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两江新区在重庆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的指导下,深入推进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通过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摸清风险底数,稳妥分类处置风险,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有效遏制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防范能力,全力维护区域安全稳定与良好秩序并取得积极成效。
统筹部署精准施策
打好防非打非“主动仗”
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局谋划、精准发力。两江新区始终坚持高位部署推进,建立健全新区打非专项行动工作机制,成立打非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化治理网络,为保障全区金融安全筑起第一道坚固防线。
为确保各项打非措施精准落地,两江新区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常态化宣传排查、联合排查、一事一案一专班、季度风险研判等工作机制,构建各单位协同推进防非处非工作态势。今年上半年,联合属地街道、市场监管、公安、行业监管部门开展现场核查42起,成功排查出多起较大风险线索,涉及金额2亿余元。有效推进多起涉非线索处置化解,组织各部门会商研判,推动有序分类处置,并定期“回头看”确保风险化解彻底。
同时,两江新区还注重打非工作的前瞻性和预防性,通过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打好防非打非的“主动仗”。依托渝快政“地方金融综合智管”系统,实现线上风险预警信息与线下摸排工作双向流转,线下风险台账通过系统平台分析研判、及时处置。
创新激活“神经末梢”
共筑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作为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层面,是打非防非工作的“神经末梢”和前沿阵地。两江新区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不断强化基层网格化治理的力度和深度,切实打通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米”。
以天宫殿、人和、大竹林三个街道作为试点,两江新区积极探索基层网格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试点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非法集资活动精准防控,降低案件发生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缩短线索处置时间,提升案件处置效率;结合“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集中宣传月活动等主题活动,开展多层次宣传教育,辖区居民对非法集资的知晓率和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
如,人和街道结合“141”工作试点(一中心四板块一套网格),组建“党员+网格员”防非打非服务小队215支,共计430人,采取“送法上门+现场讲解”的方式,用浅显易懂的“白口话”面对面向居民讲解如何防范非法集资,培养居民识别非法集资“火眼金睛”,引导居民形成“朝阳群众”精神。
此外,两江新区根据党建统领“五微共治”基层网格打非工作体系建设试点要求,打造“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星湖路社区防非示范街区”,在动步公园建设防非主题公园角,融合地域文化、知识互动与法治教育,打造集宣传、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示范型防非宣传阵地,进一步强化了群防群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阶段,两江新区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更扎实推进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各项工作,全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