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区县动态

渝中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 擘画人民城市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9-02 10:19
发布时间:2025-09-02 10:1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夜幕下璀璨夺目的渝中半岛 摄/李显彦

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

陆海国际中心

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 摄/李显彦

在巴山渝水间,渝中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重庆的心脏地带。作为全市唯一城镇化率达100%的行政区,渝中区不仅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现代化城市治理的先锋。

近年来,渝中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的重塑、智治能力的跃升、安全韧性的增强和民生福祉的提升,加快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渝中力量。

体制机制重塑

城市治理的“最强大脑”

走进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指挥大厅,一块巨大的可视化指挥大屏映入眼帘,它如同城市的“智慧大脑”,将整个区域的运行状态尽收眼底。

这背后,是渝中区以破竹之势,率先构建的“1+7+N+11”一体化作战指挥体系,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作战,大幅提升了应急响应与调度效率。

这一体系就像一张精密的神经网络,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紧密连接起来。该系统通过整合公安、消防、交通等多部门资源,让渝中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形成合力,确保城市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例如,在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中,该体系成功应对了单日数十万人次的游客流量,确保了景区秩序井然,游客体验舒适。

此外,渝中区还构建了“1+8+N”工作专班,形成了任务量化到板块、责任压实到个人的工作机制。这就像给城市治理装上了“精准制导”系统,每一项任务都能找到对应的责任人。通过这种机制,渝中区在城市更新、环境整治、安全监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智力支撑,渝中区还设立了首席数字官和专家(顾问)委员会,吸纳了城市数字化转型、基层治理等领域的42名专业人才。

“这些专家就像我们的‘智囊团’,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说,在他们的助力下,渝中区成功举办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谋城市治理新篇章。

智治能力跃升

城市运行的“智慧引擎”

在渝中区,智慧治理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整合融合通信系统,渝中区实现了全域一网指挥、智能调度,大大提升了城市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数字,让城市治理更加智慧,更加精准。4558类、29.12亿条公共数据的归集,为数字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实战运行的多个应用,流转处置事件数十万件,办结率高达97.87%。这些数据背后,是渝中区数字治理的坚实步伐。

在渝中区的数字化城运中心,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如同城市的脉搏,实时反映着城市的运行状态。

在监测预警方面,渝中区构建了风险一张图,接入了海量物联感知设备,实现了城市运行态势的实时监测与预警。这些设备就像城市的“神经末梢”,能够敏锐地感知到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通过AI赋能,渝中区还探索打造了智能体,应用于全网文旅态势分析、消防信息预警推送等场景,推动了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

实战能力的提升是渝中区智治能力跃升的又一亮点。通过贯通市、区应用,渝中区精准配置了智能预案,实现了“一件事”典型应用开发和“综合场景”集成。

据统计,渝中区已实战运行了“民呼我为”“渝畅停”等应用81个,流转处置事件37.4万余件,办结率高达97.87%。

科技创新是渝中区智治能力跃升的核心驱动力。在日前召开的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渝中区12个项目上榜,科技创新对城市治理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现在走在渝中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安防,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市民王先生感慨地说。

安全韧性增强

城市防线的“铜墙铁壁”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解放碑商圈,作为重庆的标志性区域,通过“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的应用,成功保障了跨年夜、春节等重大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8月21日,解放碑—朝天门商圈还作为全国唯一商圈代表在全国商务系统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主题交流发言。

“以前过年过节,总是担心人多不安全。现在好了,政府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们出来玩也放心多了。”市民刘女士笑着说。数万市民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年,而背后是渝中区安全治理的坚实支撑。

