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 选择浏览器打开

(欢迎您)注销

【字体:
索引号 11500000009275780L/2021-00955 主题分类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1-06-11 发布日期 2021-06-18
标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渝府办发〔2021〕62号 有 效 性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5780L/2021-00955
主题分类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2021-06-11
发布日期 : 2021-06-18
标题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 渝府办发〔2021〕62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重庆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渝府办发〔2021〕6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6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2021年6月


   


引言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三)“十四五”时期的问题与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四)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三)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五)增强地震科技支撑

(六)增强地震信息化支撑

(七)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八)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

四、重点项目

(一)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震安全保障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健全投入机制

(三)强化人才培养

(四)建立评估制度


   


防震减灾是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内容,也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防震减灾“十四五”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新时代重庆市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高我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市级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地震局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基本形成由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地震基本业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构成的现代化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框架。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升,台网建设初具规模,预警建设稳步推进,地震监测能力达到全市域2.2级、三峡库区等重点区域1.2级,实现国内地震2分钟自动速报、10分钟正式速报。地震台站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稳步增强。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市域范围内全面实施。完成全市39个重大工程和16个园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配合完成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约4.9万户。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防震减灾意识逐步增强。公共服务和应急处置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重要时段地震安全保障、地震信息速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社会服务效果显著。地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建立,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预案体系基本完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国家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趋于完善。高效处置域内垫江4.4级、荣昌4.9级和武隆5.0级地震,有力驰援四川九寨沟7.0级、贵州沿河5.1级地震现场应急处置。科技创新驱动得到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科技合作机制逐步建立。水库地震及矿产开发伴生地震的孕育机理与预测技术等地方特色研究不断深化。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为做好“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新任务。“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国家将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系列重大战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财富、人口不断向城市群聚集,迫切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防震减灾、抗震救灾能力。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课题。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健全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体制机制,开展滑坡、坍塌、爆炸等非天然地震监测应用业务和地震灾害风险调查、隐患排查,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等,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注入新动力。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井、卫星等地震监测技术,基于物理基础的地震预测模型、成灾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地震情景感知、地震预警、余震预测等创新产品,为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力。

(三)“十四五”时期的问题与挑战。

震情灾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市位于南北地震带东侧,中等地震活动频度高,破坏性强,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近10年来,先后发生了潼南—遂宁交界5.0级、荣昌4.9级、武隆5.0级等显著破坏性地震,加之特殊的山区地形地貌易形成地震地质灾害叠加效应,给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显著影响。未来5年,我市面临的震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发生中强地震和受远场大震波及风险持续存在。

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不足。地震监测站网布局不合理,观测仪器、业务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地震短临预报能力与社会期望差距较大,预警服务刚刚起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不健全,风险底数不清。公共服务基础薄弱,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防震减灾属地管理责任还未压实,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完善。地震预警等防震减灾新兴服务领域亟需法律规范。地震观测设施保护需要依法纳入全市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不强。市域内监测预报预警与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机制不健全。城市活断层探察工作开展滞后。特大型桥梁、高坝大库、油田矿山、石油化工等重大工程地震动监测系统未依法全面有效建立。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系统亟待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需进一步规范。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还需加强。

“防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不足。全社会大震巨灾防范意识薄弱,自救互救、应急避险能力不强,地震灾害防御工程标准不高,地震科技支撑不足,地震预报领域等关键核心技术仍未突破,大震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不足,地震次生衍生灾害防范能力不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防震减灾协作联动能力需要加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夯实地震监测、增强预报预警能力为基础,以摸清风险底数、加强抗震设防为关键,以保障应急响应、强化公共服务为导向,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地震科技为动力,全面推进我市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高“防大震、救大灾”能力,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努力把地震灾害损失降至最低,为实现我市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预防为主,防范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服务下沉、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深化改革,法治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施策。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实现发展质量、规模、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坚持防震减灾工作与我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基本业务、地震安全保障、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为一体的、重庆特色鲜明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

