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19年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发布时间:2020-07-29 17:54
发布时间:2020-07-29 17:5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2659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 中、高级技术工人培训   相关技能培训

重庆市巴南区渝南大道1001号

法定代表人

朱 泉

开办资金

282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971.01

110054.65

网上名称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从业人数

22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校认真完成了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

一、高屋建瓴,推进学校整体建设   强化党管教育,营造良好教风。强化党管教育,加强执纪监督。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师德师风承诺书,营造良好校风;针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等开展风险防控,筑牢廉政“防火墙”。强化党的意识,加强学习教育。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典型案例研究,观看《大国工匠》等影视频,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读书活动,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基层党支部调整,树立先进典型。按照局直属机关党委的要求,推荐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完善办学条件,打造园林式校园。学校由石油路校区整体搬迁至巴南龙洲湾新校区,校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累计投资9.6亿元,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6余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绿植200余种,乔木10000余株。移植于石油路校区的111株大树,见证学校发展史,实现依山而建、顺势而为和环境育人的绿化追求。每个学院均有独立的教学实训楼,教学、实训设备总值近1亿元,生均2.5万元。校内实训场地24个,实训实习工位数约2000个,生均0.6个。图书馆藏书9.48万册,期刊订阅种类19种,比上年度增加2000册,生均23册。整体看,学校在校生人数在减少,但是设施设备总量在增加,一是由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带来教学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二是由于新专业、新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新的实训设备予以支撑。   调整学校机构,完善制度机制。坚持“促进就业、服务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对内设机构和校领导班子分工进行调整,4个教学学院由4位校领导分别主抓,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有了全新布局。在学制教育、社会培训、世赛集训等领域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融合、畅通渠道等方面创新突破,逐步构建起终身教育体系。按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并梳理完成相关制度。根据标准,开展内审1次,外审1次。学校领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知名学校学习,向名优企业学习,及时掌握职教新政策、新动向,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校务委员会,凡重大事项都要经过校务委员会研究通过。学校每周开展“校长接待日”,每月举行一次“校园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现场观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听取学校工作报告,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价,参与重大决策的研究。   二、立德树人,提升教育水平 强化全员培训,提升教师素养。注重优化师资结构,公招13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招聘2名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相关人员30余人。大力举荐优秀教师,1人获评“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人被授予“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推荐王建、徐勇、聂凤、何先泽等教师参与重庆技能大师、“渝中英才”、“最美巴渝工匠”等评选活动。面向全体教职工搭建市内、国内、国际三个层次的培训成长平台,培训内容涉及企业实践培训、安排管理培训、教学能力培训、紧缺领域技术培训、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世赛技能培训等,共计培训8089人天,教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实行“督导委员会–教务部–学院”立体检查体系,做到“检查有力、落实到位、整改及时”,加强教学管理。全面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行校领导带头听课、同行评课、教务部随时评课等机制,量化考评教师工作量的考核、教学常规的管理、各类教研教学,引入教学诊断机制,全面开展教学改进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紧跟市场需求,优化专业布局。适应市场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建设汽车技术后服市场专业群、智能舒适家居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文化创意与康养专业群。打造标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获批建设“重庆市中职紧缺骨干专业”,人社部“技工院校对接世赛标准深化美发专业课程改革”项目落户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重庆市中职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已经启动,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双基地建设项目正在推进。优化专业设置,新增计算机游戏制作(电子竞技方向)专业,计划建立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建设智慧康养示范基地,推动优质养老资源间联动,学校有智能制造产业的集群优势,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信息科技与健康养老的融合发展,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社会资本等资源,打造西部地区“人才教育、医养融合、整合照护、整合支付”四位一体的标杆项目。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打造美丽、绿色的校园硬环境,建设园林校园、平安校园,打造活泼丰富、生机勃勃的校园软环境。丰富校园活动,组织开展宿舍文化节、班主任职业技能大赛、“教室文明,你我共建”教室文化建设活动、校园网络文化节、“最美五一”摄影比赛、迎国庆70周年歌咏比赛等。本学年将雷锋精神、安全健康、感恩爱国、职业技能、制度学习、文明公约、诚信教育等主题融入于各项德育活动当中,促进学生德育素质提升。开展感恩爱国教育,以雷锋日、“五四”青年节、重阳节、感恩节等主要节假日为契机,多次组织师生代表及团学干部前往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集中播放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渣滓洞、红岩村等,加强党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校史校情教育。   三、产教融合,拓展多元办学局面 夯实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根据重庆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实际,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做大做强职业培训和技能评价,实现培训专业“面覆盖”,培训项目“点突破”。学校领导班子大力发挥职业训练院的技工教育、公共实训、技师研修、竞赛集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集成性功能,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理念,社会化培训规模实现翻番,年度面向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技能培训3.7万人次,其中技能提升培训鉴定2.1万人次,特种作业培训考试0.3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人数0.3万余人次,GYB创业意识培训0.2万人次,新市民培训0.6万人次,为区域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做出了重要努力。积极拓展培训方式,建立社会培训师资库,建立培训教师“选、育、用、评”的工作模式;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培训,通过APP、微信、网站等多媒体,形成“互联网+”的线上服务体系;搭建“技能培训大篷车”,让就业技能培训到家到户。   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协同育人。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学校先后加入重庆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智能装备西南职教集团等职教集团等行业协会,实现学校与学校、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多家知名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强化专业群与企业群之间的良性互动。我校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中心”,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与深圳机器人协会、ABB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签约,共培工业机器人领域应用型人才,共同开展职业岗位培训和资格鉴定。继续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优秀学生海外留学项目”,已送培学生9人赴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公费留学,送培学生12人赴英国达德利技术学院公费留学。   依托技能大赛,发扬工匠精神。联合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承办“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我校学生获得2金1银的好成绩,与英、澳、美、德等国家的11个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托技能大赛,与山东中德栋梁科技集团签约,挂牌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技能研究院,国际合作打开全新局面。世赛集训基地建设持续发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校基地培养的世赛选手获得1金2银的优异成绩。依托世赛集训基地,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传播世赛理念、宣传世赛故事、树立技能榜样,激励广大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积极转化世赛成果,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和社会培训,主动对接世赛标准,半数以上的专业和技术工种参照世赛技术进行模块化教学,制作在线世赛技能包14个,汇编世赛技术标准2个,整理世赛纪录片等资料若干。通过世赛,我校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促改”。我校在承建世赛集训基地和完善自身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格局。目前,我校正积极备战将在上海举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期待取得更好成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5000004503826599)有效期至2024年6月10日;组织机构代码(45038265-9)有效期至2019年3月18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受奖励情况:5月30日,“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我校世赛集训基地选派3名选手参加比赛,分别夺得汽车技术、管道与制暖2个项目金牌和美发项目银牌。 7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技能研究研究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7月21日,我校获得全国软式棒垒球男、女子组双冠军。 8月,在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校世赛基地培养的选手石丹获得美发项目金牌,王桢、杨应政分别获得汽车技术项目、管道与制暖项目银牌。 8月,我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10月,“巴渝工匠杯”第6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部分项目在我校举行,汽车工程学院学生蒋洋洲获得第一名。 10月,重庆第三届“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业创新大赛,学生获《美发师驿站》项目一等奖,代表重庆市参加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获全国二等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凃润联系电话:13527483649  报送日期:2020年03月23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