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19年

重庆市涪陵区气象局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发布时间:2020-07-22 17:05
发布时间:2020-07-22 17:0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1944158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涪陵区气象局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涪陵区气象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 气象法规建设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业务管理 气象宣传 气象地球环境观测 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

重庆市涪陵区石嘴后街49号

法定代表人

田黎

开办资金

25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上级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气象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72.59

913.82

网上名称

重庆市涪陵区气象局

从业人数

2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19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遵照宗旨和业务范围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一、统筹谋划,融入地方战略有新作为   积极推进涪陵新时代气象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在深度融入地方重大战略中,气象工作迈出新步伐、步入新征程。我局纳入涪陵区减灾委员会及相关专项指挥部成员,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气象局,我局编制了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组织架构和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代拟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行动方案》,并由区政府发文;代拟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气象行动方案》将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发文组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行动方案》将由六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实施。   二、创新驱动,气象业务能力和基础建设有新进展 一是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涪陵榨菜智能农业及物联网建设”已完全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本项目所包含的农业物联网平台、智慧农业移动服务系统(APP)、智慧农业服务系统、农业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产品溯源平台等5个软件系统已上线运行;已完成珍溪镇渠溪村、东桥村、百胜八卦村、白木溪村,李渡街道新龙村、石龙村、马武镇保安村、龙潭镇万寿村、武陵山乡百花桥村、蔺市镇凤阳村、大顺乡石墙村、龙桥街道龙安村等13个榨菜农田小气候站建设,30个高清摄像头安装调试完成,李渡石龙和渝东南农科院智能物联网设备安装部署完毕;渝东南农科院植物工厂LED大屏和专家研判室已投入使用。二是涪陵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已完成土地征用和“三通一平”,通过规划审查和初步设计审查,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三是人影炮站建设。炮站项目用地采用土地流转方式,补偿标准按涪陵区政府发〔2013〕95号文征地补给标准执行。马武炮站建设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山窝炮站建设项目已完成场平和堡坎工程。四是气象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完成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软件升级并试运行;7月完成“北斗”县级气象应急通讯系统终端建设;10月24日通过了中国气象局的观测质量体系外审工作;11月7日完成酸雨自动观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搬迁龙安土壤观测站;重建山窝三峡立体气候剖面观测站,并对睦和、南沱、关东、山窝、丛林5个三峡立体气候剖面站的供电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了3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的数据入网工作。   三、主动作为,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一是深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平台运行管理,建立月通报制度,对各分中心和工作站每月的平台运行情况进行通报达11次。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运行监控能力和信息共享能力建设。5月对各乡镇街道预警平台进行了巡检,建立了全区2.3万余名应急处置人员组成的“直通式”预警信息发布对象群;通过平台发布各类预警信息524条880万余人次。开展部门联合会商3次,向区委区政府报送联动会商材料3期,突发事件报告15期,平台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二是加强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管理。对已认证的14个易燃易爆场所、旅游等气象灾害敏感单位进行了督查检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管理不规范行为进行督促整改。三是开展基层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已收集了基本数据,正进行数据录入和绘制工作。四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技周、安全生产月等开展了系列科普及气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在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网站发表信息17篇。在“涪风在线”宣传了世界气象日活动,在电视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深入乡镇、社区、农村、企业开展科普知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讲座6次。 四、面向民生,各项气象服务工作有新成效 一是切实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加强对突发性、局地性灾害性天气的及时监测、及时预警和及时告知,强化气象灾害影响预报,较准确地预报了   “3.20”、“4.28”强降温,“5.18”强降雨、“6.5”大风、“6.8~6.9”连续暴雨、“6.15”暴雨、“6.21~6.22”大暴雨、“6.24”暴雨、“7.18”暴雨”、“7.22”暴雨等灾害天气,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送预报信息和雨情实况材料,向区委区政府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3期、《重要天气服务快报》22期、《雨情通报》47期,被区政府行文转发21次,发布预警信号92期,并利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电视、电台、农村广播、微博、微信、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到各乡村社区以及相关负责人,尽最大可能做到了地域全覆盖、人员无遗漏。二是公众气象服务成效显著。决策服务方面,制定了决策服务周年方案,明确了决策服务任务,截止10月底,累计发送服务材料719期,向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决策服务材料222期。公众服务方面,多种渠道发布气象服务信息,通过气象官方微博、微信发布信息;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方面,组织了春节、两会、春运、清明节、高考、中考、端午、中秋、国庆等专题气象服务保障,发布专题服务材料82期。三是为农气象服务不断增强。制定了《2019度气象为农服务周年方案》,与涪陵区农科院进行涉农信息互相交流,不定期发布农作物播种、生产、收获等各个时节的气象服务信息;围绕我区主要农业产业,在春播、夏收、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提供农用天气预报、病虫害防治气象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气象服务材料40期;积极开展气象为农服务需求调查。四是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有成效。标准化固定炮站建设有序推进,适时组织开展增雨及人工防雹、生态环境保护作业和“蓝天行动”,作业效果良好。开展增雨、防雹和蓝天行动28次,用火箭弹77枚,高炮防雹、增雨作业7次,用高炮弹180发。五是持续做好保险理赔气象服务工作。受理并按规定免费为受灾单位和个人开具保险理赔气象灾害证明9份,气象资料证明11份。六是做好防雷服务工作。截止11月12日,开展防雷装置年度检测72单位,防雷设计评价服务15个项目,防雷竣工检测服务22个项目。 二、2020年工作打算 (一)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1.继续推进涪陵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建设,围绕三峡气象公园规划,做好道路建设和文化建设,扎实开展雷达业务运行工作。 2.做好气象影视分中心演播厅建设。 (二)着力做好各项重点工作,为幸福涪陵提供科学保障。 1.发挥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作用,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2.加强对气候的监测,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提升人民的满意度。 3.全力做好重大气象服务,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人民的生活福祉提供保障。 4.强化生态保障气象服务。一是加强蓝天行动;二是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5.履行社会监管职责,强化对易燃易爆场所的执法检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1、重庆市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2、重庆市气象部门年度考核优秀达标单位;3、继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4、继续保持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5、获重庆市气象部门创新工作荣誉;6、获重庆市涪陵区级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袁虹联系电话:15123632799  报送日期:2020年03月04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