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推进两个景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文旅“十四五”重点任务来了

发布时间:2022-04-25 15:57
发布时间:2022-04-25 15:5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围绕《规划》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进行了全面解读。根据《规划》,重庆将着力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国际旅游枢纽城市,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期末,文化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软实力大幅度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国际旅游枢纽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建成。文化事业发展实现新进步,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境界。

《规划》还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二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五是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六是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七是构建“一区两群”旅游发展格局,

八是实施旅游精品工程,

九是提升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十是推进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创新,

十一是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

十二是加强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

其中,推进文艺繁荣发展方面,《规划》提出,打造长嘉汇演艺聚集区,建设长江音乐厅、重庆国际马戏城二期、重庆国际舞蹈中心、美术公园等文化场所;抓好全市重点剧目的创排、打磨和展演工作,新创、修改打磨、复排大型舞台剧目30部;创作重点题材美术作品10件,以内容生产为核心,讲好重庆故事,传播好重庆声音,打造一批影视精品。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合理布局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补齐薄弱地区短板,培育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全面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总分馆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延伸到农村、基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规划》提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推进红岩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建设,强化对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红色三岩”的保护提升,加强考古发掘与研究,实施考古发掘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龙头、等级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重庆博物馆体系;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实施石窟寺保护展示精品工程,加强三峡文物保护利用,全面推进钓鱼城遗址和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规划》提出,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以内容生产、创意设计、文娱消费为主营业态,特色鲜明、产业融合的文创园区、基地、小镇等文化产业聚集区,力争2025年底国家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分别达到2个、40个,国家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达到15个、120个。

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方面,《规划》提出,传承弘扬巴蜀文化,共建巴蜀古文明研究中心、巴蜀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共同加强巴蜀文化遗址考古调查发掘与保护展示。加快发展巴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打造魅力都市、壮美三峡、石窟艺术、生态康养等巴蜀标志性旅游形象品牌。 

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方面,《规划》提出,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建设一批大型文旅融合综合体,提升和新建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国际旅游品牌。全面提升都市旅游、着力打造长江三峡旅游、加快推进民俗生态旅游、做大做强温泉旅游、做优做靓红色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康养及休闲度假旅游。

在推进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规划》提出,建立和完善文旅融合IP协同创新机制、“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文化业态植入机制、文旅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机制、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强治理能力建设,优化和提升文化旅游环境, 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