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获悉,根据《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资助奖励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为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庆科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兑付了86万元知识产权资助奖励资金,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把“知产”变“资产”,加快创新发展。
精准生物的实验室内,研究人员正在做实验。受访单位供图
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为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2021年,重庆高新区出台了该《办法》,围绕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高标准管理给予企业资助奖励。
从事恶性肿瘤细胞治疗研究的精准生物,是此次获得资助奖励的企业之一。去年,该公司的“用于递送核酸的LNP的专利导航”项目,成功申报了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专利导航支持项目。对此,重庆高新区也给予了配套支持。
“这个项目主要针对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术的相关专利导航。”精准生物知产部部长齐亚男介绍,mRNA疫苗可以表达任意种类的蛋白,并且可以同时表达多个蛋白,突破现有技术毒株和菌株等方面的限制。除此之外,mRNA技术在肿瘤治疗等多个方向也可以应用。通过专利导航,在mRNA技术应用的具体领域进行导航分析,可以帮助研发人员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快自身的研发进度。
研究人员正在做实验。受访单位供图
在重视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的同时,精准生物还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依托强大的研发和转化能力,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仅今年,精准生物就成功申报了近30件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敲门砖’。作为一家科技研发型企业,我们从2016年成立至今,已累计申请专利超100件,获得授权39件,并在欧美发达国家进行了布局。”齐亚男说,通过创新细胞治疗技术,围绕载体制备、免疫细胞培养、靶点开发、同种异体平台、多靶点平台等多个研发管线进行专利布局,目前,精准生物已获批3个CAR-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一类生物新药、6项适应症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涵盖多发性骨髓瘤、儿童和成人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实体肿瘤中的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
“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探索形成了上下联动、政策配套、整体推进的管理机制,并按照企业成长规律,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实现企业专利数量质量‘双提升’。”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着力发现和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不断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助力科学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