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部门动态

“变”与“便”见证重庆县域商业的“进化论”

发布时间:2025-08-21 10:08
发布时间:2025-08-21 10:0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早上下单,晚上见“李”。产自重庆市的特色农产品巫山脆李是仲夏不可或缺的解暑水果。在“脆李航班”以及今年新启动的脆李高铁快运和水上航线的加持下,无人机跨江转运等全新场景极大地提升空间折叠度,巫山脆李出山转运和物流运输时间分别缩短至8分钟、12小时,确保全国1000多个城市“24小时鲜运直达”。

“鲜”声夺人的巫山脆李是重庆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以“变”求“便”发展县域经济亮眼成效的一角。重庆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机制、优供给、畅渠道、强动能,重庆近年来有效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流通网络体系完善、农特产品出村进城,县域商业以“变”破局、以“便”惠民,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2024年,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8%,高于城镇增速3.7个百分点。

强节点 建网络 畅循环

打造立体经纬重构空间“县”露头角

加力打造城乡空间价值重构的立体化格局,重庆拓展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宽广度”、强化消费服务场景“密集度”与提升产品上行空间“折叠度”三轨并进,升级县域商业生态,打通了城乡经济双循环的“任督二脉”。

编织物流配送网络,重庆154个县级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如枢纽节点,1946个乡镇网点、7967个村级服务站如毛细血管,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冷链物流的“低温网络”建设同样亮眼。3个国家骨干冷链基地、1000余家三级冷链节点与915座冷库、718个保鲜设施、17个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串联起奉节脐橙等农特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冰鲜之路”。更有40%的蔬果跨越省市地界,成为川黔滇地区的“菜篮子”“肉盘子”。

物流网络的拓展带动农产品上行市场半径的飞跃。2024年,重庆农产品出口达16.3亿元,同比增长39.8%,潼南柠檬、城口腊肉等“渝味”远销海外。

升级消费场景和服务功能“密集度”,重庆实施城区商业“十个一”和乡镇商业“六个一”建设工程,城区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覆盖率达100%。聚焦“一点多能”“一网多用”,12930个村级便民商店近半数化身“综合服务站”,整合商品零售、快递物流、金融服务等功能。避暑经济、节庆市集、后备箱集市等创新下沉,让乡镇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主题乐园、即时零售、网订店取、生鲜直送、品牌连锁等新业态。

重庆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重构城乡空间价值,“网”住了农产品上行需求,“点”亮了生产和生活便利。一组数据能直观反映重庆县域商业空间三维升级的成效:三年以来,县级物流中心覆盖率从98%升至100%,乡镇商贸中心覆盖率从93%到100%;村级综合便民商店占比达48.48%,较2022年提升20%以上;县域共同配送率从15%提升至26%。

数字变动的背后更是乡镇居民实实在在鼓起来的“钱袋子”:2024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22万元,比2022年增长超15%。

赋数字 拓连锁 贯标准

主体创新服务城乡共荣“县”象万千

政府部门构筑的商业网络如同核心梁柱,万千经营主体以创新为檐、服务为瓦,推动数字化、连锁化、标准化发展,让县域百业共生、城乡共荣这间“广厦”加速建设。

“嘀嘀——”两辆冷藏车准时从南川区风之彩超市的配送中心驶出,车上装满了将分拨至各个乡镇门店的牛奶、肉类等生鲜食品。

作为服务范围可覆盖整个区的本地连锁超市品牌,风之彩超市生鲜部部长王彬介绍:“近年来,企业添置了冷藏车、新能源物流配送车、电瓶物流配送车和电动叉车共计十余辆,大幅提高配送效率,让乡镇居民也能享受到和城区同样品质的生鲜。”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升级数字管理系统和生鲜分拣系统,智慧采购补货、智能分拣管理让乡镇商超告别了“拍脑袋进货”的时代。“以前乡镇送货得连夜装车,有了智能分拣系统,扫描仪一过就知道该往哪个乡镇装多少。”

不仅如此,风之彩还积极探索精细化服务。附近居民正在生鲜区拿着一条活鱼左看右看:“以前要坐半小时班车到城里买,现在不仅家门口就能逛超市,还有送货上门和补差价服务!”

近日,风之彩自主对标学习“胖东来”调改的店铺重装亮相,开业期间客流增长明显,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倍。王彬表示,未来计划将“胖东来”模式复制到乡镇。

数据显示,重庆龙头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超六成;连锁商超下沉乡镇设立网点达754个,覆盖率达59%。

重庆丰必达网络科技一手抓电商,一手抓农特产品,与北京农科院合作研发金佛山高山糯玉米新品种,从试水到扩张,仅2年时间便形成规模化发展和稳定性营收。刚开始找上门时,农户还半信半疑。“种子钱我先垫着,收成时再扣。”总经理刘练提出的“种子端垫付、种植端指导、销售端兜底”模式让农户彻底没了后顾之忧,整个链条实现标准把控。

如今,厂房里日均产量10万公斤的玉米正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清洗、蒸煮、包装。刘练掰开一个黄白相间的糯玉米,满是信心地说:“你尝尝这是不是比普通玉米更加鲜甜软糯!”金佛山高山糯玉米也成为网络爆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韩国等海外市场。

丰必达今年已发展种植基地13000余亩,对接收购约650万公斤,共计带动当地12个乡镇的100余户种植大户,以及綦江区、武隆区、丰都县种植发展,帮助参与农户户均增收上万元。

据悉,重庆近年来累计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5.4万家,孵化中品类、小品类农村电商品牌分别超300个、1000个。2024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493.6亿元。

同样积极探索创新的还有重庆邮政。重庆邮政打造集寄递物流、农村电商、普惠金融等于一体的“邮运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资源整合,发展统仓共配。全市“邮快合作”累计覆盖27个区县的3383个建制村,覆盖率超42%。聚焦典型应用场景打造,重庆邮政还构建了巫山脆李“空空对接”转运模式,在巴南中坝岛开通运行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邮路,入选全国“2025年物流技术创新案例”。

创领跑 立标杆 谋试点

加速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县”行布局

当前,重庆共有6个区县上榜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建设14个市级县域商业“重点县”,在资源整合、渠道下沉、数字赋能、业态融合等方面创新实践,县域经济影响力‌‌辐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进入全力冲刺阶段,重庆找准定位,立足优势,正鼓励区县以及经营主体在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上创新,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致力于从打造“领跑县”向培育“领跑群”提质升级,为重庆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注入更高含金量。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今年还成功入选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重庆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抢抓重大机遇,围绕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好、辐射带动能力强、应急保供韧性足的现代商贸流通节点城市这“一条主线”,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县域商业、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四大体系”,实施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提升、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升级、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提质、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优化、现代流通骨干企业培育、国际消费资源集聚地打造、内外贸一体化联通融合“七大工程”,实现城乡商贸流通发展更加融合、生活必需品保供网络更加牢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更加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更加健全、流通骨干企业更加壮大“五个更加”目标,全力推进“试点”变“示范”。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