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区县动态

连续四年领跑全市的奥秘——从江北“赢商”看重庆如何打造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5-09-17 10:32
发布时间:2025-09-17 10:3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近日,重庆发布“十四五”成绩单,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逐年提升,2024年已达到6.2%,总量达到1.98万亿元,贡献全市40%的固投、60%的GDP、8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量、90%的新增就业。

一连串耀眼的数据背后,是重庆持续向好的营商环境。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重庆出台了《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7年)》,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其中,江北区不仅提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还连续四年在全市营商环境中持续领跑,成为重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典型“样本”。

窥一斑而知全豹。江北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密码,正是重庆打造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排头兵的生动缩影。

四年“开年第一会”,都讲营商环境

2025年2月5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江北区会议中心座无虚席。

自2022年起,江北区已连续4年将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作为“开年第一会”,向全社会传递江北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大会现场,企业排C位,企业家戴大红花。

“智飞生物成立二十余年来,始终扎根江北,不断发展、壮大。”会场,刚领完“经济贡献奖”的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蒋凌峰身披绶带,笑脸盈盈地告诉记者,企业发展离不开江北区优质的营商环境。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是江北的‘一号改革工程’,除了开年第一会,我们还持续迭代政策,推出一揽子改革举措。”江北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屈亚军表示。

2022年,江北发布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10条措施》,瞄准靠前服务推出涉企“服务套餐”。比如,建筑许可实行跨前服务,供地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交地即交证;不动产登记设置企业专窗,专人专窗帮办,实现企业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同步办理、领证。

2024年,江北又迭代升级出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20条》,以数智赋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实现60个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50%的事项实现智能导办,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0%,全程网办率达到65%。

“当下,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期待,正逐渐从‘少跑路、少走程序、少交材料’等‘基础款’,上升为权益保障更加充分、市场竞争更加公平的‘升级版’。”屈亚军表示,为此,2025年江北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九大专项行动”。

比如,“对标先进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嵌入式打造园区政务服务专区,梳理5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园区,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

“助企暖企护航成长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责任、层层落地,区级领导对口联系165家重点企业,20个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对接约1000家“四上”企业,近万名基层网格员包片联系14万余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截至今年8月,已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25万家次,办结困难诉求超2.1万件。

产业链专班,提供全周期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不只是开会,也不能只出台政策。对于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兑现速度,最能体现一个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优劣。

瞄准这一关键点,2024年起,江北区围绕现代金融、商贸流通、先进制造、数字产业四大支柱产业,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等10个招商专班,一方面按图索骥补全产业链;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专家式”的“管家服务”。

专班由产业链涉及的主要部门构成,这些人懂产业、懂政策、懂经济,最能把准企业的“脉”。

对此,落地江北的重庆三未信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三未信安)总经理胡昕,直呼“三个没想到”!

时间回到2023年6月,作为国内主要的密码基础设施提供商,总部位于北京的三未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未信安)谋划在重庆布局。然而具体落在哪个区县,他们却拿不定主意。

得到消息后,江北区信息服务产业链专班快速反应,区经济信息委、区大数据发展局负责人主动找到三未信安洽谈。他们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告知三未信安,江北区汇聚了3300多家软件企业、从业者近1万人,大量的系统开发商、集成商、代理商都将是三未信安的下游企业。

“第一个没想到,是没想到江北区招商团队这么专业。我们选择落户江北,确实是因为这里的产业集群优势打动了我们。”重庆三未信安总经理胡昕回忆。

“第二个没想到,是一个项目申报。”胡昕说。

2024年,重庆市大数据局启动中新信息通信媒体联合创新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当时,重庆三未信安并不知情。但因为产业链专班十分了解企业从事的业务,江北区大数据局工作人员立即想到重庆三未信安正在打造的一站式跨境数据安全服务平台,完全符合条件,于是主动找到企业,耐心指导申报事宜,帮助企业成功拿到100万元资金支持。

“第三个没想到,是因为办公场地。”胡昕告诉记者,今年初,重庆三未信安准备购置新的办公场所。得知消息后,江北区大数据局主动靠前服务,考虑到企业正积极开拓跨境业务,帮助企业选址在位于重庆自贸试验区的江北嘴,并协助价格谈判,2000平方米的场地比预期便宜120万元。

重庆三未信安享受的“服务到家”并非个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北区以产业链专班为抓手,成功招引项目83个,签约金额614.83亿元。

多一些“企业视角”,做到“靶向发力”

当前,各地都在优化营商环境,除了江北区的产业链专班,重庆各个区县也八仙过海,各种形式、各种创新层出不穷。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而要真正做到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就需要政府部门多一些“企业视角”。

比如,资金就是许多企业最头疼的事。

为此,江北区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富集优势,加速银政企对接,帮助解决资金难题。

2025年1月,随着一笔1300万元的资金到账,重庆天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人汽车)投融资总监龚敬静终于舒了一口气。

原来,天人汽车是一家位于江北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客户包括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福特等十多家车企。但由于货物回款周期等问题,天人汽车流动资金曾一度承压。

了解到情况后,江北区经济信息委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融资机构,推荐江北农业银行支行上门服务。基于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银行制定了“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结合的方案,以低于市场行情0.4%的利率优惠完成贷款。

“这笔贷款确实是一场及时雨,企业将其用于原材料购买,有力保障生产,助力上半年营收实现1.4亿元。” 龚敬静表示,更为关键的是,盘活的资金流还帮助企业拿到了长安新项目,预计年底即将实现量产。

除了为规上企业纾困解难,江北还瞄准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精准滴灌”,在街道、商圈、园区等区域布局建成金融服务港湾44家,吸引24家银行机构参与,累计授信超175亿元,为近1.3万户经营主体放款超140亿元。

和“融资难”一样,“涉企检查多”也一度困扰企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为此,江北区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实施“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执法推行“预约检查”“扫码入企”,检查频次降低30%。同时,开展“柔性执法”,对15个领域365项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为经营主体搭建容错空间。

此外,生产要素成本高,也是不少企业尤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为此,江北区围绕“电、气、水”等难题综合施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比如,2024年,江北区帮助450户餐饮店完成燃气改造,改造后商户用气成本降低50%,市场竞争力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有的放矢地精准出击,效果立竿见影。2024年,江北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近980亿元,增速居全市第1。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区民营经济主体达14.22万户、占全区经营主体总量的98.27%,新增民营主体1.53万户,上市企业数量与市值稳居全市首位。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