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记者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5年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启动了空天信息应用和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标志着重庆在培育壮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方面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申报项目聚焦空天信息领域基础设施提升、应用示范引领、科技创新攻关、引强培优筑链、良好生态营造等五大重点工程,安排资金8600万元,带动总投资4.8亿元,支持市场主体项目22个。
精准施策,首批专项支持成果丰硕
重庆市高度重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将其视为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抓手。2025年5月,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市空天信息应用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支持方向、支持标准、申报条件和有关要求。申报通知发布后,得到了市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积极响应。
据悉,本次申报项目呈现出“覆盖面广、创新性强、产学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申报单位覆盖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的多个环节。项目内容不仅涉及幅相控制芯片研发、北斗+智能网联汽车通导融合产品研发、高速率卫星通信终端等前沿技术攻关,也包括了多源融合设备、交通智慧枢纽、空天地一体化动态监测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应用示范。经过多轮严格筛选与论证,最终22个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
立足长远,构筑空天信息产业创新生态
本次专项投入,不仅是对具体项目的直接扶持,更是重庆市构建良好空天信息产业创新生态的强烈信号。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键技术突破。支持承担单位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平台能力建设。资助建设一批面向产业需求的公共研发平台、测试验证环境和数据中心,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三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动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形成可商业化推广的解决方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业内专家指出,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不断优化的创新环境。此次专项政策的成功实施,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形成了“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氛围,为后续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优质项目落户重庆奠定了坚实基础。
乘势而上,擘画空天信息产业新蓝图
本次专项的支持落地,是起点而非终点。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负责人郗冬表示,后续将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更加精准的举措,加快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与政策保障。将深入实施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应用示范、产业生态五大工程,研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在土地、人才、资金、场景开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营造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促进技术成果与重庆在交通、水利、环保、文旅、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拓展应用场景。
三是加快产业集聚与生态培育。支持重点区县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集聚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整机、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企业,同时大力发展数据加工、应用开发、运营服务等增值服务,构建涵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全链条的产业生态体系。
展望未来,重庆空天信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创新活跃、链条完整、应用广泛、生态优良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不仅将为重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也为我国迈向航天强国贡献重要的“重庆力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