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打好“三张牌”让村容村貌靓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产业发展旺起来—— 南岸 人居环境大整治 美丽乡村入画来

发布时间:2020-12-17 10:13
发布时间:2020-12-17 10:1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南山街道放牛村农房风貌

南岸区银湖村摄/石春怀

南岸区放牛村摄/石春怀

银湖村宽畅村路摄/石春怀

铜锣花谷摄/徐斌

远处,草木葱茏如画;近处,白墙灰瓦如黛……初冬时节的南岸区广福村乡间公路,层林尽染,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南岸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持续打好“整治牌”“管护牌”“发展牌”,全方位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努力实现让村容村貌靓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产业发展旺起来。

打好“整治牌”——点线面结合扮靓美丽乡村风景线

蓝天白云下,迎龙镇清油洞村槽房院落美若油画。白墙灰瓦的民房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错落有致,宽阔的柏油路、整洁的农家院坝、书香四溢的农家书屋……眼前一幕,让人很难将脏乱差和槽房院落联系起来,但事实是槽房院落过去不仅环境一团糟,还是“脏乱差”的典型。

“垃圾随处扔、柴草农具乱放……”村党支部书记江文书说,虽然离南岸城区近,但槽房院落不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家里的环境卫生更糟糕,有时村干部上门走访,都下不了脚。

今年6月,为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镇村两级按照“点上抓特色、线上抓整治、面上抓提升”的工作思路,整合涉农资金,以槽房院落为示范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和“村庄绿化行动”以及危旧房改造、改厨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如今,槽房院落不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避免了资金撒胡椒面贪大求全的情况。“按照点上抓示范的经验,接下来,我们还将整合300万元涉农资金,对其他院落进行村容村貌的改造。”江文书说。

“清油洞村通过点上抓示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只是一个缩影。”南岸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结合南岸都市与农村并存的实际和南山生态屏障保护的特点,探索出点上抓特色、线上抓整治、面上抓提升的环境整治策略。

点上抓特色,即投入市区专项资金9500万元重点抓好1个市级示范村和4个区级示范村建设;线上抓整治,即是重点对大南山景区两大主干线——广黔路、黄金公路沿线进行环境专项治理,实现沿线公路、绿化的提档升级以及沿线房屋外立面的整治,从而打造南山乡村公路景观线;面上抓提升,即是按照市级各档次村整治标准,以“百村引领”建设为指引,以1个市级示范村,4个区级示范村为重点,分南山、迎龙湖、峡口“乐和谷”、广阳银湖、长生广福5个重点片区,从“一处美”迈向“处处美”。

此外,该区以南山、广阳岛为引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项目7个,规划建设南山城市山地公园,打造“看见重庆、自在南山”的城市最美观景台;推进迎龙湖周边农旅融合示范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广阳岛·长江生态文明创新实验区建设,推进“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打造。

截至目前,全区48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域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比例达到100%;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4528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3%、40%、39%、72%;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片1个、绿色示范村庄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9个,打造美丽庭院600户。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点线面结合的这套科学整治方法,南岸区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还受到国务院督查奖励。

融合“管护牌”——物管进村“钉钉”积分确保常治常新

40多岁的谢淑蓉是放牛村的副主任,但最近,她除了忙活村里的日常工作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物金物业的经理,负责物管公司的日常管理。

一直以来,人居环境整治后期的环境管护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为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去年底,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院坝会,大家一致认为,借用城里小区物业管理的模式和办法,通过村集体股份联合社入股的方式联合成立物管公司,负责村里的垃圾清理、村容村貌的日常维护等。

“物管公司不仅解决了环境管护的难题,还调动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谢淑蓉说,物金物业村集体占股51%,村民占股49%,根据不同的主体收取相应的物管费,物管公司获得的收入扣除开支和运营费用外,剩下的收益按全村人口进行分红。这套办法仅运行一年来,村集体不仅增收36万元,村民人均分红300元,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只有建章立制,不断地探索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后期管护的老大难问题。”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他们不仅探索出物管进乡村的办法,还利用智能化手段,与阿里钉钉合作,在全市率先运用“钉钉”软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工作,围绕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等内容进行奖励积分,村民则根据相应积分兑换不同的生活用品。“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调动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该负责人表示。

目前,“钉钉”积分制已覆盖所有的行政村。下一步,他们还将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思路,推进包括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并网、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营在内的城乡融合发展探索。

此外,为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该区将垃圾不落地、庭院美化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常态开展“六讲六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提升”专项行动、农村中小学校掀起“小手牵大手,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美丽家园”的宣传等,并利用“传、帮、带、管”四字诀,构筑起农村人居环境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用好“发展牌”——环境蝶变吹皱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人居环境的嬗变不仅让乡村环境变美,同时也激荡起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放牛村位于南山丛林西面,民房院落零星分布在村庄里。走进放牛村,仿佛来到一个园林式公园,单门独院、园林楼阁、水塘连廊,山林间还不时传来阵阵鸟鸣。

过去,由于这里交通不便,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民房院落一度破旧衰败。放牛村乡村振兴负责人唐红东介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区里对放牛村大竹林村民小组农房,全部按照巴渝新居风貌进行了外立面改造,清运115户农户房前屋后废旧杂物、砖瓦、柴木堆、杂草、垃圾等数千立方米,在每户周边菜园、花园、院坝设置栅栏,对每户院坝路面进行局部硬化,并对外墙进行修补美化和景墙绘画等。如今,放牛村已成为我市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也是南岸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村。

看到环境一天天靓起来,慕名来放牛村的游客也多了起来。去年初,50岁的村民周吉龙利用自家的院坝开起农家乐,既当老板又当厨师,忙得不亦乐乎,“只要是周末或节假日,我这里几乎都是满满当当的,一天能接待十几、二十桌客人。”

在放牛村,和周吉龙一样依托环境的嬗变开办农家乐、民宿的居民,如今已有50余家。近年来,南岸区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促进农村增收致富相结合,紧紧围绕林果、花卉、盆景三大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区现有耕地80%以上种植了花木、水果等生态经济作物,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合作,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7家、家庭农场17家、专业种植大户67户。

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近年来南岸更通过做精桃花园、石斛园、杜鹃园、铜锣花谷等园区,建成了一批集休闲观光、乡村民宿、健康养生、农业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仅去年该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6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5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59元。

数说环境整治成果》》

●新建“四好农村公路”84公里、入户道路40公里

●安装公共照明2100盏

●完成村庄公共场所绿化365亩

●创建美丽庭院600户

●整治农房及院落近200户

●全区48个行政村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域处理”工作模式,建成27个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配套新建农村污水管网20余公里,农村污水农户治理覆盖率达到89%,生活垃圾治理有效比例达100%,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村10个,累计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4528户,新改建农村公厕15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回收废弃农膜45.83吨,建成绿色示范村15个,获评第一批市级美丽宜居村庄3个,培育农村建筑工匠44名。

●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8%

●7个涉农镇街48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100%覆盖,并已全部免费开放。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