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两江新区 图/两江新区市政园林水利管护中心
人和街道人兴路社区华夏城小区整改后的消防管网
人和街道万年路社区俊和新青年小区更换后的阻燃雨棚
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区整治后畅通无阻的消防通道
两江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和志愿者在辖区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两江新区俊和新青年小区可燃雨棚整治后全景
作为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近年来,两江新区不断加快开放发展步伐,瞄准“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大步向前。在建设“两高两区”进程中,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生命至上”理念,高度重视消防安全问题,周密部署,高效推进。两江新区消防救援支队按照“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总要求,扎实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消防安全能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全区消防安全筑牢屏障,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为民解忧 完善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将整治工作纳入全年重点目标任务,要求新区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问题要同步解决,针对“三无”小区、大修基金不足不齐的小区,政府兜底解决,并对标市政府要求,提前完成全市任务。
为此,党工委会4次专题研究、办公会议2次专门部署,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由时任常务副主任、2位分管副主任为主要负责人,8个街道、17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建立三项机制,由各街道、办公室、宣传部、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建立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三协作”机制、由建设局、规资局等建立大修基金“72小时”经费保障机制、隐患整治跟踪督导通报和“周通报、月提示、随时督导”工作机制,有力助推整治工作。
“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两江新区高站位部署,将其作为今年一项政治任务、一项民生工程、一项关乎安全稳定的大事来抓,立足长远、着眼全局,全力推动专项整治攻坚克难。”两江新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人和街道人兴路社区的华夏城小区,共有25栋高层建筑,涉及住户2948户、居民8549人。由于辖区消防埋地管件年久失修,腐蚀漏水严重,无法正常保压供水。整治工作之初,还经常面临公区划分不明、群体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居民意见不统一等历史遗留问题。
整改隐患,刻不容缓。两江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与区应急局、各街道等部门携手,倾听业主意见,提供指导建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当时,虽然很多居民对消防整改持欢迎态度,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事情又往往会变得复杂化。比如如何让一楼和二楼的住户同意公区安装消防管网,又如何让顶楼的住户对试水保压的效果放心?”两江新区人和街道相关负责人回忆。
最终,经过55天的整改优化,华夏城消防整改拆除旧管线100余米,连接完成消防环网5300余米,更换楼道防火门277.81平方米、楼顶风管25个,设置消火栓16套,华夏城消防整改取得圆满成功,居民们的生命财产得到了安全保障。
据悉,在2020年两江新区率先完成340栋无消防用水高层建筑整治,解决了群众急愁难盼,关系民生实事的重大问题。
与民携手 力推高楼可燃雨棚整治行动
“最开始让我们拆雨棚的时候,我并不理解。后来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多次来找我,给我讲解可燃雨棚带来的危险和改造后的好处。现在拆了雨棚,不但觉得安全很多,下雨天的雨声也听不到了。”说起可燃雨棚拆除改造,两江新区人和街道俊和新青年公寓的住户陈女士很是开心。
今年,可燃雨棚、突出外墙防护网整治成为两江新区高层建筑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民生工程,由区财政局负责保障拆除工作经费,该项工作由区建设局牵头,区城管、消防、公安等部门及各街道全力配合推进。
两江新区建设局、消防支队、各街道积极动员部署,通过张贴通告、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利用社区公众号、物业服务群等各类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居民自行拆除可燃雨棚和突出式防盗网。
俊和新青年公寓由两栋高楼组成,居民300多户。以前,许多居民自发安装了传统雨棚,材质易燃,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刚开始进行整治的时候,居民们认为影响了自己的生活,相当排斥。
“你们现在安的老雨棚都是可燃物质,万一发生火灾极有可能引燃,而防盗网就像牢笼把人困在里面,那就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为了让居民意识到问题所在,街道和社区人员走家串户进行沟通,在得到居民理解后,立马开始摸排可燃雨棚底数,推进整治行动。如今整治完成,楼内居民十分满意。
据统计,此次整治期间,两江新区共排查发现安装可燃雨棚的户数7322户、安装突出外墙防护网的户数11733户,管委会制定统一拆改标准、落实拆改补贴,并组织各街道加强宣传引导,目前已完成可燃雨棚拆改整治工作。
安民有方 确保群众“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防在未发之前,救在关键环节。”据两江新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消防车通道堵塞占用现象反弹问题,两江新区通过顶层推动、部门联动、精准施策,全面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清障行动。
首先由各街道、社区对全区占用堵塞消防车道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明确三类整治重点,即楼盘内绿化占用消防车通道、楼盘内临时停车占用消防车通道和市政道路临时停车占用消防车通道。同时建立《两江新区消防车通道隐患清单》,相关部门和街道配合对照问题台账,立即整治,逐一销号,确保专项行动“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
区城管、交警、消防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多次组织开展整治行动。行动中,执法人员按照“一教育、二劝离、三处罚”的原则,对照规范化要求,实地测量消防车通道宽度。对违规占用、堵塞消防车道机动车辆,先联系车主,依托交巡警平台发送提示信息,督促车主将车移走,同时对车主进行警示宣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摒弃违法行为。对占用消防车道行为较严重的车辆,执法人员依法对车主实施了处罚。
今年内,两江新区已依法查处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及消防救援场地违法行为501起,整治完毕的建筑或小区76个;全区消防车道、扑救场地划线、立牌工作已全部完成;在学校、停车位紧缺的社区周边道路推行弹性停车、错时停车;释放停车位329909个,从源头上解决“停车难”,保障群众“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以民为本 不断强化基层消防安全能力
2018年11月9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转制3年来,两江新区消防救援队伍始终坚持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不断加强基础消防能力建设,消除火灾隐患,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两江新区常住人口骤增,商业综合体、学校相继入驻兴业,已有消防救援力量难以满足“城市消防站按照接到报警后消防车5分钟到达责任区边缘”的国家标准。为强化两江新区消防救援力量建设,管委会提出“6+3+822”防控网格体系,在强化现有6个消防救援站人员装备配置的基础上,探索在各大商圈建立3个小型消防救援站,同时配齐配强822个重点单位、社区微型消防站的社会化消防救援力量。
新区提出在全区构建“队站密集化、规模小型化、车辆微型化、战斗编成精干化”的火灾防控体系目标,以建设金州商圈小型消防救援站为突破点,计划在2022年内,在金州商圈、礼嘉天街、恒大·山水城等火灾高风险区域布点建设3个小型消防救援站,在全区基本实现专业救援力量“5分钟到达责任区边缘”的接处警要求。
另外,新区整合社会消防救援力量,将重点单位、社区微型消防站纳入两江新区消防救援支队统一调度指挥,并成立专门检查组,对其建设、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和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人员业务素质能力,强化重点单位、社区微型消防站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确保实现“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目标。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