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9922232XD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森林航空护林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森林航空护林站(重庆市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森林安全提供航护保障和防止森林火灾提供监测预报保障。 开展森林航空消防具体工作 航护技术开发推广 森林火险预测预报 森林火灾监测 林火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三路3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广海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林业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10 |
2873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重庆市森林航空护林站(重庆市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中心)是经市编委(渝编〔2012〕4号)文件批准,于2012年设立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人数15名;2018年2月28日根据市编委(渝编〔2018〕8号)文件批准,经调整后编制从15名增至20名。2019年7月4日根据市编委(渝委编办〔2019〕142号)文件批准,将市林业局所属事业单位森林航空护林站及10名事业编制划入市应急管理局管理,重庆市森林航空护林站更名为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为市应急管理局所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调整后编制从20名减少至10名。成立以来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央编办《关于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9年,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总队干部职工,从一开始就严肃起来、紧张起来,坚持以总书记训词精神“铸魂”、以“五星总队”建设“强根”,边改革、边应急,顺利完成各项年度任务,现将2019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任务完成情况。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忠实践行训词精神,坚持边改革边应急,顺利完成各项年度任务,做到“三保”: 1. 保年度目标完成。一是年度目标保质保量完成。完成飞行监管目标,每次飞行均填写适航状态登记表;完成物资管理目标,全年无非正常损耗;完成备战巡航目标,全年计划飞行827小时,累计飞行722小时,飞行小时完成率达到87%以上;完成应急响应目标,地面救援均能10分钟内完成集结、20分钟内出动,空中救援做到30分钟内起飞;完成应急救援目标,均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二是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深化、固化、常态化推进主题教育。三是练兵备战不松劲。空地队伍首次实行全年备勤,组织开展了春冬两季大练兵、5次空地紧急拉动演练,完成3次市级以上规模演练,出色完成了秀山多灾种救援集训任务。四是宣传工作有亮点。全年上传及被采纳的信息共计162篇,连续两年获得南方航空护林系统“政务信息保障先进单位”。五是其他工作不落后。在市局“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职工体育活动中一举包揽男子组前五名;作为市局主力队员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2020年新年登高活动并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2. 保“多灾种”“大应急”。培训了首批10名空勤员,空地力量配合更加协同顺畅,初步形成了多灾种救援战斗力;完成多灾种巡护飞行265小时、训练演练飞行423小时、应急救援飞行34小时,成功处置“4·7”万盛森林火灾,圆满完成湖南、湖北两省森林火场支援任务,并受到两省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3. 保关键节点安全。每个关键时间节点,我们均制定针对性行动方案,保持一级战备,加强重点林区带装巡护和空中巡护,确保高温汛期和重大节庆安全。安全高效完成智博会、全市英才大会安保相关工作。 (二)主要工作措施。立足“有仗打仗、无仗练兵”要求,不断提升战斗力,做到“三个狠抓”: 1. 狠抓“五星总队”品牌建设。印发《“争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党建业务品牌创建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和措施狠抓军事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积极谋划推动总队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推动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锻造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 2. 狠抓战斗力建设。以市减灾办名义印发《关于整合优化航空应急救援力量的意见》,推进渝北、万州、黔江和永川4个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并在全市范围内以30公里为作战半径布局N个临时起降点;将驻渝通航企业20余架直升机纳入重庆市应急救援航空体系;与西部战区空军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军地航空力量融合发展,推动空域协调保障机制的建立;强化日常训练和大练兵,不定期开展空地紧急拉动演练,增强队伍“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 3. 狠抓制度建设。根据局机关出台的相关制度,结合总队实际,完善了总队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修订了应急队管理规定,规范队伍运行。制定了《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管理使用办法(暂行)》,落实来渝作业机组飞行安全主体责任,并建立了飞机适航状态检查验收确认单制度,甲乙双方共同确保飞行安全。 (三)存在的主要不足 对比上级要求、群众期盼和职责使命,我们还存在以下差距:一是人员编制少。更名为“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后,职责使命由过去承担“单一灾种”向承担“多灾种”救援任务转变,但是编制却从20个减少到10个;“飞机+专业队”历来是总队最大的优势,但地面专业队仅有41人,难以承担多灾种救援任务。二是多灾种救援能力不足。多灾种救援目前还停留在桌面推演和训练演练上,缺乏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和实战化检验。三是基础建设薄弱。“4+N”应急救援航空网络建设任重道远,特别是黔江和永川两基地建设还缺乏项目支撑。四是装备建设滞后。空中通讯、地面保障和单兵装备还较为落后,缺乏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支撑。 (四)取得的经验 总队在改革元年推动航空应急救援事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做到“三个坚持”: 1. 坚持党建业务一体推进。通过开展“五五体系建设”,即建设“五强支部”、建设“五型总队”、提升“五大能力”、构建“五大平台”、强化五同管理,以严实细的作风,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一体推进、相互促进。 2. 坚持“忠、勇、快、准、稳”五字诀。一是铸“忠”魂。以训词精神铸魂,以“五星总队”建设强根,狠抓全面从严治党。二是“勇”担当。严格空地队伍军事化管理,培养队伍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同灾害事故作斗争的精气神。三是救援“快”。坚持观察员、空勤员和机组人员靠前驻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严格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压缩应急响应时间,确保直升机30分钟能起飞。四是救援“准”。坚持以救援任务为导向,经常性开展情景模拟、桌面推演,确保灾情研判精准、兵力投入精准、救援措施精准;五是救援“稳”。全面落实了安全责任,确保飞行任务执行稳定、高效、可靠。 3. 坚持补短板、强优势。立足于我市实际,充分发挥航空救援优势,推动“四个转型升级”:一是推动任务转型升级。从遂行单一的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向“多灾种、大应急、综合性”的工作格局转变。二是推动队伍转型升级。单位更名为“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以后,通过狠抓党建和业务工作的“五五体系”,争创“五星总队”品牌。三是推动力量转型升级。整合优化了“专、常、援”三支力量,保障全市有20余架直升机可以调动。四是推动体系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应急部《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构建“4+N”应急救援航空网络。 二、2020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多灾种航空应急救援任务为牵引,以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为契机,以“五星总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持续推进航空应急救援事业发展,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二)重点工作及措施。一是抓队伍建设,重点在“反应灵敏”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增加总队编制,加强干部培养,进一步壮大地面抢险救援队伍,加大空中观察员、调度员、空勤员培养力度,强化军事化管理,以铁的纪律、顽强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保障救援的快速高效。二是抓战斗力建设,重点在“补短板、强优势”上下功夫。同相关单位建立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促进多灾种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加强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开展“专、常、援”三支力量的经常性训练、演练和战备值班;大力挖掘空地配合潜力,增强森林火灾扑救能力。三是抓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重点在“4+N”航空救援网络上下功夫。对接应急部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规划及总站推进方案,积极推进重庆市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渝北、万州、黔江和永川4个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的建设,努力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全域覆盖。四是抓装备技术建设,重点在航空救援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上下功夫。坚持任务和问题导向,争取配备运兵车、作战指挥车、通讯保障车等,配强单兵装备,借力相关科研单位力量,不断提升航空应急救援科技含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徐源 联系电话:18680722200 报送日期:2020年05月22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