布时间:2021-09-18 11:2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9月1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日前,市人力社保局在全国率先出台《巩固拓展人力社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持续实施就业创业增收、职业技能提升、乡村人才开发、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定点帮扶暖心“五大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市脱贫人口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规模保持在76万人以上,国家重点帮扶县就业帮扶基地和市级重点帮扶乡镇就业帮扶车间实现全覆盖。

据了解,在实施就业创业增收行动方面,《方案》提出,将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发挥就业帮扶车间等就业载体作用,并依托县域经济、乡村产业发展,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援助服务。同时,深化劳务协作转移,计划5年内,山东帮助重庆劳务协作转移就业2万人左右,改(扩)建就业帮扶基地18个(其中国家重点帮扶县至少各2个)、创业孵化基地14个、返乡入乡创业园14个。

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面,我市将加强乡村技能人才培养,完善乡村工匠技能评价办法,认定一批非遗类特级技师。聚焦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工种,为有培训意愿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开展新职业培训5000人次,助力乡村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在实施乡村人才开发行动方面,《方案》要求,优化政策措施,加大面向村社区干部 、本土人才等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力争每年为全市乡镇基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4000人以上。同时,面向农业龙头企业设立市级人才工作站50个,按规定给予建站补贴。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精准组建专家服务团到乡村提供服务,市级重点帮扶乡镇力争实现全覆盖。

此外,在实施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和实施定点帮扶暖心行动方面,《方案》提出,要推进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引导灵活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外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持定点帮扶镇村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按需增设公益性岗位60个,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支持定点帮扶镇村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采取订单式、菜单式培训模式,开展技能人才培训5000人次左右。

如何巩固拓展人力社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市人力社保局解读“五大行动”

日前,市人力社保局在全国率先出台《巩固拓展人力社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通过实施“五大行动”,持续推进就业创业增收入、技能提升强素质、人才开发助发展、社会保险保民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那么,这“五大行动”将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有哪些亮点?9月17日,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稳就业促创业 让脱贫人员多渠道增收

就业是农民增收最稳定的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据介绍,按照《方案》,重庆将推进就业创业增收入行动,强化就业精准服务,“一对一”开展就业帮扶,拓宽就近就业渠道,深化劳务协作转移,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并强化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帮扶车间就帮助了不少脱贫人口就近务工增收。目前,全市473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9986人,其中脱贫人口4121人。”该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为拓宽就近就业渠道,我市还将创新建设就业服务超市、就业帮扶基地等新型就业载体,实现国家重点帮扶县基地全覆盖、市级重点帮扶乡镇车间全覆盖。

同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援助服务,并增强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力度,建立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另外,为吸引更多人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我市还将实施创业加速计划、创业启航计划,举办“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创业生态峰会等活动,加大乡村创业项目培育、资源对接、平台搭建。加大创业载体建设力度,新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30家(含鲁渝返乡入乡创业园),实现国家重点帮扶县全覆盖,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数量动态保持在120家左右。

聚焦职业技能培训 激发就业“新动能”

没有一技之长,收入较低、工作稳定性差,曾经是许多脱贫人口就业的痛点。为此,我市人社部门聚焦精准培训,推进技能提升强素质行动,帮扶在关键处。

据了解,按照《方案》,我市将建立一批“巴渝工匠乡村驿站”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的重庆技能大师、全市技术能手、最美巴渝工匠等优秀技能人才。推进“智能+技能”高新技能人才新职业培训项目,开展新职业培训5000人次,助力乡村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我们支持区县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加大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补贴。”该负责人介绍说,我市将推行项目制培训,打造30个特色培训品牌,因地制宜规范开设100个特色职业(工种)。将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为有培训意愿的乡村人才提供“创办你的企业”“网络创业”“乡村创业带头人”等培训3万人次。

此外,我市还将鼓励乡村适龄群体就读技工院校,为脱贫人口和帮扶家庭子女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落实助学政策、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帮助成长成才。

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市把乡村人才开发工作与就业工作联动起来,发挥高层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创造更多“田间地头”的就业岗位,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

他举例说,比如,接下来,我市将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培育,加大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专技人员招聘力度,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力争新招募3000人以上。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及其骨干成员参加职称评审和技能等级认定,做大劳务经纪人队伍,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乡村振兴。

在加强乡村人才集聚方面,我市将对重大技术难题、重点产业需求,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组建专家服务团到乡村提供服务。支持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专家服务、兼职等多种形式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参考。

在完善乡村人才支持政策方面,我市将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实施艰苦边远地区专技人员职称评聘倾斜政策,加大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政策倾斜力度,落实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在重庆英才大会设立乡村人才活动项目,开展乡村贡献奖评选,选树乡村人才先进典型。

支持定点帮扶村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社会保险扩面提质行动,《方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推进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代缴政策,提高代缴金额,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9%以上。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推动应保尽保。

“为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我们鼓励区县结合经济实际调整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该负责人说,同时,发挥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作用,启动实施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防止因伤返贫致贫。

另外,按照《方案》,重庆人社部门还将实施定点帮扶暖心行动,采取“多对一”支部联建模式,加强定点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支持定点帮扶村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确保农业富余劳动力“应转尽转”。选派机关干部到帮扶地挂职,组织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支持招募“三支一扶”人员,充实对口帮扶地人才队伍。

“我们计划通过持续实施‘五大行动’,到2025年,全市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保持在76万人以上,累计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累计新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3000人以上。”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将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聚焦重点帮扶区县和乡镇,精准摸清需求,建立“一人一档”,创建就创基地,打造劳务品牌,开展特色培训和新职业培训,帮助更多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农村劳动力找到“饭碗”、端稳“饭碗”。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