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教育惠民又暖心 幸福城里幸福多

发布时间:2020-05-26 10:50
发布时间:2020-05-26 10:5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山村学校的变迁

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因为上下重视,多方联动攻坚,齐心协力克难,带来了南川教育的生机活力。

因为关爱学子,关注特殊群体,呵护孩子健康,造就了南川教育的民生温度。

因为创新改革,突破教育瓶颈,全力优质均衡,促成了南川教育的厚积薄发。

一个个闪亮的教育数据、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背后,是南川教育变革带来的红利。南川始终秉承爱与责任、精致启航教育理念,奋力迈向教育优质均衡,始终坚信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老百姓享受到教育福祉。

一句承诺掷地有声

走进城区的九鼎山小学,只见气派的小洋楼、宽敞的校园、亮堂堂的教室、全新先进的教学设施,仿佛来到了一个学习乐园。来到偏远的宏图村小,信息化技术让村小课堂大变脸,该校校长韦磊说:借助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不仅资源更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更多样化了,孩子上课可开心了!

教育福祉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学校完善先进的设施设备上,渗透进孩子快乐上进的笑脸上,蕴含在家长持续走高的满意度上。

教育决定着南川的今天,影响着南川的未来。一直以来,南川区委区政府始终带着责任和感情抓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统筹和调动全社会资源及力量,全区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抓教育的良好局面。

南川区建立书记、区长挂帅,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部署,出台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一校一策”“一事一策精准落实教育工作。今年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先后6次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全体区领导、部门联系帮扶学校机制,教育部门主动作为推均衡,全区合力办教育成为常态。

在经费投入上,南川坚持做到教育优先,优先投入教育经费、优先布局校点、优先供给教育用地、优先实施教育项目,近3年专项投入14.7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一个提高,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3%左右。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30所,新增校地150余亩,新建校舍近10万平方米,新增学位6000余个,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面旗帜示范领航

2020年,南川课改走在了课程改革建设的新航道上。

过去6年,南川课改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走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区,从基础薄弱的地区到获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国的一面旗帜美誉……南川以魄力和智慧,令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惊叹于南川教育奇迹的同时,审视南川教育的成长足迹,不难看出,它是一部探索与实践、创新与谋变的奋进史

不管是一切为课改让路的魄力,让课改成为区教委工作的指挥棒”“牛鼻子,发挥课改以“N”的辐射作用,还是实施基于标准的教学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两大项目,以项目带动课改;不管是邀请华东师大教授专家引路领航,还是激发本土名师卓越成长……南川的课改在几年间令全区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全区共构建特色课程300余门、精品课程70余门,市级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10门,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2个,近几年,南川区参加课程中心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研究项目课题申报,19个项目先后成功立项。

一大批教师成为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学科名师。全区现有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0个。2019年,1名教师获全国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全国仅25名),2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师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首批10名中小学名师乡村工作室主持人之一。教师参加重庆市级及以上学科比赛获最高奖项的人数倍增。教育科研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教学成果获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个,三等奖9个,获国家二等奖3个。

学校特色更加彰显,真正实现了校校得大实惠,校校有大变化,校校有大发展,全区呈现出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教育新格局,涌现出大有山歌、石溪板凳龙、民主粘贴画、金山陶笛、南平苗舞等特色项目,以及三线文化”“泉水叮咚等大批特色课程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南川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区域实践范式研究重大项目,打造四有八为德育品牌,推进育人以德、授人以智、强人以体、塑人以美、教人以劳。目前建成市区级德育品牌18个,学生5000人次获市、国家级奖励,1名学生获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拳击比赛冠军并入选国家青年队,建成全市区县唯一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南川区成为全国7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践示范区之一。

眼下的南川,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博采众长的姿态、推陈出新的勇气,去迎接新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一腔爱心温暖学子

几个月前还在福建和父亲一起打工的杨力(化名),终于重回校园,疫情期间也在老师的关心辅导下,没把功课落下。杨力感慨说:在校园读书学习的感觉真好,真庆幸老师没有放弃我!

把杨力从校外回校园,东胜初级中学的老师可真费了一番功夫。去年上半年,杨力退学外出打工,老师得知后千方百计联系到他的父亲,苦口婆心做工作,并且还将书本、考试卷子快递给在外打工的杨力,随时答疑解惑。去年9月顺利返校,今年5月,杨力顺利通过隆化职中春招,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教育是一份责任,一份关爱。守好教育初心,让教育路上的孩子一个都不落下,是南川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带着爱和责任,南川区近年来制定《南川区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第一手”“零失误”“一生一策精准台账,特别关注关爱市教委和区扶贫办向区教委提供的疑似辍学失学的18名建卡贫困户子女,其中6人初中毕业;2人因病休学;7人送教上门;3人在校就读。

对于身有残疾的儿童,南川实施一人一案,加大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改善项目的实施力度,投入资金170万元,先期为黎香湖镇中心校、太平场镇中心校、道南小学、隆化六小、隆化三小、古花镇中心校等6所普通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优化随班就读资源建设。

为了更好掌握每个孩子情况,南川区在每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全面开展全区教师大家访行动。2019年,全区学校严格按照教师家访活动方案和部署要求,全方位、全员、全面持续开展大家访活动,教职员工6300人次直接参与,走访家庭1.1万户次、学生1.2万人次。

链接》》

数据看教育

教育投入

近三年专项投入14.7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一个提高,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3%左右。

立德树人

建成市区级德育品牌18个,学生5000人次获市、国家级奖励,1名学生获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拳击比赛冠军并入选国家青年队,建成全市区县唯一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南川区成为全国7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践示范区之一。

教学成果

升级加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区,建成320余个教育集团。教育教学成果获市政府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3项。

教师队伍

成立20个市区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辐射引领教师发展。4名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新增市级骨干教师、名师18人,2019年教师先后获全国苏步青数学教育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各1人,30人次受邀在国内市外举办讲座,17人次获教育部课改项目奖励。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