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1 14:26
发布时间:2022-04-21 14:2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987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中专学历经贸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经贸中等学历教育 干部、职工的专业培训   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大道北段189号

法定代表人

何仁聘

开办资金

50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849

29526

网上名称

http://www.cqjmx.com

从业人数

12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年、“十四五规划起步年。这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在市总社的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高水平学校建设、“双优”建设项目立项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教育质量为根本,全体教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重点项目建设交出“硬核答卷”,三全育人翻开“新篇章”,三教改革迈出“新步伐”,校企合作唱响“协奏乐章”,校园面貌发生“美丽蝶变”。学校《会计综合实训》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成为教育部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生参加国家级、市级技能大赛、体育大赛、才艺大赛获奖117项。人民日报、半月谈等报刊对学校办学成果进行了报道。现将学校2021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四史”学习,党建工作迸发活力 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在七一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百年奋斗中,深刻领悟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领悟一个基本结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刻领悟一条宝贵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刻领悟一脉相承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是精神之源;深刻领悟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学校“党建与专业、教育与教学、教师与学生、教风与学风”“四区联结机制和“党建与专业互补互促,教育与教学相联相通,教师与学生提质提能,师风与学风对接对流‘四维度’”党建工作新模式成果丰硕。学校党委、2个基层党支部、7名优秀党员、5名党务工作者、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中共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表彰。 二、立德树人,新编规划教材融入思政元素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想。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思政育人机制。学校与政府地、企业、社区、家庭合作,形成“5天+24小时+360度”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协同育人共同体。创新思政育人教学模式。一年级以公共课为主,侧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年级以专业课为主,侧重党史、国史、专业发展史、职业精神教育;三年级以专业实课为主,侧重榜样力量、企业文化、岗位能力教育,培养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专业教材融入思政元素育人。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绿色低碳文化中蕴含思政元素内容融入申报国家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三、多点发力,重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 1.“双优项目”进入市级A类前6位。经过“5+2”“白+黑”的昼夜奋战,2021年5月17日,学校申报重庆市优质中职学校和3个优质专业(汽车制造与检测、会计事务、中餐烹饪)入选进入重庆市双优学校建设项目A类,排列重庆市双优项目建设第六位。 2.“五大”建设项目成功立项。申报国家级重点项目“汽车制造与检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任务(项目)、中德职教合作项目获得成功;申报重庆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筑专业学徒制试点项目获得立项。 3.高水平学校建设项目成果丰硕。经过三年鏖战,高水平学校建设项目共收获国家级标示性成果147项、省部级407项、厅局级90项,分别超总目标的142.85%、125.3%、95.65%。   四、守正创新,开大特色学院建设持续发力 一是办学目标定位精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并举,成为具有高校特质、行业特点、职教特性的新型高校。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在电大开大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在电大开大特色学院中的政治核心地位。三是实施“党员双带头人培育”、“党员名师培育”“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四大工程。2021年发展预备党员5人,接收预备党员转正2人。四是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新模式。完成了“开大特色学院'十四五'规划”“开大特色学院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建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融合发展机制,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盟释放的乘法效应得到彰显。五是加大特色专业教材开发力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两个开专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成效,主持出版《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振兴读本》教材2本,在线特色课程3门,课程思政活页式教材2门。六是建立学分银行助力学生圆大学梦。依托重庆开大学分银行,帮助1500多名学生建立终身学习帐户,有21人获开放教育本科毕业证书,97人获得开放教育专科毕业证书,603人获得成人教育专科毕业证书,34人获得奥鹏毕业证书。七是接受市电大教学检查、年度考核、基层单位办学和主要负责考核受到好评。获重庆电大先进工作单位。   五、以赛促学,技能体育两大赛事捷报频传 技能竞技赛既是学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舞台,又是建设双优学校的标志性成果展示。十四五起步之年,学校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成果丰硕。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学生技能大赛,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铜奖2个、入围总决赛奖2个。参加南方测绘杯首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测绘大赛获中职组团队特等奖1个,单项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学校参加重庆市第十三届职业院校中职组学生技能大赛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4个。学校棒球队参加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总决赛获一等奖。篮球队参加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比赛女子组获冠军;田径队参加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届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女子组一等奖。学校获得重庆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六、教改科研,推动教师向大师名师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职业教育深化“三全”育人,“三教”改革的进程中,一是职业培训助力教师专业知识能力提高取得成效。组织教师参加国培、市培、校培等7场次,培训受益教师达580余人次。举办外聘教师面试招聘会19场。二是学术促动助力教师教改科研能力提高取得成效。学校《中职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与实践研究》成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建设的乡村人才振兴培养实践研究》成为国开大立项课题。市职教学会重点课题《“政社校企村”五方联动搭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平台的实践研究》、一般课题《基于专业建设的1+X证书制度实践研究》完成开题;《中职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例及效果研究》《中高衔接、学非融合,精准服务“三农”发展》《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建筑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圆满结题。