近年来,渝中区通过构建区、部门、街道三级应急指挥体系,形成了重点时段每日调度机制,有效应对了各类安全风险。在管线、消防等领域率先实现数字孪生,强化实战演练,排查整改隐患,城市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在管线领域,渝中区率先在全市完成了燃气、供水、排水三类管线的全域数字孪生建设。“这就像给城市的‘生命线’装上了‘健康监测仪’,让我们能够实时掌握管线的运行状态。”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解释道,通过接入监测设备,渝中区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管线隐患,确保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消防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中之重。渝中区通过实战运行“渝中消防”综合场景,强化了实战演练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这就像给城市的‘防火墙’加装了‘智能探头’,让我们能够迅速发现并扑灭火灾隐患。”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全区火情先期处置时间平均提前2~3分钟,30%的火情在消防车到达前已处置完毕。今年3月25日、4月14日渝中区先后在全市三级治理中心实战演练会和数字重庆三级贯通一体化实战能力建设现场调度会上开展高楼消防实战演练,获得市委主要领导点评肯定。

民生福祉提升

城市温度的“暖心篇章”

城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民生。渝中区通过聚力打造为民服务生活圈、着力开展缓堵促畅攻坚、有序推动城市焕新蝶变等措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构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织密民生服务网。渝中区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创新构建“3+8+4+N”工作体系,将“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从规划变为现实。这一举措既是补齐民生短板的“小切口”,也是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日前,重庆市公布首批“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达标名单,渝中区石油路社区、嘉博路—李子坝片区、曾家岩片区3个点位上榜(全市共23个),第二批又有8个点位入选(全市共50个),建设成果斐然。

“现在出门就是公园,购物、就医、上学都方便极了。”家住石油路社区的张阿姨感慨道,这得益于渝中区试点打造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通过集成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生活缴费等39项高频事项,让居民生活更便捷。

文明城区树新风,涵养城市精气神。作为连续13年保持“全国文明城区”这一国家级“金字招牌”的中心城区,渝中区将文明创建融入城市治理肌理。通过扮靓城市环境、完善便民服务和居民自治服务双促进,打造“白象居”“山城巷”等“文明有范儿”治理示范空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街巷景观;因地制宜探索培育“365积分”“小红伞”等文明实践项目,激发全民共建热情。这份坚守与传承,让文明成为渝中最温暖的底色。

交通治理破难题,畅通城市微循环。针对交通拥堵这一城市治理顽疾,渝中区打出“组合拳”:优化地下环道交通标识、规范旅游大巴停放,让道路通行更顺畅;2024年以来,新建14个小微停车场,新增共享停车位2148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题。“现在开车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市民李先生笑着说。

城市更新焕新颜,打造宜居新家园。城市焕新蝶变是渝中区城市治理的又一亮点。通过推动9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实现8.8公里长江岸线全线贯通,打造亲水空间,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现在的渝中就像一座大花园,处处都是美景。”游客王小姐的赞叹,是对城市更新成果的最好注解。

渝中区,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引领着超大城市治理的新风尚。从体制机制的革新到智治能力的跃升,从全域统筹的发力到民生幸福的保障,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每一刻都闪耀着创新与光芒。未来,渝中区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书写更加辉煌的现代化治理新篇章。

展望未来

渝中区,这座镶嵌在重庆心脏地带的璀璨明珠,正以领航者姿态,引领着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潮流。

这里,通过“投融建管运”一体化与“留改拆增升”的全路径探索,构建了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让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科产城人文金”的深度融合,让老城焕发新生,成为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城市典范;数智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让治理更智慧、更高效、更精准。

未来,渝中区将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筑牢城市安全韧性防线,提升城市舒适宜居品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完善城市数智治理格局。

力争到2027年重庆直辖30周年之际,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渝中范例取得重大突破,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本地“第一空间”、开放“第二空间”、数智“第三空间”一体提质建设,全域构建形成具有统一治理平台、系统治理规章、高效治理机制、坚实治理基础、协调治理队伍、惠民治理单元、全栈治理组件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智慧高效治理体系,为全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城市实践提供渝中范例。

预计到2030年,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渝中范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域数智化治理格局系统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良性互动格局基本形成,极核带动作用持续放大,为人工智能时代城市治理贡献地方经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人民城市中心城区样本范例。

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渝中范例全面建成,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