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渝府办发〔2025〕51号)(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现就相关内容进行如下解读。
一、制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对城市更新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两办意见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三年行动计划》。
二、总体目标
到2027年,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践成果,打造一批“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更新“规建运治”一体化实施新体系全面构建,可持续城市更新多元化投融资新机制全面建立,创新融合富有活力的城市发展新动能全面培育,数智赋能整体智治的城市更新新范式全面形成。
三、主要内容
《三年行动计划》在全面对标对表两办意见基础上,结合重庆实际,明确了9项主要任务。
一是推动城市片区更新。着眼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整体风貌和创新生态,坚持先体检、后更新,统筹“留改拆增”,“点线面”结合推动城市更新由小区到街区、片区,一体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围绕满足高质量就业需求,优先盘活商区、校区、院区、园区周边闲置商办楼宇,打造城市引领性创新活力中心。
二是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更新改造老旧小区燃气、供排水等老化管线管道,消除安全隐患。补齐社区食堂、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有序建设配套基础设施。
三是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稳妥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支持居民对老旧住房依法依规自主更新、原拆原建。动态消除城镇房屋外墙安全隐患。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等闲置空间改造利用,打造创新创业创意多元活力空间。
四是推进现代社区建设。适应常住人口变化趋势,推动现代社区规划建设与“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打造同步。利用闲置空间打造“骑手驿站”等全域友好场景。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打造“山城后巷”品牌,大力发展“后巷经济”。
五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推进交通缓堵促畅,加快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结构,提速重大城市路桥隧项目建设,打通未贯通道路、完善配套路、加密次支路,完善“轨道+公交+步道”通勤系统。有序推进城市燃气、供排水等管网更新改造。
六是推动城市“数字更新”。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加快“水电气讯路桥隧轨”数字孪生和物联感知设备安装接入。推进街区、商圈、社区等城市微单元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智慧住区。加快推进AI应用场景挖掘及智能体开发,打造AI+综合场景。
七是实施城市绿色空间更新提质。合理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建设口袋公园、山城绿道,有序推进老旧城市公园更新提质。
八是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深化“厂网一体”改革,构建城市防洪、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九是强化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建立健全“先调查后更新”保护前置机制,推进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利用,弘扬重庆城市精神,传承城市历史符号和文化意象。
四、支撑保障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健全“4项机制+1个体系”。
一是健全城市更新“规建运治”一体化实施机制,二是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健全城市体检机制,四是健全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五是健全城市更新政策法规体系。
五、组织实施
在市委统一领导下,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领导小组加强对城市更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部署推进,构建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区县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住房城乡建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市级相关部门强化协调联动、完善制度政策,形成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的整体合力。加强政策统筹和资金等要素保障,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绩效监督,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动则必快、动则必成,稳妥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