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重庆市司法局的领导下,重庆律师行业启动实施“专精特新”律师事务所培育打造计划,优选扶持30家中小律所,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重点在全市发展战略和法律服务需求领域培育一批“小巨人”,引领和鼓励中小律所转型升级发展。
所谓“专精特新”,主要是指鼓励中小律所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道路。2022年,“专精特新”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以及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工作要点均提出了优选扶持30家中小律所、培育“专精特新”律所20家以上的预期目标任务,鼓励和支持中小律所持续深耕特定行业或特定法律领域,并形成自有品牌、特色产品和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中小律所转型升级。
此次启动实施“专精特新”律师事务所培育打造计划,主要遵循法律服务业和律所发展规律,对标全市发展战略和法律服务需求,重点在金融、知识产权、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国际商事、环保、现代物流、刑事诉讼、破产重组、劳动争议、家事、税务等传统和新兴法律服务领域加强“专精特新”律所培育,从具备一定人员及营收规模和专业化要求等基本条件的中小律所中优选30家进行重点指导,力争完成打造“专精特新”律所20家。
“专精特新”律所培育打造中,由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组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每人联系1~2家目标律所,持续跟踪服务和指导,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组织实施“专精特新”律所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专项培训计划;在业务培训研讨、对外考察交流、专项人才培养项目、社会活动安排等方面对“专精特新”律所人才优先推荐安排;在平台搭建方面,联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司法机关、业界机构、协会商会、企事业单位等,为“专精特新”目标律所提供各个专业领域的法律服务交流、展示平台,并组织其外出学习考察;在品牌宣传方面,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等设立“专精特新”律所宣传专区。
同时,每年将对目标律所进行一次评估考核,对符合“专精特新”标准的律所,给予专项表彰;对暂未达标的,可继续作为下一年度目标律所进行培育;对不符合入选条件要求的,移出律所后备库。
截至2021年末,全市律师14580人、律所922家。其中,30人以下律所868家、占94.14%。全市律师行业办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仲裁、非诉讼业务252062件,较上年增长38.32%,主要业务总量总体呈现高增长态势,服务总产值51.3亿元,同比增长2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