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1944393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开展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培训、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以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涪陵区蒿枝坝都市工业园 | |||
法定代表人 |
宋正富 | |||
开办资金 |
553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9981.76 |
39896.04 | |||
网上名称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从业人数 |
35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执行《条例》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9年,学院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校生规模突破万人大关,成为重庆市首批文明校园,发展态势良好。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教育的主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通过党委中心组、读书班、暑期培训等集中学习8.5天,开展专题研讨18次,基层党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研讨85次,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专题报告会5场。处级以上干部结合学院教育教学实际完成了10项重点调研课题、31项一般调研课题地调研。领导班子和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认真对照党章党规检视问题,面向全院师生征集意见建议,听取师生意见建议65条,梳理归纳为20个整改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案。按要求认真召开了党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基层党组织生活会。加强政治建设。以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执行中央、市委决策部署,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修订完善《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稳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思想建设。党委中心组、党员干部、教职工3个层面学习30次,组织师生收看国庆等重要会议、庆典、纪念活动直播,通过“学习强国”APP、赴红色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加脱贫攻坚与志愿服务等活动。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加强组织建设。完成14个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选齐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委员,增配专职组织员1名。12名基层组织书记参加党务工作者培训,提升党建工作能力。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基层组织书记上党课共计12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99人、发展对象83人,发展党员84名,预备党员转正44名。1人评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党务工作者,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9名优秀共产党员、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学院党委表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78名科级以上干部集中培训2天,选派各级干部参加上级各类培训12人次。制定《处级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选拔任用处级副职领导干部4名、科级副职领导干部1名,调整12名领导干部工作岗位,7名处、科级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正式任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签订《责任书》24份,层层传导压力,压实“两个责任”。做好统战群团工作。贯彻落实统战政策,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师生,杜绝校内宗教活动。加强教代会建设,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推进共青团、学生会改革,院团委在全市共青团考核中被评为“特等”。组织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同志139人次,发放慰问金56400元、困难帮扶金20000元。推进优质院校建设。召开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3次,督查4次,各项目组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开展建设工作,资金到位率、使用率100%,取得了国家级标志性成果26项,市级标志性成果109项,优质院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晋升教授1名、副教授6名,转评副教授1名,公开招聘专技人员19名。教师国内培训700余人次,海外研修访学、培训交流等17人次,“双千双师”交流锻炼3人。教师获首届全国鞋服饰品及箱包类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019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师技术技能大赛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三等奖、重庆市第五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评为涪陵区师德标兵1人、模范教师1人、重庆市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重庆市优秀团委书记1人、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持续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功申报新专业6个,停办专业4个。5个市级骨干专业通过重庆市教委验收,其中药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2个专业被推荐为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双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市教委中期检查。开展精品在线课程建设,1门市级在线开放课程通过验收,24门院级精品课程上线使用。引入80门人文素质类慕课作为公共选修课,11208人次选修。市级教改项目结题4项、新增8项,院级教改项目结题4项、立项11项。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申报重庆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7项,结题8项。举办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59个项目参赛,其中1个项目获市赛铜奖。加强众创空间建设,主办涪陵区双创周活动高端创业论坛1次、指导路演1次,1家在孵化企业获得涪陵区种子基金资助,2团队获得重庆市“学创杯”创业大赛三等奖。狠抓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32个。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奖牌3个、三等奖奖牌9个;获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奖牌9个、二等奖奖牌31个、三等奖奖牌73个;获教(行)指委竞赛二等奖奖牌13个、三等奖奖牌13个。获“纳德杯”公文写作大赛获中文团体二等奖,个人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英文个人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外研社杯”写作竞赛获重庆市三等奖1项。