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0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12 15:25
发布时间:2022-04-12 15:2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8516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 医疗与护理 医学教学   医学研究 卫生医疗人员培训 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永川区萱花路439号

法定代表人

龚 放

开办资金

13849(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303

102548

网上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从业人数

186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按条例规定执行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院“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重庆医科大学和市卫生健康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不仅打赢了新冠疫情防控救治阻击战,而且积极抢抓机遇,实现医教研管协同发展,取得了“十三五”良好收官,并为“十四五”及远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述职如下:   一、工作亮点 1、打赢新冠疫情防控救治阻击战,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表彰。 2、西部医学中心副中心落户永川,重庆医科大学和永川区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建设医学副中心,学校批准我院成立全科医学院。 3、获批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医院)项目。 4、获批重庆市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5、通过“第三批中国房颤中心-标准版”认证。 6、通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标准化建设(PCCM)评审。 7、通过检验ISO 15189质量认可复评。 8、获批重庆市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9、获批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   二、2020年主要工作 (一)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阻击战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医院被确定为渝西8个区确诊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救治工作。累计收治90名确诊患者(其中危重型4例,重型9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患者死亡,无医务人员感染和其他院感事件发生,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等各级领导的肯定。   目前,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我院继续保持防控指挥体系不变,党政齐抓、上下齐心,重新修订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做好人员储备、物资配备、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后备医院建设等工作,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能力到位,不断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二)抢抓机遇,谋求医院大发展 1.由于我院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控救治中展示出的综合实力,重庆市政府将西部医学中心渝西副中心落户永川、渝西医疗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医院)落户我院。2020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和永川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建设医学副中心,永川区政府在城东科技生态城规划为我院建设三甲医院和产学研平台,为医院发展提供重大发展机遇。 2. 重庆市政府将西部医学中心副中心落户永川。积极推动重庆医科大学和永川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建设医学副中心,为医院发展提供重大发展机遇。   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医院)落户我院。获批成立重庆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大力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和政策研究,努力将全科医学院打造成为西南乃至国内特色全科医学院。   以申报重庆市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契机,积极与重医大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通过双聘专家开展科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 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签订微无创医学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在医教研多方面开展合作。   (三)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绘制发展新蓝图 全面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编制工作方案,邀请战略管理专家团队,汇聚全院力量,科学编制“1+N+X”的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医院未来5—30年的发展蓝图,初步制定了打造医教研协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西部医学中心渝西副中心的目标。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即将完成编制工作。   (四)继续加大重点专科集群建设力度 加大对重点发展学科、特色专科的政策倾斜和投入,推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与医教研水平协同发展。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评审、中国房颤中心评审和检验ISO 15189质量认可。邀请战略管理专家帮助重点发展学科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重点学科发展方向。   (五)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全年共计招录基础人才106人,全职引进呼吸内科学术技术骨干1名,柔性引进产科学科建设顾问1名、全科医学科特聘教授1名,签约博士后2人。积极与重医大二级学院开展合作,正在推进4名教授的双聘工作。 不断优化职称结构,2020年2人取得正高级职称,61人通过中级职称评审;2人取得教授资格,3人取得副教授资格。完成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22人已通过评审并进入公示环节。加强在职职工学历学位教育, 2020年有43名人员完成学业,6名取得博士学位,4名取得硕士学位,目前在职攻读博士36人、硕士57人。2020年国内外出进修人员40名,其中21名已经完成进修并结业。 (六)进一步深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1.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完成手术分级信息化,实现在线评估、等级授权、动态管理。不断提升病案数据质量,DRG付费试点改革上传数据合格率及入组率均达到98%以上。 2.进一步提升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鼓励临床开展高精尖技术,共有17项新技术、新业务完成立项,7项重庆市限制类技术完成备案与加注。累计开展住院手术23237台,其中三级手术7660台,四级手术3620台,三四级手术占比48.5%,较2019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微创手术6177台,占比26.6%,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介入手术1891台,占比8.1%,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开展日间手术48例。 3.加强合理用药管理。重新调整临床科室合理用药考核指标分值,细化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扣罚标准。加强谈判药品管理,增强基本医保门诊保障能力,减轻患者门诊用药费用负担,切实保障患者门诊合理用药的需求。 4.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狠抓护理质量。开展输血安全、药物安全、防范患者自杀自伤、走失等高危环节的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整改,制定和修订相关护理制度、流程和模板10余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截至目前,实现护理零有效投诉。 5.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慢病监测、放射防护等工作质量,开展精准化感染控制,利用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与干预,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   (七)不断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获批成立重庆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积极筹备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永川分院建设。