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19年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发布时间:2020-07-22 10:37
发布时间:2020-07-22 10:3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1728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师资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

法定代表人

杜惠平

开办资金

12082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2215.2

167918.3

网上名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从业人数

99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根据重庆市编办《关于完善市教委所属24个事业单位宗旨和职责任务的通知》(渝编办〔2016〕180号)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宗旨和职责任务的通知》(渝教人函〔2016〕199号)文件要求,2017年4月21日对我校办学宗旨和职责任务进行变更登记。

(一)加强规范建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合格评估整改和专业认证整改为契机,持续推进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规范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方面,加大对学科基础性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学校实验实条件有效改善;总结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经验,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顺利通过特色专业验收;对标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找准短板精准发力,学前教育等4个专业成功获批为重庆市一流专业;修订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建立人才培方案合理性定期评估机制,确保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制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完善教学质量、教学规范制度体系及课业考核评价标准,构建起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机制,推动专业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创新教改项目管理和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形成委托制与自主申报相结合的教改项目体制机制;开展课程评价方式改革实践研究,立项33项短周期实践研究项目;积极搭建线上智能平台和线下竞赛平台,倡导教师运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促进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规范管理方面,努力夯实教学运行基础保障,修订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开发质量监测与评价APP,实现伴随式信息采集评价,形成个性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导教师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二)加大培育力度,持续提升学科科研水平   稳步推进市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市级重点学科“教育学”中期检查获评优秀,完成校级重点学科年度合格检查。引导各学科对标申硕指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立体生态化”教学科研平台建设,首次实施教学科研平台晋级遴选,单设平台儿童研究院、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顺利完成年度任务。大力加强科研团队培育力度,继续推动与西南大学32名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工作,成功新招儿童大数据研究方向博士后1名,市级以上在建科研团队同比增长翻倍。全年立项科研课题260项,申报国家级项目同比增长114%,项目总经费1303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引导科研成果向高层次、应用型、地方性转型,“课程思政”相关报告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重庆江源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获得立项支持。学报考核排名进入全市前10,首次获评“全国教育院校学报精品期刊”。 (三)培育办学特色,持续打造办学品牌 举办“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办学特色建设座谈会,加强儿童研究院建设和运行,承办全国《未来幼儿园指南》编撰组织,聚焦儿童主题举办学术沙龙,营造浓厚学术氛围。聚焦办学特色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全年共立项资助相关科研课题134项(占比达52%),投入研究经费618万元,产出相关科研成果260项。成果《未来托幼机构科学保教规范管理指南》获得首届未来教育创新成果“年度最具影响力智库”称号,“关于我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得到市级相关部门的采纳应用。组织机器感知与幼儿智能教育等20多个幼儿智能服务项目,参展2019年全国智博会,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四)聚焦学生中心,持续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持续推进“五维共育”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学生党员服务站建设,开展周末教育、党团活动、网络引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实施班级、社团导师制;开展学生行为大数据分析,助推贫困学生精准认定和资助帮扶;开展“朋辈心专题培训”“心理委员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学校获评2019年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2个项目入选全国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规范完成2019年招生工作,一本线上考生占录取总人数15.1%,同比增长2.1%,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强化就业工作统筹,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考研率、出国(出境)率、毕业生就业满意率均有提升;全年学生参与就业创业活动近1万人次,获得市级奖项24项。 (五)重视引才育才,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深化以岗位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空岗竞聘和特聘教授聘任制度,完善借调人员、补充编制人员管理办法。创新引才育才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博士、教授7人,支持76名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海外研修和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开展“杏坛成就奖”“年度教学质量奖”“青椒奖教金”评选工作,激发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热情。加强人才项目的组织遴选和推荐,11名教师(团队)获市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巴渝学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岗位学雷锋标兵或入选重庆英才计划等荣誉,3名教师获全国专业大赛全能一等奖等奖项。 (六)深化协同育人,持续推进对外合作交流 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合作办学项目顺利实现招生和教学运行,获市教委、市财政500万元支持,开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新局面。妥善解决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瓶颈问题,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召开全国中英项目交流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影响进一步扩大。开展短期来华留学工作,积极推进海外引智和师生出境访学留学。推动校地合作育人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年新增对外合作项目15项,教育部规建中心三期简报专题报道学校产教融合育人经验。举行建校65周年校庆活动,增设企业奖助学金5项。积极推进石柱县和巫溪县精准扶贫,校领导现场调研10人次,师生参与200余人次,完成重点扶贫任务10项,资金捐助及农产品消费近百万元。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特色体育项目指导等新型教育帮扶。   (七)坚持服务社会,持续增强继续教育质效 继续教育培训规模与经济效益实现双提升,全年培训人数66837人,同比增长43.7%,经费3802万元,同比增长37.6%,创历史新高。加大区域协作,培训项目覆盖18个省(区)。高端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成功申报2个教育部改革试点示范项目。“五中心四基地”完成1900名公费师范生培养和299个国市培项目管理,审核干训项目37项,认定教师资格42771人、定期注册8891人,督学专题培训7项,普通话培训测试113场、40169人次。重大成果与资源建设呈现新高度,助推我市在财政部国培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在教育部国培工作会上做主题发言2次;承担教育部《乡村教师能力建设项目指南》等两个课题研究;牵头起草《重庆市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17年4月21日至2022年4月21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接受社会合作企业、校友等捐赠共38.5万元,用于教师奖励金及学生奖学金等。






填表人: 郭金虎联系电话:13983889012  报送日期:2020年04月21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