2019届毕业生毕业率95.6%,55人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活动,以青马工程等形式为载体,通过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理想人格,提升学生政治思想素养,引领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管理工作。2019年秋期正式启用奥蓝学工系统,坚持辅导员“十个一”工作制度,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强化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检查督促,校风、学风、班风建设成效显著。做好毕业生离校工。强化学生规范用电、财产保护、防火防灾等安全意识,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控和教育引导,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力度,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完善“奖、勤、助、贷、补、减、缓”学生综合帮扶体系,完成1742名学生的生源地贷款工作和407名生源地贷款应届毕业生的毕业确认工作,发放学生国家奖助学金4038人次720.49万元,评选发放学院各类奖助学金及生活补助共计6500人次210万元,无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大力开展资助育人,2名学生被表彰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抓好学生素质培养。大力开展实践育人,学院团委评为重庆市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4支志愿服务团队评为优秀团队、2名学生荣获先进个人。举办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九届主持人大赛、2019年田径、球类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第38届校园之春、中华魂读书活动、第六届经典诵读比赛,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获重庆市第38届校园之春团干部素质能力大比武三等奖、主持人大赛三等奖,第六届经典诵读比赛二等奖2项,2019年重庆市大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第二名、女子排球第三名、田径男子团体第四名、乒乓球男子团体第五名。19人评为市级优秀毕业生,160人评为学院优秀毕业生。大力开展科研工作。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制订《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科研结题16项,科研立项26项,其中,市级6项,区级2项,院级18项。发表论文537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主编出版教材7部,获专利授权25件,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0人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生物化工生产型实训基地完成优化升级。出版《学报》4期。2019年6月,学院被评为2018年度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先进集体,1人评为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制定《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对口支援中职学校2所,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项目3项、技术推广2项,开展技术指导、决策咨询等服务6项,入选三区特派员2人,横向课题到款额达55万元,完成GYB、农民工等短期培训10437人天;助力脱贫攻坚,选派2名干部到涪陵区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为巫溪、涪陵区相关乡镇和学校提供了扶贫资金43万余元,结对帮扶建卡贫困户巫溪天元乡10户、新妙镇60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招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高职院校扩招100万的重大决策部署,深挖办学特色,精心制定招生方案,积极宣传品牌特色,认真做好录取工作和新生接待工作,报到注册高职分类考试、统招和三·二分段制新生2840人、高职扩招单招新生3497人、成教专科生63人、五年一贯制新生122人,在校生规模首次突破万人大关。与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等5所学校开展“三·二分段制”高职联合办学,注册学生579人。就业质量保持良好。修订《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办法》,发布各类就业信息230余条,学生就业咨询回复率100%,企业来访接待率100%,组织大型秋季校园招聘会1场,各种中小型招聘会32场。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为207名困难家庭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争取求职补贴16.56万元。组织571名学生参加重庆市第五届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1名学生获得优秀奖。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98.96%,签约率94.42%。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入“一带一路”国家和企业交流协会、东盟职教联盟、中德职教联盟等组织,努力搭建教育国际化平台,推进与柬埔寨工业技术学院、亚龙智能装备集团共建“丝路学院”,启动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专升硕”项目。规范开展留学生培养工作,新招收缅甸留学生10人,2名留学生获市长奖学金。赴新西兰访学4人,赴新加坡访学1人,赴美国培训2人。1人赴美国、墨西哥和阿根廷参加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与智库建设会议,4人赴柬埔寨工业技术学院洽谈共建“丝路学院”的落地实施工作,4人赴缅甸访问来华留学生生源院校。15名学生赴马来西亚斯特雅大学进行游学。接待比利时孔多塞大学23名师生为期4天的来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重庆市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重庆市跨境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与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曙光学院。承办秦巴地区高职教育论坛2019年度峰会、重庆高职教育研究会2019年第一次理事长办公会。新增西安亚成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校企合作企业。安稳工作常抓不懈。做好消防安全、校园交通安全、校园扩建施工安全、防恐防暴、学生实习、保密信访等各领域安全稳定工作。 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暨大学生活动中心已完成地梁浇筑和验收,完成投资约350万。新建学生宿舍项目已完成首桩验收和浇筑,完成投资约200万。财务管理不断加强。积极筹集资金,市财政拨款收入1.34亿元,落实到位区财政专项补助资金88万元,其他收入300万元,捐赠收入500余万元(设备),保证了教育教学经费的有效供给。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报废处置原值161余万元的资产,报废公车3辆,完成2018年资产决算,做到账账、账物、账实相符。修订《采购管理办法》,实施“阳光采购”,组织集中采购38项,采购金额1800余万元,各系院部处室分散采购60项,金额80余万元。所有门面采用公开招租方式出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后勤服务不断改善。后勤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后勤数字化管理,尽力做好膳食服务、物业管理、医疗防疫等工作。完成新生、毕业生的入学、离校体检和教职工的健康体检工作。做好各项达标创优工作,各项年终责任目标检查验收均达标,保持了重庆市文明单位等称号。2019年5月,学院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评为重庆首批文明校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接受捐赠573.87万元,其中设备捐赠547.87万元用于网络中心信息化建设;捐赠资金26万元,其中17万元用于学生资助,9万元用于实训建设 | |||
填表人: 喻庆丰 联系电话:15823199986 报送日期:2020年03月04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