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2025年重庆市安全度汛>安全科普

超警戒、超保证、超汛限是啥意思?带你一文读懂这些汛期水文知识

发布时间:2025-06-18 19:00
发布时间:2025-06-18 19:0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入汛以来,“超警戒”“超保证”“超汛限”等字眼常常见诸新闻报道,这些专业术语到底意味着什么?又与防汛安全有啥关联?

6月18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水文监测总站相关负责人。

水文测报是防汛工作的“千里眼”

水文以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产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它为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要素则是构成某一地点或区域在某一时间水文情势的主要因素。它是描述水文情势的主要物理量,包括各种水文变量和水文现象,除了降水、蒸发和径流等基本要素,还包括流量、流速、含沙量等其他要素。

“水文测报就好比防汛工作中的‘千里眼’,我们将根据降雨量、水位、流量等数据科学编制水文信息。”市水文监测总站水情科预报员尹书伟介绍,水文部门通过各类测量仪器,对各类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后,就可以准确判断河流湖泊的水位状态,对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汛情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采取预防与补救措施,全面提高防汛抗洪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如何区分降水、降水量、降水强度

尹书伟介绍,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常用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笼罩面积、暴雨中心等要素,对降水特征进行描述。

降水量则是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用深度表示,单位为毫米。降水持续的时间称为降水历时,通常以分钟、小时或天计算。

从降水强度划分来看,小雨为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的降雨;

中雨为24小时降雨量10到24.9毫米的降雨;

大雨为24小时降雨量25至49.9毫米的降雨;

暴雨为24小时降雨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而小于100毫米的降雨;

大暴雨为24小时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毫米而小于250毫米的降雨;

特大暴雨为24小时降雨量大于250毫米的降雨。

“保证水位”“警戒水位”有何不同

“ 保证水位是指堤防工程所能保证自身安全运行的水位。”尹书伟说,警戒水位是指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发生险情,需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也是防汛部门规定的各江河堤防需要处于防守戒备状态的水位。

超过警戒水位就简称“超警”。当洪水涨至警戒水位后,堤防长时间受水浸泡,可能发生管涌、散浸、滑坡、塌陷、裂缝等险情,堤身的穿堤建筑物也容易发生结合部渗水、漏洞、裂缝、闸门漏水等险情,所以当发生“超警”时,也意味着防汛工作进入重要时期。

尹书伟还介绍,对于水库而言,还有一个专业术语叫作“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正常蓄水位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重叠库容或共用库容,此库容在汛期腾空,作为防洪库容或调洪库容的一部分。

如何应对洪水“超警”

他提醒相关部门及公众,应密切关注雨水情预报信息,防范江河“超警”洪水风险;

切勿在高水位期间在河道内从事存在安全风险的生产、生活活动;

同时,远离江滩公园等危险区域,防范溺水和落水风险;

发现堤岸险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