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部门动态

我市抢救性保护15个濒危地方猪种

发布时间:2025-09-12 10:16
发布时间:2025-09-12 10:1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9月11日,第七届动物福利科学大会在重庆举办。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市畜科院始终将动物福利的理念与实践融入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抢救性保护15个濒危地方猪种,有力助推畜禽品种资源自主可控,守护“肉盘子”质量安全。

畜禽是肉制品的重要来源,动物的健康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肉类产品的品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对于本土畜禽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重要科研方向。

在我市,也有不少本土猪种因缺乏保护一度面临濒危,比如荣昌猪、涪陵黑猪、罗盘山猪等。

以荣昌猪为例,作为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荣昌的能繁荣昌母猪数量下降至1000多头,是有记载以来的最低值。

近年来,荣昌区通过建设保种场,打响了荣昌猪“保卫战”。市畜科院也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通过杂交手段,推出兼具国外猪种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与荣昌猪肉质好等特性的荣昌猪新品系,丰富了市民的“肉盘子”。

同样,产自潼南境内罗盘山一带的罗盘山猪,在第三次全国畜禽资源普查中,全群仅100多头母猪、3头公猪,且3头公猪属于同一个家系,这意味着罗盘山猪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低。

近年来,市畜科院专家运用传统育种理论对罗盘山猪展开抢救性复原,即通过级进回交创制新血缘的方法,不断扩增罗盘山猪家系数量。

在加强本土猪种保护的同时,市畜科院还贯彻养殖动物“少生病、更健康”理念,聚力改善生猪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技术,制定专属地方猪的营养标准,创制出国内生猪领域首个获国家批准使用的免疫调节肽饲料添加剂产品“腺苷七肽”,实现了生猪优质的健康和生理福利。

会议期间,来自我国以及英国、荷兰、挪威等国家的动物福利专家、学者和从业者,纷纷围绕提升动物福利的经验及科研成果进行分享。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健康的动物就没有畜禽产品的安全性,没有对动物生命尊严的基本尊重和福利保障,就很难实现畜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未来,重庆将把动物疫病防控、兽药饲料监管、畜禽屠宰管理及养殖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国情和重庆实际的动物福利改善路径。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