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手续免办,实现“一网通办” 重庆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改革推出“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2-01-07
2022-01-0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市近日印发实施《重庆市进一步优化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针对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提质量,提升重庆办理建筑许可水平,让企业办事更便捷、更有获得感。

1月6日,重庆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有关手续的办理。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简称小低项目)指项目建筑面积不大于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且不在特定区域内、不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或者危险品的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仓储项目(含配套用房)。

以往,提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些群众的反应是环节多、手续多。随着《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多项手续将免办。这些免办手续包括人防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手续,环评、水保相关手续和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相关手续等。

比如,对于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将不再需要办理环评有关审批和备案手续。

再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相关手续也将免办,处置建筑垃圾时,将由辖区城市管理部门做好运输车辆、运输路线、承运时段和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等服务对接工作。

在减免一系列手续的同时,《实施方案》还优化了一些服务项目,推出了一些创新之举,方便企业办理业务。

比如,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和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再作为办理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的前置条件,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全覆盖施工图质量审查。建设单位在获得土地并取得项目赋码后,不用再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方案设计审查通过后,可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实施方案》还要求,变“坐等审查”为“主动服务”,建设单位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勘察行业主管部门将主动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工程勘察单位开展勘察工作,勘察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勘察行业主管部门上传至“渝快办”平台供建设单位使用。

创新服务方面,《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实行简易验收制度,取消消防、人防、工程档案、水、电的验收和备案,取消建筑能效测评以及建设管理部门的竣工验收备案。待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竣工规划核实通过后,建设单位可凭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文书直接办理不动产登记,进一步缩短了办理时间。

此外,《实施方案》还要求,推行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在重庆市网上办事大厅“渝快办”平台上,搭建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审批专用入口。小低项目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市政公用服务事项全部进入平台,企业可全程在网上申办,实现全市一口受理、内部流转、数据共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