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19年

云阳县气象局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发布时间:2020-07-29 14:28
发布时间:2020-07-29 14:2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5745305079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云阳县气象局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云阳县气象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法规建设、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宣传、气象地球环境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

云阳县双江街道望江大道954号

法定代表人

成守芳

开办资金

2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气象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97.0596

3042.3267

网上名称

云阳县气象局

从业人数

13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19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现将我单位2019年开展业务活动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年来,聚焦从严从实抓党建、聚焦气象趋利避害和服务民生、聚焦气象台站“巴渝化”,强化主动作为,强化深度融入,强化合作开放,强化学习调研,强化宣传科普,主要取得以下六个方面的成绩。   (一)聚焦趋利避害,发挥气象在自然灾害防御中“未卜先知”的先导性作用和第一道防线作用 生命最宝贵,安全大于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以及今年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改善民生,强化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风险预警。 1.推动《云阳县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方案》落实落地。巩固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县的创建和《云阳县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防管理暂行办法》的审计成果,启动预警信息传播(“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组-户”)六级一体化建设。加强与应急、生态、交通、文旅、规自、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能力建设得到巩固和完善,完成深度贫困乡镇泥溪预警视讯系统建设,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夯实。 2.做好灾害性天气服务,及时发布各类气象信息。加强各类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的跟踪监测、精准预报、及时预警、影响评估,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现代化水平。全年共发布重要天气服务快报、预警信号、重大气象专报、专题气象服务、短时临近预报、雨情通报、高温通报、“云阳县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预警”、森林火险预警信号等300余期,灾重天气全市排名第2;全年3次强降温、7次暴雨天气过程做到不错不漏,确保突发性、局地性灾害性天气的及时监测、及时预警和及时告知,没有出现因气象灾害而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尤其是“6.28”大暴雨,平安牛门12小时降雨量达到203.6mm,小时最大雨强71.4mm,专题汇报、会商研判、及时预警、应急联动、科学处置成功避免了地质滑坡引起的人员伤亡。积极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全年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03次,发射人雨弹2300余发,在3月19日、20日协调飞机作业,最大限度增加了降雨量,对缓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险、改善空气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3.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一是加强宣传,进一步扩大云阳气象工作影响力。在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重庆气象、云阳县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发表信息100余篇。二是举办“天生云阳 万千气象”为主题的首届气象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参加巡展。三是依托科普基地,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专题谋划2019年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方案,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普活动周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宣传,坚持气象科普“四进”活动,科普基地全年接待参观者1000余人次,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气象认知,提升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4.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推动预警信息发布融入政府公共信息发布体系,充分运用公共媒体、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设施,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认真落实“云长制”工作会议要求,服务器系统顺利迁移到“云阳云”平台,并投入使用。   (二)推进智慧气象,提升气象核心业务能力 依托智慧“四天”系统,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提升气象业务的智能化水平。 1.开展智能观测业务。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地面自动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基础业务质量稳定。加强与农业、公安、交通、大数据等部门的视频资源共享事宜对接。 2.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完成气象自动站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调研,组织气象数据资料应用对象的满意度调查,制定了云阳县气象局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发布策略;完成观测质量和数据应用情况评估,为搭建气象+大数据平台,实现气象资料和共享资料的初步应用奠定基础。 3.优化智能预报业务。依托智慧“四天”系统,深化智能网格预报的解释一大跳,打造一体化智能业务流程,着力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预测预报业务。 4.推动智慧气象服务。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深化融媒体气象服务,利用气象显示屏、微信、微博平台发布气象服务信息1500余期;开展面向公众的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推进农业气象大数据,开展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推进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三)聚焦重大战略,提高气象服务融入度和保障力 聚焦云阳县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战略,深度融入云阳“五大重点”“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 1.