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举办“时空智能赋能产业融合创新”主题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作主题报告,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界的代表推介分享了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碳计量等时空智能赋能的典型场景及技术成果。
7月8日,“时空智能赋能产业融合创新”主题活动举行。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记者了解到,时空智能是人工智能向外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融合卫星导航、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物理世界的高精度时空认知。其核心是通过统一时空基准解决机器"从哪来,到哪去"的定位决策问题。
那么,时空智能将如何为重庆发展“添翼”?
借助时空智能可创造多个万亿级新质生产力产业
“时空智能涵盖了从深空到水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经济学的广泛领域,其发展奖深刻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利用方式。”李德仁表示,时空智能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推动产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李德仁。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如何理解时空智能?李德仁举了一个例子:过去种地多是凭经验。而应用了时空智能技术后,哪块地缺水、哪块地缺肥、哪块地长虫子,AI可以精准地把信息发送给农民,通过北斗卫星引导自动驾驶设备去灌溉、施肥、除虫。
又如,在国家公园等区域,应用时空智能技术后,卫星、无人机和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监测野生动物的行踪,把山、水、林、田信息实时送达管理部门。
正如李德仁去年9月在重庆举行的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主论坛上所说,时空智能可赋能万物互联,借力时空智能,能实现空天信息无所不在的“快准灵”服务,创造多个万亿级新质生产力产业。
对此,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强时空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为时空智能产业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加快构建产业融合协同创新,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千行万业深度融合,闯出一条时空智能产业融合创新之路。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同步推进时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时空智能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持续拓展时空智能应用场景,重点聚焦时空智能产业孵化培育,构建"需求发布-技术对接-项目孵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时空智能产业集群。
时空智能技术在重庆超大城市治理中大显身手
活动中,重庆市测绘科学研究院展示了时空智能领域系列创新成果。记者发现,时空智能技术已在重庆超大城市治理中大显身手。
例如,该院通过时空感知技术,融合卫星定位、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移动扫描车多种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立体感知监测网,实现无人机感知服务2小时覆盖中心城区,4小时覆盖重庆全域,广泛服务精准农业、应急处置、城市更新等场景。自主研发图像视觉监测、激光测距收敛监测、智能无线网关等系列智能硬件装备与软件系统,搭建安全感知监测平台,对超1000个基础设施项目、超20万个监测点实施全天候远程感知,大幅提升城市治理、灾害预警效率。
时空智能技术在森林碳储量估算场景中的应用。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又如,该院还建立了50种类空间图层、地理场景、感知数据的千万级样本库,形成规划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现代制造业、农业、低空经济、碳计量等垂直领域知识库,集成语义识别、目标检测、多模态理解等人工智能算法库搭建规划自然资源、低空空域、城市治理等 20 余个时空智能体,支撑人员密集场所交通组织优化、低空空域航线规划、洪峰过境淹没等场景模拟推演和智能决策,赋能“大综合一体化”,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时空智能将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更“懂你”
记者了解到,时空智能不仅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也在制造业领域表现出色。
“与时空智能的深度融合,能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掌握更多的数据,变得更加聪明、更节能、更舒服、更个性化。更‘懂你’。”
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人员分享时空智能赋能的典型场景及技术成果。记者 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主题活动期间,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时空智能可以优化车端体验。比如,以前在路上出现一个坑,可能需要司机去主动避开;但是未来,基于时间智能相关技术的应用,车辆智能驾驶能根据路况和司机的驾驶习惯,自行调整,让驾驶更加安全、舒适。
另一方面,时空智能也赋能数智工厂智造升级。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与时空智能的深度融合,长安汽车拥有了统一的数字底座沉淀能力,实现柔性制造,可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交付率提升25%以上。
该负责人表示,借助主题活动搭建的“政产学研用”平台,可以集中社会各界力量,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环境数字化、共享化,使其更加安全合规。并且未来还有望将汽车领域的时空智能技术和成果输出到海外。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