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医共体总医院调度指挥中心
近年来,随着城口县医共体总医院的挂牌成立,当地在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乡镇患者通过远程会诊即可获得县级专家诊疗,中药免费配送服务实现群众“看诊后零跑腿”,心梗患者从乡镇卫生院转诊县级医院全程畅通无阻。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医检协同三级联动
高效运转惠民有感
如何让紧密型医共体高效运转、真正惠民?
城口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以智慧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响应数字重庆建设部署,严格落实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健康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要求。通过搭建全域数据平台,实现“乡镇检查、县级诊断”的医检协同;依托远程诊疗中心和胸痛救治网络,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借助智慧服务优化就诊流程,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为紧密型医共体持续注入新动能,筑牢县域医疗健康服务网。
2025年以来,该县县级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达19.9万,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达38.2万,较去年同期均有增长。“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智慧大脑“一网统管”
医疗资源高效调度
今年6月,城口县医共体总医院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建成投用。该中心集数据监测、资源调度和应急指挥于一体,成为破解山区医疗资源分散难题的关键枢纽。
在中心的中央主屏上,能看到城口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中医医院院区、妇女儿童医院院区,以及全县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医疗卫生次中心、20个乡镇卫生院、88个村卫生室的门诊、住院数据的实时更新。只需轻点指尖,就能调阅各医疗机构的实时动态——这颗医共体的“智慧大脑”,正让山区医疗调度更高效。
“目前暂时只能显示运营数据,待升级完成后,药师团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实时审核全县处方。”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指挥中心现在既能连线上级“三甲”医院为复杂病例远程会诊,也能组织多学科专家为基层破解疑难。此外,中心还整合了120指挥功能,救护车轨迹在大屏上清晰可循,车载远程系统让医生在转运途中就能提前掌握患者病情,打通“现场-转运-院内”救治闭环。
智慧医疗不止提升效率,更要优化群众就医体验。城口县医共体总医院依托“渝悦・医检互认”平台,医学检验中心已实现41.9%医检互认率,现已调阅16830人次、互认1901人次。
在优化就医体验的同时,远程阅片让优质诊断服务直抵山区。据了解,2024年城口县医共体总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完成CT、DR等检查55507人次,开展远程诊断2155人次。乡镇患者在卫生院拍的影像,最快半小时即可获得县级或上级专家的诊断意见。目前,城口已完成30类公共数据编目,归集数字资源15095条,打通医检互认、智慧急救等多个应用,数字化正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的红利,实实在在落在群众心坎上。
数字应用“深度渗透”
质量安全全面提升
当前,城口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数字化赋能正从“基础覆盖”向“深度渗透”迈进,一批聚焦医疗质量、安全与效率的智慧应用即将落地,持续贯彻数字重庆建设要求。
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五大共享中心”之一的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即将完成数字化升级——通过接入实时监控系统,可远程精准把控每一处消毒环节,同时为每个无菌包赋予专属数字条码,实现从清洗、灭菌到配送的全流程可追溯,让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更加透明、可控。
针对心血管疾病防控的“心电一张网”,正加速在城口全域铺开。该网络将彻底打通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数据壁垒,乡镇群众在“家门口”完成的心电图检查,数据可实时传输至县级专家端,助力实现心血管疾病“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为山区群众筑牢心脑血管健康防线。
同时,该县前置审方中心目前已进入建设关键阶段。建成后,全县各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将统一由县级专家集中审阅把关,通过专业研判确保处方更加规范、合理,从源头降低用药风险,切实保障群众用药安全。这些即将落地的数字化应用,将持续深化数字重庆建设在医疗领域的实践,为城口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注入更多智慧动能。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