学校《面向中小微企业业财融合技能人才培养的“云计通”数字应用平台创新与实践》获得市教委教学成果(培育)证书,“汽车运用与维护”“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完成“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证书等级考评获评“优秀单位”。学校被市教科院命名为“重庆市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学校”。三是打造名师工作室助力教师成为职教专家取得成效。打造国家级谢怀德技能大师工作室。谢怀德成为重庆市最美巴渝工匠,获得重庆英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称号。打造市级首席技能大师陈应会工作室。陈应会成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技能人才)称号,参加第五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茶叶加工工(绿茶)竞赛总决赛获金奖,成为永川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获评成渝两地中华职教社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四是技能比武助力教师大赛摘金夺银取得好成绩。教师团队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全国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七、抢抓机遇,招生就业创下历史新高 生源是学校生存之源,发展之基。我们抓住今年普职招生政策调整的机遇,进一步完善招生目标责任制和区域负责制办法。一是加大招生政策宣传力度。二是调整招生策略,把生源地延伸到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等边远地区,举办藏族班、高考班;与“重庆水电职业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中高职“3+2”对接班。通过这些措施,学校中专报名注册人数今年突破5216人大关,电大招生850人,比去年同期招生他分别增长了25%、8.7%。2800名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其中升学率达到21.1%,企业满意率提高到95%。 八、科学管理,内涵建设成为学校新的增长点 一是学校“五抓质量”管理内涵不断深化,形成了“凡事有程序、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考核”管理体系,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型转变。二是学生“五要教育”持续推进。以规范学生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文明礼貌为切入口,开展军训队列、主题班会、卫生防疫、心理咨询、企业实训、安全演练等教育,落实学生企业实训实习“日周月”检查等措施,有效地预防学生交通、意外溺水、饮食卫生、疫情传染等事故的发生,学校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九、推荐出新,服务社会取得新成效 1.服务农业茶产业发展。一是组织茶产业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全市供销系统茶叶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供销社系统茶叶从业人员85人,开展全市茶叶加工工、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技能鉴定考试,鉴定180人,获证156人,其中高级及以上105人。二是牵头承办茶产业职业技能赛事活动。牵头承担永川区政府、市供销社、市教委、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家级茶行职业技能大赛4次。全国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总决赛经验总结市总社报市政府得到副市长郑向东肯定性批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来感谢信。 2.服务市级大赛活动。一是组织536名学生参加市政府在永主办的第六届市运动会开幕式大型团体表演受到市六运会组委会表彰。二是学校先后承办了市教委主办的《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安装与运维》《集成电路测试及应用》4个项目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市教科院主办的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展示活动。均受到主办单位好评,彰显出学校的组织能力和办会组织协调能力。 3.服务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成渝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成效显著。一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今年招收贵州习水、四川凉山、青海果洛、玉树等偏远山区学生近3000余人,让偏远山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公平均衡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61个,帮扶困难家庭学生2111人免学费211.1万元,住宿费补助52.775万元,教科书费补助35.24万元,国家助学金191.71万元。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在永川区开展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1696.5亩,服务农户300余户,在重庆九龙坡区开展水稻、高粱、油菜生产管理和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340亩。在彭水、武隆新建农民职业培训基地2个,在永川松溉、临江建立2个村级教育学习中心。开展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培训8期1081人,精准帮扶培训9期866人,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助力乡村农业产业人才振兴。二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湖北、湖南、浙江长江经济带中职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聘请职教专家谭绍华、林克松,建立谭纯专家工作室,共同研制教学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开发课程数字资源,共同举办茶叶加工职业技术培训,助推长江经济带茶产业发展。服务一路。与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建立合作关系。在斯里兰卡挂牌成立“学校一带一路办公室”,带动斯里兰卡和其他沿线一路国家开展职业教育餐饮业、茶产业等方面培训,助推一路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学校成为“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共同体理事单位”。三是服务成渝经济圈战略。(1)服务西部制造业基地。为重庆汽车业、电子业、数控加工制造业等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人。(2)服务现代流通业。学校为重庆、沿海城市现代流通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980余人。(3)服务成渝两地职业教育。与四川省贸易学校、四川省自贡卫生学校、四川省泸州职业技术学校、西藏昌都职业技术学校、湖北五峰职业技术学校等合作,在专业共建、师资共培、基地共建、教改共研、资源共享、就业互帮等方面开展互动交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是成渝经济圈职业教育副事单位,成为成渝经济圈中职学校以强带弱的典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本单位具有经重庆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审核办法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6年2月24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1.2021年3月,学校教师陈应会荣获首届“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 2.2021年5-6月,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3.2021年7月,学校参加重庆市第十三届职业院校中职组学生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8个; 4.2021年7月,学校党委被评为市级农村工作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5.2021年8月30日,学校在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区选拔赛中,荣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 6.2021年9月14日,学校在2021年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 7.2021年9月,学校被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授予“重庆市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学校”称号;   8.2021年11月,重庆市永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命名陈应会为永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刁媛媛  联系电话:15922719904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11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