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19年

重庆三峡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发布时间:2020-07-22 16:51
发布时间:2020-07-22 16:5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5937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三峡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三峡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780号

法定代表人

张伟

开办资金

3461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4460.67

175581.32

网上名称

http://www.sanxiau.edu.cn/

从业人数

1663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学校追求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这一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照学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战略目标和年初党政工作计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强基础、补短板、提内涵、创特色,朝着学校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地目标阔步前进,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一)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扎实开展了25项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5篇,在调研成果的转化落地中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互促互融。按照“一化三性四标准”的思路抓实基层党建,持续完善党建责任体系、意识形态“1+6”制度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1+1+2+10+N”工作体系“3大体系”,形成了《基层党建任务书》《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等标准化的制度设计。制定了《关于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实施办法》,构建了“党委主责、党委书记首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专责、党的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党的基层组织具体负责”“六责联动”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格局。持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上级《示范文本》相关要求,修订了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使议事程序更加规范、议事决策更加高效。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全校处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了“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I学I行”风采展示交流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建对统战、工会、团委及离退休老同志工作的引领作用,凝聚起协力促进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积极主动作为,学校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根据《重庆市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和学校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地目标定位,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分类设置标准》的相关要求,学校党政主动作为,积极汇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服务万州区“一心六型”建设,不断优化学校发展环境。2019年,先后向重庆市委市政府,万州区委区政府,市教委、市财政局等多部门呈送关于支持学校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请示报告及决策建议30余份,从多方面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支持,现已在资源整合、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2019年3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莅临学校调研工作,对学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9年12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莫恭明在参加指导学校党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对学校发展给予了指导建议。   (三)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1.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推进认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顺利接受第二级专家认证。大力推动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群)建设,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专业,新增7个市级一流专业,2个专业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市级特色专业(群)顺利通过验收。积极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3个专业申报2020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中美“双百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专业接受教育部规建中心巡检。 2.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开设网络课程100余门,13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上线运行,3门课程获重庆市年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课程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市级教改项目19项;2个项目获第六届市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1个综合改革项目获重庆市二等奖;2个项目被认定为2019年度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61人次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和访学,51名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10名教师在市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1名教师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本科组二等奖。 3.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新台阶。健全和完善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出台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试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50余项配套制度。深化绿色德育美育,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开展“美育课堂”500余场次、各类专业竞赛90余场次。学生在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国计算机博弈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1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武术队蝉联重庆市高校武术比赛团体十二连冠。生源质量持续提高,录取新生(含专升本)5631人,报到率达94.67%。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88.27%,创业率达4.2%;105家企业及创业团队、530余名学生入驻“太阳鸟”众创空间,全年实现创业产值近600万元,重庆创米科技集团在“太阳鸟”众创空间成功孵化并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成功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 (四)优化资源整合,内涵发展实力持续增长 4.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稳步推进。主动适应国家战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新要求,对标学校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学科建设目标任务和万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前谋划学校未来五年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以学科群建设为抓手,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育重点领域为手段,以三大主干学科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学科建设的管理机制。2019年,成功获批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2个“人工智能+学科群”,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授权点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并进行了公示,有望在2020年正式获批。