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区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社会认同感日益增强。
渝北区
“三架齐驱” 同向发力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渝北区围绕“督察+自查+问需”三个方面发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监督检查,清壁垒。由渝北区纪委监委牵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座谈暨集体约谈提醒会,并加强监督检查,推动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构建营商环境数字监督体系,整合全区相关部门平台数据,建立重点行业行权数据常态化备案共享机制,加强问题发现查处,推动权力规范运行。
自查整改,治懈怠。组织各职能部门集中在两个月时间里,聚焦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的短板指标和本系统、本行业、本领域阻碍营商环境优化的突出问题,开展自查摸排和问题整改。通过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和深入研究、细化措施以及倒排工期、打表推进等方式,确保自查整改取得实效。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不上心、对自查整改不用力的,要追究问责;对自查整改后仍旧存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的,要“一案双查”。
信息直通,问需求。建立“514”企业信息直通机制,分类选取500家企业,“线上+线下”结合开展问卷测评,选取100家重点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建筑及房地产业等4个行业领域企业代表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并督促解决相关问题。
长寿区
着力人才建设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长寿区紧扣“三个维度”,着力人才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拓展“宽度”,搭建人才引进桥梁。扎实开展“寿乡聚才”等专项行动,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重庆英才大会、高校双选会以及“百万英才兴重庆”等活动,先后与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技术依托和协作关系,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450余人。
增加“深度”,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决策咨询平台,持续提升区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服务质量,当好人才发展的“后勤部长”。深入推进人才安居工程,通过企业自筹、存量住房改造等方式,打造“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300套。
提升“温度”,激发人才创新热情。完善人才创新平台,探索建立“一企一策”“一院一策”聚才机制。设立2.5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奖励、资助和补贴。自2020年以来,共实施区级创新驱动专项奖励项目666个,兑付资金达4868万元。此外,设立1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帮助184家科技型企业累计获得贷款3.82亿元。
彭水县
聚焦群众办事“痛点”
推出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代办业务
彭水县行政服务中心聚焦群众办事“痛点”,携手县烟草专卖局、邮政公司,推出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代办业务。
过去,部分偏远地区群众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需要两次往返县行政服务中心烟草专卖窗口,一次填写申报材料,一次领取证照,耗时两天以上,费时费力又费钱。
为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办烟证的“痛点”问题,彭水县行政服务中心与县烟草专卖局、邮政公司携手,利用“渝快办”平台,在全县39个乡镇(街道)开展“政邮”合作,进一步拓展邮政代办服务。县行政服务中心、县烟草专卖局与县邮政公司三方紧密协作,组成“政邮”便民化服务平台,推出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代办业务。县邮政公司充分发挥全县39个乡镇(街道)邮政网点全覆盖优势,在县烟草专卖局的指导下,为群众全程代办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现在,办事群众除了可就近在乡镇邮政点完成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申报、审核和现场查验等流程,还可享受证照直接送到家的便捷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特别是偏远乡镇的办事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