圆满完成7828学时的线上线下课程教学任务。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研究生导师达到101名,通过“以赛练师”,成功举办首届“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大赛和第四届护理教师讲课比赛,8人参加并获得省部级、校级比赛表彰。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教师申报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市级教学研究课题26项,校级2项,立项院级项目23项。发表教学论文共计179篇,其中统计源及国家级学会或部级单位主办   的期刊6篇,授课教师发表教学文章人均达0.46篇。 扎实开展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招收学员75名;完成培训任务67名,结业考核合格率为93.06%。新招收护培50人,完成年度培训任务43名,结业参考合格通过率100%。完成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任务20名,目前在培24名。获得第四届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评首批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名师计划,1名学员获评首批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生计划。   (八)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 截止目前,医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8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3项,厅局级项目67项,获得院外经费190.5万。在natural medicine和science等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85篇,其中SCI 54篇,专著4部;作为参研单位,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积极开展GCP研究,本年度承接7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累计承接15项,已结题1项。获国家专利295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7项。 (九)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搭建医院集成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心平台,完成相应应用系统升级改造,顺利通过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已完成登记,即将上线正式运行。   (十)持续加强后勤精细化管理 1.全面加强财务管理。加快医院运行一体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升级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预算、项目管理等,新增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核算等功能;启动内控体系建设项目,对医院内控体系进行梳理和流程再造;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日常审计和专项审计并重,实现所有经济活动审计全覆盖。 2.继续加强“美丽医院”建设。巩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成效,结合节水、节能等主题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公务接待分餐自助、垃圾分类等行动;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加强便民设施的维护管理。 3.加强平安医院建设。每月开展治安、反恐、放射性物品的安全检查,定期对安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共34场,消防安全检查28次。未发生消防事故、重大治安安全隐患。 (十一)加强医德医风行业作风教育   召开行风建设专题推进会议,签订行风工作责任书,履行行风主体责任;定期开展行风督查,结合“以案四说”活动,开展医德医风和行风专题培训,加强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科室评先评优和个人晋职晋级、评先评优。根据《重庆市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分工方案》,开展打击骗取医保资金、医疗乱象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   (十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新区分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及健康管理中心项目完成项目节能验收备案、项目预验收。增建地下车库完成了项目公开招标、合同的签订,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搭建、平基土石方工程的施工。 2.新区分院EPC建设项目完成项目的公开招标、合同的签订;完成该项目前期地质勘探、项目监理的公开招标、合同的签订、方案设计的优化调整工作及初步设计工作。 3.渝西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院)建设项目完成项目用地预审报告的编制及请示;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节能报告的编制及请示。 4.红河院区装修项目已完成机构设置审批登记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启动招标工作。 (十三)积极开展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 组织医护人员前往酉阳县两罾乡、车田乡,黔江区金溪镇开展义诊5次。走访慰问金溪镇长春村12户“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2次,募集并捐赠一批防寒衣物。在“扶贫832平台”“社会扶贫网重庆馆”组织购买“金溪被服”“金溪农场”和贫困户生产的被服、农副产品100余万元。争取资金4万元为两罾乡内口村修缮水窖2个。 派出5名医务人员对秀山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选派信息专家和医学装备专家对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开展了柔性援藏工作,帮助昌都市人民医院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提升医学装备的管理水平。选派2名高级职称参加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 (十四)加强医联体建设。 组织专家到成员单位专题讲座10次、巡诊查房等业务指导37次,远程心电图诊断服务5434人次,接收成员单位医务人员短期培训13人。积极开展双向转诊,累计转诊4000人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法人证书:2019年2月27日至2024年2月27日;执业许可证:2016年1月20日至2031年1月19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奖励:获得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1.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拨慈善总会新冠肺炎防控经费2000000元 2.重庆市红十字会拨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1025000元 3.重庆市红十字会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10000000元 4.重庆市永川区慈善总会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用于医疗物资采购)20000元 5.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拨社会捐赠新冠肺炎防控经费1000000元 6.重庆市永川区慈善总会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用于医疗物资采购)200000元   7.重庆市永川区慈善总会付新型肺炎防控经费15000元 8.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四厂工会委员会付新冠肺炎捐款(用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购营养品)27478元 9.重庆市永川区慈善总会拨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7300元 10.郑皓付新冠肺炎捐款4000元   11.重庆市红十字会拨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农商行疫情防控捐款)1100000元 12.重庆市红十字会拨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13412元 13.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拨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潼南区盲协疫情用)3252元 14.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拨付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专项党费7500元 15.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拨付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专项党费5500元






填表人: 唐云生联系电话:15923367923  报送日期:2021年02月05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