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市气象台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9 09:14
发布时间:2022-04-29 09:1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532291X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气象台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气象台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预报服务。 天气预报 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环境气象预报 决策气象服务 气象保障服务 三峡库区气象预报与服务 天气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 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新牌坊一路68号

法定代表人

周国兵

开办资金

14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上级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气象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29.93

4905.1

网上名称

重庆市气象台

从业人数

4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年,市气象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全市气象局长会议工作部署,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一、2021年度主要工作 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气象服务成效显著 一是精准预报。准确预报22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包括13次暴雨天气过程),5次强降温、3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今年暴雨24h预报TS评分为0.17,为近5年最高,较去年同期提升16%,全国排名第12;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77.4%,全国排名第26,预报技巧全国排名第2;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7.1%、87.4%,全国排名分别为第24、4,预报技巧全国排名分别为第5、4;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预报评分分别为87.0、80.4,预警提前量分别为52.8min、51.5min,无论是预报准确率还是时间提前量均有明显提升。 二是精细服务。严格落实“早、准、快、广、实”要求,积极应对今年极端灾害天气。制定《重庆市气象台强对流天气预警业务工作暂行规定》,规范强对流天气预警业务,打通“天资”和“御天”业务瓶颈,极端灾害天气实现精准定向预警。在《重要气象信息专报》中特别增加暴雨灾害风险和地质灾害风险很高落区预报产品,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针对性更强。持续做好空气污染、森林火险及三峡库区流域面雨量精细预报服务工作。决策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市委市政府值班室、45个部门和27个区县政府,7700多名党政领导安装重庆气象APP。向市委、市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材料1855期,获市领导批示70余次。与应急等部门联合开展综合分析会商、临灾调度会商23次,与中央气象台和四川、贵州等省市气象台及市水文监测总站开展联防会商90次。特别是“8.7”暴雨天气过程前,郑向东副市长还到市局现场调度,提前48小时发布“8.7”“8.12”连续暴雨天气过程《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在个别区县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情况下无人员伤亡。针对“8.25”大暴雨,指导开州局及时预警,37户93人在岩崩发生之前成功避险。此外,圆满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高考、警务等专题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西洽会、市六运、中国—东盟外长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 三是精心指导。重点强化对区县“三及时”短临预警业务指导,筑牢第一道防线,上下联动、左右联防更加紧密,区县短临预警3分钟相应及时率接近100%。开展点对点指导,先后指导开州、酉阳等15个区县及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25期,指导酉阳、秀山等6个区县发布暴雪预警信号7期。指导綦江完成綦江流域洪水风险预警全国试点工作。开展一对一辅导,为每位区县客座交流人员指定业务导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天气分析、会商发言、预警发布及技术研发指导,14位交流人员业务能力明显提升。 2. 强化研究型业务,统筹推进“精准预报—天资•智能天气预报系统”建设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研发基于空间和强度特征匹配的多模式降水融合技术、改进基于气候背景临界阈值的AI雷暴大风预报技术、建立分钟级降水预报技术和基于BP神经网络暴雨灾害风险预警技术,持续开展复杂地形对强降水影响、西南涡发生发展机理等研究,基本形成重庆天气预报客观化技术支撑体系。 二是注重平台建设。按照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原则,注重架构整体性、内在逻辑性、流程系统性,统一硬件基础资源,统一数据环境,统筹项目支撑、统筹单位间业务衔接、统筹市区县业务需求,将技术研究成果、工作流程集中体现在“精准预报—天资•智能天气预报系统”中业务系统中,全面支撑起重庆市区县一体化天气预报业务。 三是科研成绩突出。2021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发表期刊论文11篇,其中核心5篇、SCI2篇;完成市科技局成果登记1项,通过市局科技成果认定15项,获市局业务准入4项,完成16个科研项目结题,获市局科技工作奖3项。 3.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气象服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支部活动,组织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3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讲专题党课6次。 二是注重党建与业务融合。在预报员队伍中深入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预报员到石柱、綦江、江津、璧山等区县气象局开展送技术、送培训、送服务活动。制定《重庆市气象台天气过程复盘总结工作制度(试行)》,强化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会商即时复盘总结和全面复盘总结,并以“强党建 兴业务”学术沙龙为载体,在全台开展预报技术总结交流6次,分享预报服务成功与失败经验,切实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精心拍摄《不忘初心》展播视频,认真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积极开展党员预报员在汛期气象服务中的典型事迹宣传,进一步激发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预报员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荣获“重庆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集体”“重庆市气象局五星级党支部”“第十三届重庆市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 三是重视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写错误,建议改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扎实开展第20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全面完成巡查组提出的3个方面25个问题的整改。注重发挥兼职纪检员作用,没有发生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行为。 4.重视队伍建设,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胡春梅获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翟丹华获中国气象局重大过程预报通报表扬;3人获评正高级工程师,2人获评高级工程师;5人获第十三届重庆市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奖;5人获重庆市气象局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优秀党务工作者。选派1人到中央气象台学习交流,4名骨干到市局机关和区县挂职锻炼。培养2名党组管理干部,提拔4名科级干部。 5.强化内部管理,注重宣传科普 一是强化内部管理。注重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业务建设项目和预算执行有序推进。 二注重宣传科普。在重大天气过程、重要节假日等关键节点适时发声,积极派员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部门调度会、市局新闻通气会,接受采访100余次,在中国气象报及CMA网站上发表文章8篇。强化科普工作,选派气象专家开展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安排技术骨干到区县气象局开展天气预报技术经验交流和指导,联合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录制2期《科普大讲堂》节目。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抓预报服务。强化对双偏振雷达、X波段雷达、风廓线等探测资料的分析应用,构建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监测预警业务。重点围绕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做好渐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提升暴雨、强对流、高温等灾害天气及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准确率、提前量和精细化水平。加强重大天气过程复盘分析、技术总结和数值预报检验评估。 二是抓科技创新。深入落实市局制定的相关业务能力提升方案,持续推进研究型业务建设向纵深发展。深化西南涡发生发展机理及影响研究和复杂地形下强降水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强化强对流、降水、最高气温客观化预报技术研发,完善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值预报解释应用为支撑的智能预报技术体系。继续完善《精准预报—天资·智能天气预报系统》,实现科研、业务、技术、服务集中体现,全面支撑全市无缝隙、精准化、智能化、一体化天气预报业务。 三是抓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稳步推动预报值守班改革,保障预报员班下集中科研时间达到4-6个月,推进预报员向研究型人才发展。加大干部职工挂职交流、业务培训力度,让优秀人员脱颖而出。持续做好区县预报员交流工作。加强预报竞赛集训,争取在第八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中取得更好成绩。 四是抓党建工作。坚持融入业务抓党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政治统领,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写错误,建议改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创新支部工作,强化“三基”建设,做亮支部党建品牌,丰富支部活动,充分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孙显彬  联系电话:13752991266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15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