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大数据平台
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
全国首条数字化榨菜生产线
华为涪陵云计算中心
这是一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1月至6月,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4.39亿元,同比增长1.3%,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4%,增加值增速4.0%;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3.6%;五大支柱产业中,装备制造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食品医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保持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6.1、2.3%、6.0%和13.7%……
以“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的涪陵在疫情冲击之下,传统优势产业企稳回升,新兴产业逆势增长。而半年报中的一串亮眼数据,更是得益于涪陵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动能不断增强。
挖掘数字潜力,培育增长动能。近年来,涪陵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平台,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创建正进入科技部考察名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正成为“工业涪陵”迈入“数字涪陵”的重要引擎。
融“智”赋能
积蓄转型发展新动力
作为一家传统酱腌菜制品企业,涪陵榨菜集团股份公司生产加工迎来新变化。今年5月,投资近1亿元建成年产能1.6万吨的乌江榨菜智能化车间正式投产,实现了从青菜头淘洗、拌料到成品包装等生产流程的全线智能化。
从传统手工生产线,最大年产不过2000吨,还得200名工人日夜工作,很难保证产品品质稳定,到现在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只有20名工作人员,年产能就能达到1.6万吨,生产过程和质量指标精准控制,产品品质始终如一,涪陵榨菜遇上大数据智能化,是涪陵推动大数据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典型。近年来,涪陵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重点,以信息化、数字化改造为核心,正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把大数据智能化改造工程作为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涪陵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和服务保障,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深入、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促进全区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实现了向智慧型融合升级。
大数据智能化就像催化剂,所到之处无不引发令人惊叹的变化和变革:位于涪陵白涛园区的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实现“机器换人”,仅用10年成为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企业,抢占全球1/4市场份额;位于涪陵高新区的道道全,在智能化工厂的加持下,今年上半年虽然生产受到疫情影响,但企业的产值达8.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49%……
大数据智能化已然成为引领涪陵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数据显示,目前,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动能,对该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了29%。
聚“数”而为
筑就产业崛起新高地
今年6月30日,涪陵国家综合保税区通过云签约方式正式引进北京大账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账房”)。签约仪式上,智慧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尤其引人注目。该项目由大账房携手涪陵高新区共同打造,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涪陵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新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
“发力数字产业化是涪陵高质量发展的必选之路,核心就是打造数字产业生态,提升数字经济活力,加速产业能级升档。”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落地之后将凭借其核心的“互联网+财税”服务能力,将在涪陵高新区打造一个没有围墙、没有区域地理界线、没有线上线下区分的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共享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而事实上,大账房的到来不是特例,其实涪陵早已布局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通过实施重大项目攻城拔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近年来该区已建成新城区产业园、华为云计算产业园、互爱科技园、清华启迪孵化器、金渠孵化器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孵化平台,积极筹建数字经济产业园、清华启迪未来科技城、TOD科技新城数字产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托平台优势,一大批大数据增值应用新业态接踵而来。依托互爱科技孵化园数资区块链研究院,开展“涪陵榨菜”溯源及保护、“涪陵黑猪”产业园精准扶贫等区块链应用,该区正加速推动区块链与农业、工业、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广泛融合;依托综保区,该区积极拓展服务外包行业领域,发展出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工业设计等领域服务外包……
如此种种,不难发现数字产业化已成为涪陵产业结构调整新引擎。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区共有电子信息类制造业企业23家,软件信息类服务业企业超过100家,大数据、智能硬件、软件服务等产业已初显规模。
腾“云”直上
打造社会发展新格局
迈入发展新阶段,如何借力大数据智能化继续保持领先领跑优势,是摆在涪陵面前要回答好的现实问题。
今年8月6日,在全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上,涪陵区主要负责人明确提出,应用服务是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的最终价值所在,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要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让大数据智能化更好地为生活添彩。
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公平共享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再次彰显了涪陵推进创新驱动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大数据在该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以公平共享为落脚点,近年来涪陵依托华为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用大数据思维、理念、手段推进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治理创新,已经初步建成综治云、政务云、交通云、平安云、教育云“五朵云”服务平台,正让每一位涪陵人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
“大数据+河长”,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等手段,统筹整合多部门信息系统,打造的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动态监测与实时预警、指挥调度智能快捷、实战处置科学高效的智慧河长信息平台,让市民们眼中的河水更清了,河岸更美了。
“大数据+监管”,覆盖全区公共区域的高清监控网络全面建成,水、陆、空全方位立体视频防控系统照亮了涪陵这座山水之城的每一个角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攀升。
“大数据+教育”,推动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还有该区探索开展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场景化主题搜索服务、用户画像个性化精准推送、电子证照归集应用等创新服务……将大数据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这是最有力的答案。
数字发展看成效>>>
截至目前
涪陵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4.5%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3%
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
截至目前,涪陵已建成7个市级智能工厂 32个数字化车间
数量居全市区县之首
已通过国、市“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突破10家 “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57
涪陵工业园区被列入第一批市级智慧园区(试点)
截至目前
涪陵已建成5G基站1700个,基本实现全区居民聚居地4G网络全覆盖。推动华为云计算中心正式上线运营,具备10000台服务器的运营能力,通过国家A级机房认证,与重庆电信、重庆移动、重庆联通三大运营商骨干网络直连,目前已有70多个业务系统持续安全运行3600多小时。
截至目前
涪陵已上线运营政务云、平安云、教育云、医疗云、市政云“五朵云”,推进政府管理、产业融合、民生服务、公共产品、社会治理五大板块智能化应用,全区30余所学校开展了智慧课堂、网络课堂、远程互动课堂、翻转课堂、智能录播课堂等智慧教育应用,3所学校入选了“重庆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涪陵十四中、城七校等8所学校成功获批“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