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 > 灾害事故救援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滑坡了” 重庆忠县这项地灾治理工程进入尾声

发布时间:2023-12-05 16:28
发布时间:2023-12-05 16:2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新桥社区中国石化四公里加油站对面,两栋民房楼上“安居”,底楼店铺“乐业”。近日,记者看到,在他们身后,施工队正加紧实施地灾综合治理工程。

回想起发生在半年前的惊险一幕,许多人仍心有余悸:“要不是预警及时,而且采取了措施处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石化四公里加油站”(当地称“四公里”)对面是2栋9层高的居民自建房,后方有一面近乎笔直的峭壁。

今年4月25日,“四公里”突发滑坡险情,因地灾信息员及时预警、政府工作专班高效处置,所涉及的2栋楼房的37户133人全部紧急撤离。在实现人员零伤亡的同时,通过抢险排危,2栋合计上万平方米的房屋也成功保住了。

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忠县应急管理局供图

快速响应 2小时133名居民全部撤离

“不好了,这里出现了裂缝,你们快来看看!”4月25日上午11时许, 915地质队驻守专家张德川、忠州街道规建办干部丁德福、新桥社区综合治理专干岳良蓉等3人组成排查小组,开展雨前地灾隐患排查。3人在新桥社区三组临352号房屋后方巡查时,张德川一眼就发现了异常,赶紧告知同行的街道、社区干部。

“赶紧组织大家撤离,坡面上出现了裂缝。” 11时4分,岳良蓉在社区微信工作群发出消息,并附上现场照片。照片中,裂缝清晰可见,最宽处约10厘米。

险情就是命令。随后,忠州街道办事处第一时间向县应急管理局和县委、县政府报告。县应急管理局立即按程序向市应急局报送情况。接报后,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与忠县进行视频调度,指导忠县启动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同时,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级地质专家成立现场指导工作组,赶赴忠县开展应急处置。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下沉一线调度指挥,并组建应急抢险指挥部,全面开展居民转移安置、调查监测、排危除险等工作。

张德川、岳良蓉、汪凯等人的及时预警,为接下来的人员转移、抢险排危赢得宝贵时间,对整个险情处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家不要着急,不要恐慌,迅速把各自家庭人数告诉我!”事发时,新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光淑正在距离现场一公里外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值班。从社区工作群得知险情后,她第一个赶到现场,迅速组织社区干部安抚群众、统计人数。

新桥社区系涉农社区,暂未实行网格化管理,如何在最短时间准确摸清危险区域居民情况,成为一道难题。撤离前,社区干部对照去年居民安装天然气时留存的花名册,逐一电话联系户主,摸清人口情况,通知大家做好撤离准备。

挨户敲门动员撤离、帮助收拾贵重物品、关好水电气阀门、背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楼……下午1时许,接到撤离通知,下午3时,楼内133名居民便已全部撤出,相关单位还派专人值守,防止人员回流。

当地对滑坡所涉4处变形体采取钢绳捆绑变形岩体+主动防护网进行保护。忠县应急管理局供图

高效处置 综合治理工程消除地灾隐患

人员安全转移只是第一步,如何寻求长久之计确保居民安全“回归”也是重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四公里”地质险情发生后,一个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下设综合协调、疏散安置、专家指导、抢险排危等8个工作小组的应急抢险工作专班已迅速成立。各工作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配合,高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在工作专班确定排危方案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07地质队进场,对滑坡所涉4处变形体采取“钢绳捆绑变形岩体+主动防护网+清除危岩及破碎带”措施进行处置。同时在变形体上方安装4套GNSS、4套裂缝监测仪,确保专业监测、人工巡查监测、施工监测同步进行,实现专业监测和专业排危一体推进。

清除变形岩体700立方米、捆绑钢丝绳360余米、安装柔性防护网500余平方米……5月8日,“四公里”滑坡点除险清患闭环整治结束,133名居民全部搬回自家房屋。

抢险完成后,忠县再针对施工揭露的地质情况动态,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实施永久治理,目前,忠县针对“四公里”地灾点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待工程完工后,“四公里”及周边近1000名居民将不用再担心发生地质灾害的隐忧。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