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2021年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8 09:43
发布时间:2022-04-28 09:4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676120803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指导志愿服务行动,服务青年社会组织,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 提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计划 推动工作发展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关工作 开展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实施工作 开展其他志愿服务工作 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有关服务 承担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附4号

法定代表人

龙江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市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63.4796

790.2718

网上名称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从业人数

1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登记

一、拓展志愿服务品牌“外延”,夯实“内涵”建设,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与时俱进 (一)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基层发展,着力提升“山茶花”服务精准度。一是将“山茶花”脱贫攻坚志愿服务行动升级为“山茶花”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并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招募260余名志愿者派遣至37个服务县,通过人才、信息、服务等方面有机结合,助推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开发实施2021—2022年度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行动专项,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选派60名志愿者深入27个服务县开展服务,助力基层残疾人事业发展。三是组织130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利用暑期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形成高质量资政报告2篇,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二)围绕严把“入口关”、做好“育人关”目标,着力提升西部计划人才品质。一是印发《2021年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指引》,以市项目办为桥梁,搭建服务县与招募高校对接平台,畅通“一对一”“多对一”精准招募渠道。吸引4.3万余名人报名重庆西部计划项目,经面试、培训后,派遣1700余名志愿者至41个服务县围绕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派遣220余名志愿者分赴新疆、西藏等8个市外地区开展志愿服务。积极组织25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参加党史学习全员网络专题培训班,厚植西部计划志愿者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首次举办研究生支教团教案大赛,吸引在渝服务的141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设计72个教案参赛,14个优秀教案脱颖而出,有效提升志愿者师德素养和教学水平。举办“志愿青春心向党·共筑乡村振兴梦”重庆西部计划志愿者乡村振兴创新项目设计大赛,吸引10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设计315个项目参赛,创新引领青年志愿者立足乡村振兴献智、献力。 (三)围绕高质量、高水平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着力规范“蓝精灵”大型赛会服务标准。编制《大型赛会活动志愿服务管理规范》,积极争取市市场监管局支持,将其纳入重庆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立项项目,推动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市财政局支持,出台《重庆市大型赛会活动志愿服务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有效引导赛会经费规范使用。指导渝中区、垫江县等地开展2021中国工业软件大会等基层“蓝精灵”志愿服务,拓展推广大型赛会服务模式。面向重庆高校在校大学生、社会优秀青年及四川省内高校等群体招募940余名“蓝精灵”志愿者,相继参与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21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暨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等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在40余类岗位上,服务时长达3万余小时,累计服务观众、嘉宾、展商、媒体15万余人次。 (四)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目标,着力提升生态环保青年志愿服务覆盖面。联合市林业局共同发起重庆市“林小青”生态环保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印发《“渝见森林·悦见美好”重庆市“林小青”生态环保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植树造林、巡林护林、宣传推广、古树认养等内容,动员广大青少年争做植林、护林、爱林的参与者、监督者、宣传者。截至目前,已建立“林小青”市级总队1支、区县级分队30余支,吸纳4600余名志愿者加入。扎实开展“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组织动员5000余名“河小青”志愿者开展“‘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河流净滩集中行动。组织动员“洁小青”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200余场次,累计分发相关宣传资料5000余份,覆盖群众8000余人次。制定《五布河河长制工作机制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围绕河长交办事项落地、上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一河一策”实施等工作,细化、具化工作措施,推动河长会议、河长巡河、联合巡河、督导考核等各项工作制度化运行,持续跟踪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督导巴南区全面完成五布河小水电生态基流问题整改,并通过市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核查组验收。 (五)围绕反应迅速、安全高效优势作用,着力提升应急青年志愿服务行动救援力度。2021年7月,河南郑州等多地因强降雨引发的特大暴雨灾害和城市内涝,面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迫情况,第一时间与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处取得联系,紧急组织具备水上救援专业能力的“山城雪豹”志愿队志愿者37名,携带冲锋舟12艘、应急救援车辆8辆和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设施设备,奔赴前往河南参与抢险救灾,经过5天5夜奋战,累计转移人员800余人、物资120余船次,成功抢救电信机房1个,有效保障了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推进。2021年10月,面对多点散发的本土疫情,第一时间发布《重庆市新冠病毒大规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试行)》《关于加强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管理服务的工作指引(第二版)》《重庆市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子女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指引》《重庆青年志愿者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为规范》等资料,指导各级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面向青年群体招募防疫储备青年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村镇等防控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18500人,上岗服务3340人,服务11.86万人次,有效助力疫情防控高效开展。 