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我国5个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300.37亿元、增长4.5%。“十五五”期间,重庆将如何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是国家赋予重庆的重大机遇,也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11月25日,在中共重庆市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介绍,“十五五”期间,将进一步补齐短板、扩大优势,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首席记者 龙帆 摄
章勇武表示,下一步的工作有四个关键词:
一是“集聚”,将加快集聚高端消费资源,真正让消费者的购物选择更丰富。加强政策引领,发展“首发经济”,引进和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和全球优质服务,让高品质消费资源在重庆加快集聚。同时,我们还要依托本土产业优势,培育地域消费品牌,发展“老字号”“非遗产品”“渝伴礼”等特色消费品牌,丰富品质消费供给,让广大消费者在重庆既能买到全球的品质好物,也能选到重庆特色精品。
二是“融合”,将融合打造巴渝特色消费名片,真正让“巴渝新消费”的城市记忆更深刻。以商文旅体展农深度融合为突破口,扩大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做靓“不夜重庆”“山水旅游”“美食之都”“生态康养”“户外运动”“文化消费”等城市名片,培育“渝味360碗”美食IP,创新“日游山水、夜赏光影”全时旅游消费模式,推出两江四岸·光影山城、文化瑰宝·大足石刻、壮美长江·诗画山河等多元化消费路线,让“巴渝新消费”既有山水韵味,又具时尚活力,真正为世界各地游客留下富有独特山城记忆的“畅游体验”。
三是“多元”,将统筹打造品质多元消费载体,真正让品质消费的吸附力更强。结合城市更新,编制商业发展空间规划,构建清晰的多元消费场景体系,推动解放碑、观音桥提质建设世界知名商圈,尽快推动建成中環万象城、寸滩国际新城等消费新地标,新培育一批“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让消费载体既显国际化水准,又具山水都市特质,增强对不同需求消费者的吸附力。
四是“环境”,将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消费环境,真正让城市的国际范更足。依托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发挥“五型”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增开更多国际航线,提升入境人员来渝便利度和全球消费品中转集散能力。提升会展能级,加强以会招商,促进高端消费群体集聚,不断夯实消费基础。聚力实施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行动,大力实施离境退税,提升入境支付便利化水平,完善消费场景双语标识和多语种服务,开展“爱尚重庆·渝悦消费”系列消费促进活动,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国际化消费环境。
“重庆是一座立体时尚、实力‘宠粉’的城市。”章勇武表示,欢迎各地朋友到重庆走一走山城步道、看一看重庆夜景、逛一逛重庆夜市、尝一尝重庆火锅。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