强化了“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的过程管理,完善了市、校两级重点学科建设构架。细化研究生分类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制由2年改为3年;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依托案例库项目建设,推进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新增5个市级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市级案例库、4个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5.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依托高端科研平台,在项目立项、成果产出及获奖、到账科研经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年立项国家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19项,外来到账科研项目经费4114万余元,到账经费数创历史最好成绩;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2011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验收评估,专家评价“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相关作品650余篇(件),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350余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50余篇、CSCD来源期刊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编著等31部;授权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19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8件;获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3项、重庆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持续创新优化科研管理机制和激励政策,出台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等多项制度,大力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科研院所、地方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品牌。完成了2个市级科研平台资助期满的绩效评估工作,新增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申报万州区创新团队6个。 6.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评审改革,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制度机制。制定2020年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类别条件及待遇,利用多种方式扩大人才引进的宣传力度;完善柔性引进团队的工作机制,对6支柔性引进团队进行了中期考核。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选培力度。设立引才专项资金近1500万元,获批周转编制222个;2019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3人,同比增长175%;引进“”特聘专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实现顶尖人才引进的重大突破;新增“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巴渝学者青年学者”等人才7人;与西南大学签署博士后联合培养协议,招收在职博士后1人;送培博士7人。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博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8.8%,副高及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9%,“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5%。持续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了《关于辅导员职级制的实施意见》,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五)完善治理体系,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7.制度建设不断健全。以“放管服”改革和内控机制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领导体系、依法治校体系、校务服务和综合治理体系等内部治理体系,严格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融入学校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理念当中;高度重视大学章程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健全完善了党政联席会议、党组织会议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2019年,学校共出台涉及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专业、人事管理、纪检监察等多方面的制定性文件70个,逐步实现了学校制度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进一步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8.管理服务效能发挥更加充分。出台《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认真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要求切实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办法》,健全和完善调研工作机制、抓落实工作机制和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对重大决策、重点任务实行项目化、过程化、台账化管理,按月通报执行进度和落实情况,2019年共督办党政工作计划、党政议事决策会议事项858项。做好了校园文印、学生超市、环境卫生、水电医疗、餐饮服务、交通安全等师生日常生活需求的后勤保障工作,教职工工作餐、教师休息室等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持续推动“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开展了维稳处突、反恐防暴、扫黑除恶等专项工作。“智慧校园”建设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实验室(一期)”建设顺利完成,智慧校园平台和“大数据暨智慧安防中心”功能日趋完善,6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论证,8个项目在建实施。 9.开放办学呈现新格局。通过资金帮扶、产业帮扶、“一对一”精准帮扶等形式持续强化扶贫攻坚工作,投入扶贫资金达170余万元,龙驹镇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十佳科技精准扶贫示范点”。深入推进校校、校地、校企合作,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等多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2份;选派30名学生赴山东大学学习、联合培养研究生3名;选派39名本科生到东南大学学习,继续开展定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在万州区长岭镇建立“两中心”“两基地”。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推介海外交流项目9项,派出教师出国留学8人,组织学生海外学习交流12人,印尼印华学校师生11人来校参加冬令营;在校国际学生人数达到8人;与白俄罗斯科佩尔区及科佩尔国立学院达成合作意向。 10.资源配置效益不断优化。推进基本建设工作:完成图书馆主体工程建设及验收、理科实验楼设施功能完善项目工程;完成办公用房整改、临时档案馆改造、1号门外广场整改、学生宿舍校舍维修整改等多个专项工程;沙龙校区置换还房工程正在办理综合验收手续;文科组团主体工程正在推进内外装饰。完成14个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论证和部分项目的上会审批及实施工作;完成智慧实验室(一期)、师范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实施办学经费绩效评价,财务收入近5.2亿元;组织各类采购139次,完成采购预算9364.9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8937.65万元,节约率4.6%;学校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4.36亿元,同比增长20.2%;开展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完成审计项目60项,平均审减比例7.17%。学报办刊水平和图情文献资料服务教学科研的水平明显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获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 2019年度团市委年度考核特等等次、重庆市第38届“校园之春”优秀组织奖(共青团重庆市委颁发);2019年参与或组织各类比赛,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等24个奖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育指导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重庆市教委等部门颁发)   诉讼:重庆西江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诉重庆三峡学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谭明芳诉重庆三峡学院劳动争议纠纷。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接受企业捐赠5.1万元,用于优秀学生奖励;接受企业捐赠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5台苹果笔记本电脑、5台 苹果台式一体机,价值10.993万元。






填表人: 关博联系电话:13594867675  报送日期:2020年03月31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