二、进一步激活青年志愿服务阵地,为青少年搭建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平台 (一)持续推动“青少年之家”建设提质扩面。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自建与共建结合的原则,不断扩大“青少年之家”的有形覆盖,全年新建85个,目前全市共有“青少年之家”905家,引导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624家。制定《重庆市“青少年之家”三级联动体系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青少年之家”建设管理规范(草案)》,推动“青少年之家”标准化建设。开展“青少年之家”兴趣特长暑期托管班项目,赠送暑期能量包800个,支持100个“青少年之家”开展活动1100余场次,服务青少年2.2万余人次,切实解决暑期青少年“看护难”问题。下发“青少年之家”活动指引8期,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指导手册4000余册,组织动员全市“青少年之家”开展主题活动8.6万余场次,覆盖青少年155万余人次。 (二)提升高校志愿服务活跃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加强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志愿公益类社团、培养志愿者骨干、建设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制定志愿服务评价指标等6个方面,引导全市各高校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志愿服务活力与作用发挥,得到团中央肯定。组织全市68所高校召开2021年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会,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要领导、团市委主要领导到会指导,就做好高校志愿服务活力提升计划作出安排部署。与市委宣传部、市教委等部门联合举办首届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大赛,吸引162个项目参赛,评选出18个优秀项目,依托“青少年之家”阵地推动项目成果转化,助推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被纳入全团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试点省份。 (三)深化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力提升。深入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开展“回头看”。在已完成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注册的基础上,聚焦提升团的组织力和青年志愿服务的动员力,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相结合,在整合资源、提升活力上下功夫,强化推进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实现“有专职干部、有专门项目、有专门宣传、有专属架构”等“四有”模式,对评估等次优秀的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进一步强化联系服务力度,着力推动青年社会组织成长发展 (一)加强青年社会组织联席会议建设。加强区县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建设,引导区县成立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艺体育等青年社会组织,持续扩大青年社会组织“朋友圈”,把“找得到、联系上”作为做好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服务标准,全年新增成员单位50家,目前,市青社联共有成员单位170余家。 (二)加强青年社会组织成长发展基地建设。以青年社会组织多层次需求为导向,探索推广“导师制”模式,引导第3批15家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基地,帮助提供办公空间支持、项目资源对接、行业交流沙龙等服务,围绕青少年事务社工培育、青年社会组织成长发展等内容,依托特设党团支部、“山茶花”伙伴计划培训、“山茶花”成长训练营、“青少年之家”等开展各类活动150余场次,覆盖青年3000余人。 (三)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培育。深化“共青团+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将“青少年之家”全面开放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提供实训基地,引入专业社工到社区“青少年之家”驻点提供专业服务,着力将服务于基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培养成为服务城乡社区的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 (四)加强优秀典型选树。推报黔江区青坪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项目为全国示范项目,巫山县仙桥集中安置点、城口县联丰村集中安置点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项目为全国重点项目。推报重庆江北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麒麟获评2021年“重庆青年五四奖章”,重庆市渝中区老街文化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李夏获评2021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报重庆市涪陵区尚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马为平、重庆江北阳光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马为平入选重庆共青团青年讲师团成员。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传播,营造青年志愿服务良好社会氛围 (一)扩大青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影响力。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等单位举办“青春心向党·开启新征程”——我的志愿青春青年讲师团巡回宣讲活动,从社区志愿服务、大型赛会、防疫应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基层支教、助残服务等领域遴选出8名优秀志愿者组成宣讲报告团,已先后走进区县、高校、央企等地开启巡回宣讲9场次,覆盖青年20余万人,有效激励引领青年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踊跃投身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 (二)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契机,动员各级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以“青春志愿行 建功“十四五”为主题,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走进“青少年之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主题团队日活动、关心关爱行动、社会实践等形式,累计开展慰问革命老战士、义诊、义剪、亲子公益植树等系列活动430余场,凝聚广大青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担当新发展使命,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三)设计开发青年志愿服务文创产品。依托重庆共青团“小红梅”“小火锅”卡通标识,结合“紫藤花”西部计划、“蓝精灵”大型赛会、“河小青”“洁小青”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设计制作马克杯、钥匙扣、雨伞、环保布袋、梳子、手机壳等文创产品3万余件,成为传播志愿服务精神的良好载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谢雕  联系电话:15102306678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6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