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90755U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水产技术推广,促进渔业发展。提供渔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 负责水产品、渔用饲料、渔用药物质量监督检验测试 在资质范围内参与渔业资源养护和渔业水质监测 负责水生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 波 | |||
开办资金 |
36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305.3 |
7949.69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从业人数 |
3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9年,在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市农业农村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水产总站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抓班子带队伍、抓发展保稳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渔业绿色发展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技术推广工作中,大力推广生态渔业技术,推动渔业绿色发展 一、完成三个努力“确保” 1. 确保渔业稳产增效渔民增收。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54.17万吨,渔业总产值186.9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9247元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2.6%、10.6%、3.1%。 2.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部级产地水产品、水产苗种兽药残留监控和监督抽检品合格率均为100%,市级产地水产品和苗种监督抽查合格率均为100%,没有发生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 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水生动物疫情。病害测报总面积同比增加42.7%,测报人员同比增加13.1%,养殖病害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技术推广“亮点纷呈” 一是牵头实施的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循环技术模式获范蠡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参与实施的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构建及示范应用获全国丰收奖一等奖。 二是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等3项技术多次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11项养殖技术和2个养殖模式入选重庆市100项主推技术和主推模式。重庆日报专版报道重庆渔业绿色发展成就。 三是牵头草拟《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由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等10部门联合印发。 四是草拟《重庆市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在15个区县开展绿色发展模式试验示范19项,潼南示范基地尾水治理工作受到第十环保督察组高度认可。 五是组织举办“巴渝工匠”杯重庆市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 六是帮扶巫溪县红池坝镇建设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1套,帮扶丰都县三建乡建设流水养殖基地1个。 七是编写完成水产养殖全程关键技术丛书、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汇编两部专著。 八是推荐梁毅等4人获评2019年神内基金农技人员推广奖和农户奖,获评人数居行业全国第一。 三、重点工作推进有力 一是大力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池塘“一改五化”生态集成养殖技术9.7万亩、鱼菜共生技术7.1万亩,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3.6万亩。新创建和复查合格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8家,启动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工作。 二是切实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病情预测预报和药敏试验,推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落地生效。开展渔业官方兽医培训,启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抽检水产品、水产苗种样品974个,产地抽查合格率100%。全面完成“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改扩建。 三是加大资源养护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养殖尾水排放治理,实施多级人工湿地等尾水处理试验示范项目15个,启动2020年池塘养殖尾水治理等5大类19个绿色发展模式试验示范。 四是加大土著鱼类资源开发力度。繁育中华沙鳅、厚颌鲂、云南盘鮈苗种252万尾,金龙鳅实现批量生产,产品远销市外、国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张园 联系电话:13594686666 报送日期:2020年04月2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