积极争取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印发《云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气象行动方案(2019-2022年)》《云阳县生态文明建设气象行动方案(2019-2022年)》,成立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建设(云阳)领导小组,召开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融入城市管理提升行动,牵头研究气象物联网推广,增强气象服务有效供给。 2.助力脱贫攻坚战。泥溪黑木耳精细化气象服务示范基地成效显著,通过天气预报节目强化泥溪镇推介,泥溪镇及10个村(社)视讯系统受到好评,防雷公益宣传和检测深受欢迎,泥溪黑木耳和云阳柑橘被评为重庆优质气候农产品,开展扶贫消费2.1万元,3名扶贫工作队员管理严格,经费保障充足。 3.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局深入合作,建立常态化的环境污染气象联合监测及预报机制;与开州联动人影作业,增加彭溪河流域有效降水;当彭溪河流域水质一度趋差时,气象部门提供了彭溪河流域的气象监测分析报告,对生态环境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4.为云阳全国全域旅游的示范创建提供气象智慧。一是完成普安恐龙地质公园气象监测站建设,积极为公园设计规划提供气象智慧。二是牵头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助力气候资源向生态资源、旅游资源转化,景区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助推云阳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三是重庆三峡气象科普文化教育基地成功创建市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为全域旅游注入气象活力。 5.推动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云阳)建设。一是举办“天生云阳·万千气象”摄影大赛,倡导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增进人民群众对天气和气候的关注。二是在2019年智博会“云阳有为,未来已来”分会场宣传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三是深度梳理云阳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两大“本底”,完成云阳气象旅游资源评估。   (四)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气象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干部队伍逐渐培养起担当作为的勇气和能力。 1.不断增强气象软实力。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营造积极的气象科技创新氛围,推动科研成果向业务应用转化,提升科研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申报《新形势下重庆市防雷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重庆市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两个科研项目;论文《渝东北地区暴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在《气候变化研究快报》发表,论文《渝东北地区暴雨物理量场预报模型研究》在《中国科学探险》发表。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新招聘1名地编;提拔2名中层干部,进一步优化科室岗位设置;财务人员外出学习交流3次,2名同志参加在职研究生培训,完成各类培训工作;高工2名,人员结构进一步趋优。   (五)强化气象法治,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厘清防雷安全监管对象,履行防雷安全监管职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 1.广泛开展防雷安全宣传。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普活动宣传周广泛宣传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知识;通过《云阳报》《云阳手机台》《云阳微发布》等媒体公布云阳雷电风险区划,广泛宣传《重庆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营造防雷安全良好的社会环境。 2.层层压实气象领域安全职责。气象安全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政府组织召开全县气象防灾减灾暨防雷安全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巩固“两个标准化”创建和“云阳县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预警预防管理办法”的审计成果;副县长刘桂虎带队督查雷电安全防御工作;根据机构改革后职能职责的变化,印发《云阳县防雷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气象领域安全管理形式进一步趋好。 3.防雷安全监管到位,气象执法规范。按照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规范雷电安全执法工作。今年单独执法56次、联合执法4次,发出警告、罚款4份,下达整改通知书7份,实现季度清零。 4.加强科学管理。实施公务用车改革,开展固定资产清理,进一步完善政务、财务、车辆、工会等管理制度;服务器系统顺利迁“云”。   (六)强化政治统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兑现市委“三个确保”的政治承诺,从严从实抓好党的建设。 1.强化政治建设和思想武装。与城市基层党建共驻共建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落实落细。开展党建活动11次,组织集中学习18次,专家辅导报告4次、党课4次,知识竞赛3次、基层院坝会宣讲3次、微党课7期,远程培训22人次,充分发挥党建带妇建、党建带工建的作用,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   。 2.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折不扣地落实市局党组主题教育工作部署,组织集中学习研讨9次,党课4次、简报22期,调研报告2篇,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对收集梳理意见形成台帐,积极整改落实。   3.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召开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会议14次,专题部署意识形态工作4次,规范“三会一课”的内容和形式,组织红色、警示教育6次,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家有丧事、举办婚宴的同志提前谈话,签订承诺书,完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领导请假报告制度,2019年政治巡查反馈意见整改完成率94%。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云阳气象事业发展还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挑战。一是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和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智慧气象与大数据融入共享工作进程缓慢,气象信息发布多元化还不够顺畅;三是气象科普宣传创新思考不足,公众的气象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人才和科技制约了气象事业高质量高品质发展;五是气象融入“两山论”“两化路”成效不显著;六是年轻同志墩苗历练不足;七是党建和党风廉政仍需不断强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125002357453050791 有效期自2017年07月25日至2022年07月25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郑熊莲联系电话:13996613019  报送日期:2020年03月17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