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0年

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13 16:13
发布时间:2022-04-13 16:1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5322928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提供比赛、训练基地与相关服务,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体育比赛、全民健身活动、专业队训练场地提供与管理   体育产业开发

重庆市高新区袁家岗兴隆湾

法定代表人

姚宏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市体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0708.5

59978.4

网上名称

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从业人数

123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固本强基,支部建设不断加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突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每周五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专题学习研讨相结合,共开展学习31次、研讨6次、知识测试1次、撰写“以案四说”心得体会29篇,党员政治素质不断提升;严格“三会一课”制度,邀请市委党校法学教授、援鄂医疗专家等讲党课4次,组建党员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奥体健康大讲堂公益讲座,开展了抗疫捐款、聆听抗疫故事、进警营、集体观影等主题党日活动18次,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以市委巡视、局系统财务审计、中心内审为契机,进一步排查梳理中心廉政风险点,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全年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不断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凝聚发展合力,为中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二)严防死守,疫情防控扎实有效。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快速反应,迅速行动,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和分析研判,制定疫情防控方案,落实防疫措施,通过暂停场馆开放、密切追踪员工健康状况、印发“疫情防护指南”、设立党员疫情责任区和健身群众体温检测服务站、坚持体温检测、查验渝康码、登记来访信息、每天消毒、储备充足防疫物资、加强宣传引导以及与街道、公安建立联动机制等,统筹做好了疫情防控和场馆开放工作。强化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完善突发事件、消防安全、信访、反恐等应急处置预案,坚持每日巡查制度,先后组织开展安全检查12次、安全培训3次、安全演练12次、落实安全问题整改30条,较好地提高公共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了中心场馆安全运行。(三)服务大局,企业改革成效明显。根据巡视整改和企业改革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奥司“关闭注销”有关工作,先后完成:8家子公司及参股公司的关闭注销或转让退出,奥司的清产核资(已由重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正式的《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奥司固定和无形资产无偿划转市奥体中心的报批,关闭注销前税务清理,协调九龙坡区同意返还补交税金,30名选择工作人员岗位安置及合并办公工作,其中在人员安置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平稳过渡”工作原则,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安置接收方案,通过安置选择意愿摸底、涉改人员座谈会、安置工作协调会等广泛听取意见、体恤民意,签订劳动合同,交接人事档案,做好了合理妥善安置。此外,在做好企改工作的同时,坚持守土有责,切实做好了轻轨占地、物业租赁等运营管理工作。(四)主动作为,公共服务稳步提升。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落实场馆开放,提高场馆利用率,全年中心各场馆平均开放时长250天以上、接待休闲健身群众近500万人次,其中免费低收费开放接待健身群众151万余人次;开展了“和谐奥体 悦动九龙”2020金秋全民健身季、奥体第三届夜跑、奥体第七届游泳等级达标赛、奥体首届羽毛球邀请赛、“云健身”、全民健身嘉年华、文创集市等活动,积极承办了2020年中国田协基地特许赛(重庆市第二站)、别克跑团联赛、厦门航空城市定向赛、万人瑜伽大会等赛事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吸引50000余人次参与,进一步引领了群众健身热潮,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此外,感恩战疫英雄,推出了“致敬白衣战士、感恩无私奉献”惠医惠军活动,全年免费接待医务工作者和现役军人3.4万人次;支持抗洪抢险,免费承担渝中区90辆、总价值近5000万元物资的转运车辆停放任务,为全市安全度汛做出了积极贡献。(四)创新举措,体育产业止损增效。面对今年严峻的产业发展形势,我中心做到早研判、早谋划、早部署,加强产业经营形势分析应对,明确了“稳存量、扩增量、保安全”的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努力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积极推动全年目标完成。一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发挥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引领作用,4月至6月推出支持入驻企业复工复产10条举措,为企业减租减负金额近300万元,并在引流、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关心,帮助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同时,率先在全市体育场馆中推出“百万体育消费券”,累计发放价值100万的电子体育消费券,拉动中心体育消费近5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效刺激和推动体育经济快速回暖,稳住中心产业经营基本盘。二是抓好产业提质增效。主动转化疫情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转危为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业态布局,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先后淘汰物业9家、引进新业态9家;积极稳妥处理物业租赁历史遗留问题,推进魅力之都、登川等历史遗留问题依法处置,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加大市场招商和员工激励,主动开拓场馆经营市场,大力发展后疫情时代会展经济、夜经济、场馆健身、赛事活动等,全年承接各类活动41场,进一步弥补了物业和赛事收入损失,积极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截止11月底,虽受疫情影响,但中心场馆经营收入、停车收入仍实现了正增长,其中游泳馆经营收入在停业3个月的情况下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59%、羽毛球馆经营收入在停业近2个月的情况下较去年同期增长23.28%。三是加强智慧场馆建设。以场馆设施为载体,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着力加强“智慧场馆”建设,大力推行智能健身、智能消费、智能停车等服务,引进打造了奥体智慧步道项目,新增智能多功能柱、智能互动大屏等设备,结合人流统计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智能化健身服务,进一步完善群众体育健身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全力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五)合作共赢,川渝携手联动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促成川渝两地体育场馆协会战略协议签署,在体育产业联动、场馆共建共享、赛事合作等11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联合打造体育场馆联盟,与四川省体育场馆协会共同联合举办了2020首届中国西部体育场馆论坛,本月中旬还将举办“川渝体育场馆2020首届惠民汽车文化旅游节”;与四川省体育馆就“健身一卡通”、产业联盟开展合作,积极推动了川渝体育场馆业协同发展。同时,成功对接重庆银行为体育企业提供融资需求服务,支持体育产业实体经济生存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六)务实重干,综合管理坚强有力。围绕中心“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工作思路,加强设施改造,推进游泳馆改造进入施工阶段,完成公厕改造项目验收并投用,全年共组织实施基建项目97个、采购项目245个(包含零星项目),有力保障了场馆的正常运转;加强制度执行,确保了中心各项工作在制度下运行;加强员工培养,全年开展员工业务技能、服务规范、安全等培训464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员工队伍素质;加强宣传工作,全年开展主题宣传12次、报送并被上级单位采用信息51条、主流媒体报道120余篇、微信新增粉丝1万余人,塑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内部建设进一步夯实,场馆管理进一步规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我中心被授予 “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我中心被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荣誉称号 我中心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 我中心被授予“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荣誉称号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张文婕联系电话:13508320928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26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