(四)主要指标。

类别

指 标 内 容

预 期 值

地震

监测

预测

预警

地震监测能力

重点地区(主城都市区、三峡库区)达到1.0级,其他地区达到2.0级。

地震基本参数速报时效

1分钟实现辖区2.0级以上地震基本参数自动速报。

地震烈度速报时效

5分钟完成地震烈度初报,10分钟完成地震烈度正式速报。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

灾害性地震事件发生后10秒内发布。

地震预警覆盖率

各区县城区不低于80%。

地震预报准确率

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R值评分达到0.4。

地震

灾害

风险

防治

1∶25万地震危险性区划图覆盖面积

1∶25万地震危险性区划图市域全覆盖。

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完成量

开展一个功能板块或一个城区的地震活断层探测工作。

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完成量

完成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地震灾种相关任务,基本摸清市域地震灾害风险底数。

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改造完成量

完成黔江、荣昌、渝北24个乡镇(街道)未达标房屋设施的抗震加固。

地震

应急

能力

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水平

30分钟产出地震智能预测结果,1小时提出震后趋势意见;1小时产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结果;2小时派出现场工作队。

地震应急预案完备率

100%

公共

服务

行业服务满意度

80分

社会公众满意度

80

市民基本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养的比例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夯实监测基础。落实《中国测震站网规划》与《中国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站网规划》,承接国家站网建设任务,优化升级我市测震和地球物理观测站网,对高风险地区、监控薄弱区增加地震监测设施。加快整合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震监测、预警台网,形成覆盖全市的现代化综合地震监测体系,提升全网智能化监测和运维能力。优化站网运行维护与保障体系。推动大型水库、油气田、矿山等重大工程依法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提升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测能力。

强化地震预报。完善地震趋势预测、危险区判定和短临预报指标体系建设,提高基于预测指标的地震综合概率预测业务能力。加强重点地区震情跟踪研判,力争做到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有所突破。对接国家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加强诱发地震风险评估与防控研究。加强区县地震群测群防能力建设。

科学发布预警。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形成我市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能力。压实区县人民政府、行业主体的地震预警终端建设责任,落实人口聚集区域的预警终端布设。充分利用地震预警业务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科学高效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逐步拓展地震预警应用服务领域。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摸清风险底数。以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评估和治理为链条,构建集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隐患监测预警以及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效益评估为一体的全流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任务,建设市级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掌握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分批次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编制全市地震构造图、地震危险性区划图,制定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

加强抗震设防。落实国务院和我市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要求,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压实市级部门、区县政府抗震设防监管责任,实现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常态化。按照一般建设工程、学校和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农居工程分类推进抗震设防要求的落实。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完成黔江、荣昌、渝北24个乡镇(街道)的加固任务,推动涪陵、南川、綦江、武隆、石柱、巫山、奉节等其他重点地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

增强城市韧性。以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控能力为重点,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纳入我市国土空间规划,推广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建设地震安全韧性城市,消减地震灾害风险。建设地震灾害危险源监测系统和重大风险源健康诊断与风险预警系统,量化评估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灾害风险,推动地震灾害风险精准治理。

(三)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体系建设。提高“防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健全全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统一指挥、响应迅速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防灾部门协调联动。推进我市地震灾害救援训练基地建设与升级改造,提升地震应急救援培训能力。完善市级统一的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技术平台,推动区县平台建设,提升地震灾情获取、应急产品产出、地震应急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明确市、区县、乡镇(街道)基层应急工作责任,提升市级部门对区县工作指导和服务能力。

保障应急响应。构建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统一平台,将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信息和应急处置流程等可视化呈现。加强余震监测预报,防范次生衍生灾害。完善市、区县地震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应急保障和地震灾害事件处置、协调机制,加强地震应急协调联动。规范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提升地震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水平。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震安全保障联络协调机制,定期沟通协调发展规划、重点项目、震情跟踪、震灾防御、应急响应工作等重大事项,协同推进成渝城市群地震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一体化相关工作。健全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机制。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构建服务框架。建设市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面向政府地震应急管理,提供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等决策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拓展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公众服务。面向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大坝等重要设施,强化监测预警、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健康诊断等专业服务。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强化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大活动的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强化服务供给。建设供需对接、便捷智能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公共服务清单,统合数据形成“一图、一表、一库”,完善公共服务业务支撑。整合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促进数据共享与成果应用,推动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分类产出信息接入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并提供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服务空间,创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活力,培育地震安全服务市场,努力实现精准化智慧化防震减灾服务。

(五)增强地震科技支撑。

强化科技攻关。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和地震风险区、防震减灾业务发展需求,重点开展地震活动区应力状态与介质性质时空变化过程的监测与研究,开展地震精准定位、非天然地震事件识别等研究,采用数字地震学方法研究震源物理特征,探讨诱发地震的灾害特点和危险性,形成具有我市地域特色的地震科研优势领域。

完善支撑机制。对接国家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加强水库地震及矿产开发伴生地震风险评估与防控研究,建设川滇地震试验场重庆页岩气开采区地震加密监测科技创新团队、主城都市区工程结构地震响应监测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地震科技创新探索研究。推进地震科技体制改革,开展地震监测站网、地震数值预测研究和传统方法效能评估,促进地震科技与防震减灾业务深度融合,推进地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政府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防震减灾科研合作,完善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

(六)增强地震信息化支撑。

构建与我市应急管理信息化相协调统一的地震信息化业务布局。依托市级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推进共建共享和深度融合,完善地震信息化运行保障。整合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各类数据,建立市级地震大数据中心,构建地震数据治理体系,完善地震观测数据流,加强数据质量与安全控制,强化数据采集、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地震信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水平。协调接入应急、公安、交通等系统监控网络,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震现场实景调用机制,为抗震救灾提供震时情景信息。

(七)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围绕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抓好国家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宣传,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六进”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

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科普针对性和权威性。健全科普产品创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防震减灾科普产业发展,完善科普产品审核机制,提升科普产品的科学性、针对性、特色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增强防震减灾科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加强地震应急科普产品储备。

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平台建设,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影响力和覆盖面。大力推动“互联网+”防震减灾科学普及,打造地震科普宣传云平台,加强社会资源融合与共享,推进防震减灾线上融媒体建设。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场馆建设,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内容融入综合性科技场馆,加强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和科普功能发挥,完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管理机制。加强涉震舆情监测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八)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

健全完善地方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制定重庆市地震预警管理规定,修订重庆市防震减灾条例、重庆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完善地震预警管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等制度规范,定期开展法规规章实施情况评估。制定和修订防震减灾业务和服务标准。实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提高执法监督效率,提高社会各界防震减灾法治意识。推进地震安全风险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依法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完善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法治保障。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将全市地震监测台站及观测设施保护范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与“多规合一”平台,进行动态更新。依法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进行保护。

四、重点项目

(一)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

实施重庆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整合信息资源,构建标准化服务接口,形成面向政府、应急协作联动部门、重点行业、社会公众等提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能力。

主要建设内容:整合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和地震应急救援业务数据,基于地震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开放API和Web地图服务等新技术,建设1个市级防震减灾服务云平台,涵盖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策略、抗震设防需求、应急辅助决策、科普宣传与舆情导控、防震减灾政事管理等专业信息处理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对内实现行业数据汇集、数据管理集约化、数据格式规范化、数据产品产出自动化,对外针对互联网公众、政务网联动等部门分等级分权限提供可视化地震数据查询、科普资料查询、专题地图调用、数据接口访问、地震速报与预警信息推送、云计算任务申请等服务。强化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增加门户网站服务入口,扩充重庆防震减灾公众号功能,为公众提供数据查询、办事服务指引、资料下载等服务。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震安全保障工程。

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震安全保障工程。通过完善地震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和地震风险隐患排查及治理,有效提升区域内地震监测预警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实现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地震预测预警基本业务、社会治理为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

主要建设内容:

1.在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地区、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要工程建设区建设30个地球物理观测站点;完成现有地震监测台站标准化和信息化技术升级改造,实现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立体化综合地震监测目标。

2.在我市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和特大桥安装地震加速度计,服务于重要设施的健康诊断与风险预警;建设大型油气田、矿山微震监测台网和大型水库强震动监测台网,服务于风险防控与安全生产。

3.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市区域内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基本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地震易发区、工业活动集中区重要公共建筑物、城市市政设施、生命线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和地震安全性能检测,进行抗震性能韧性评价,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开展重点功能板块的活断层探查、地震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和地震灾害风险区划,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

4.对接国家地震科学实验场工程,建设川渝地震实验基地,加强诱发地震监测、风险评估与防控研究,开展地震灾害链的综合监测和预警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应用研究,促进成果转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规划组织实施,通过完善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发挥防震减灾相关部门和行业各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并分解落实到位,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健全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

(三)强化人才培养。畅通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引进渠道,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实施地震人才工程、地震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构建地震系统优秀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立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应急管理为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

(四)建立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与新时代重庆市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评价相结合,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 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