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19917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提供仲裁服务。 依法仲裁平等主体的中外公民(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星光大道96号土星B二幢 | |||
法定代表人 |
种及灵 | |||
开办资金 |
1079(万元) | |||
经费来源 |
非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司法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382 |
39281 | |||
网上名称 |
重庆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
从业人数 |
2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已按规定于2021年12月完成有关变更登记。 法定代表人由张德宽变更为种及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是重庆仲裁委员会打造区域性国际仲裁中心的起步之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司法部、市司法局的要求,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团结奋进、负重前行。在发挥仲裁优势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等方面作出了仲裁新贡献。 过去一年,重庆仲裁委员会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改革创新、公信提升和仲裁宣传同步推进,主要业务指标呈现“五个增长”态势。共受理案件5130件,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与2020年相比增长9.31%;受案标的金额为180.12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16%,与2020年相比增长12.23%;审理仲裁案件4719件,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与2020年相比增长12%;审结案件3784件,与2019年相比审结率提高3%,与2020年相比审结率提高4.29%;审结案件中,裁决结案2010件,占结案总数的53.12%,调解(含和解撤诉)结案1774件,占结案总数的46.88%,调解率与2019年相比上升16%,与2020年相比上升13.88%;被人民法院裁定部分撤销2件、裁定不予执行2件、发回重审3件。 一年来,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治引领,党建先行,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夯实党建基础。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形成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良好政治氛围。健全仲裁办党总支和6个党支部党建工作制度,严格规范组织生活,落实“一岗双责”和“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七一”表彰中,1个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3位同志分别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常态化长效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定落实《2021年度理论学习意见》。精心组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3场,召开党总支理论学习组会议13次,学习各类文件250余份。召开3次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仲裁各项工作中。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重庆仲裁办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并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工作方案》。组织全体党员瞻仰革命先烈,参观主题展览,深化对党的宗旨认识。举办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全面学习党的历史经验和发展历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30多件,减免困难当事人仲裁费1500多万元。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并严格执行《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项会议,组织“以案四说”“以案四改”警示教育6次,认真落实市委巡视整改要求,对照局党委巡视整改任务清单,主动开展“回头看”,以整改促规范,清单事项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仲裁优势 围绕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高仲裁服务国家全面开放和发展战略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国重庆两江国际和自贸区仲裁中心对外窗口作用,推动国际仲裁业务进一步发展。加强涉外仲裁理论和实务研究,与市律协共同举办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及商事仲裁实务”讲座。全年涉外案件标的金额达29亿元,同比增长4倍。大力发展金融仲裁,与重庆银保监局、市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重庆仲裁委员会金融案件审理工作白皮书》及《金融仲裁十大典型案例》,全年有效化解金融纠纷1200余件,同比增长11%,涉案标的金额42亿元,同比增长9%,较好地维护了金融市场秩序。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行业协作和仲裁区域化发展。积极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仲裁合作协议落地落实,逐项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人员、分步督促落实。共同开展仲裁理论和实务研讨,联合成都仲裁委和两地高校举办首届“巴蜀杯”仲裁征文大赛,与成都、德阳两地仲裁委员会联合举办“民法典合同编通则仲裁实践中若干问题”专题讲座。开展成渝两地仲裁工作常态化交流,共商共谋共营良好发展环境。全年累计受理市外仲裁案件1300多件,同比增长31%,涉案标的金额35亿余元,同比增长15%,重庆仲裁辐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围绕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区域性仲裁分院建设,与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共同召开了渝西、渝东南、渝东北和都市片区司法行政系统推行仲裁法律制度工作座谈会,听取基层呼声,收集意见建议,梳理提出改进措施。启用渝东、渝西、渝南仲裁院新办公用房,优化办公环境、升级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全年,三个仲裁分院共受理案件423件,同比增长30%,标的金额31.63亿元,同比增长200%。选派干部赴奉节县鹤峰乡长连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三)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推进仲裁高质量发展 探索仲裁机构改革,激发仲裁发展活力。对标对表中办、国办《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和市委依法治市委、市司法局党委要求,稳步推进改革工作,组建专班,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狠抓落实,起草了《重庆仲裁委员会深化改革总体方案(讨论稿)》,明确了建设中国区域性国际仲裁中心的改革方向。深入推进仲裁员选聘管理、仲裁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仲裁行业发展等改革创新工作,新华网、重庆日报等媒体报道了相关经验。 创新诉仲对接机制,营造良好司法监督环境。加强与人民法院的良性互动,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商事仲裁与司法审查”新闻发布会,在全国仲裁行业首次公开发布《仲裁案件审理工作白皮书》,全面梳理我市近五年来仲裁案件审理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分析共性问题,提供仲裁案例指导。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工作协作,建立电子档案对接系统,实现仲裁案件司法审查档案“一键调取”。在自贸试验区法院设立仲裁服务窗口,提供仲裁法律咨询,为构建“诉讼+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互联网仲裁模式,拓展仲裁服务空间。建立金融仲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机制,整合优质资源、组建专业队伍、实现专业发展。升级互联网仲裁云平台,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当事人参与互联网仲裁的体验感。通过互联网仲裁云平台,8个工作日内高效审结化解金融纠纷,累计签订互联网金融仲裁协议数万件,同比增长10倍,为助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四)公正办案,为民仲裁,努力提升案件质效 规范完善案件办理制度。完善网上立案预约机制,畅通网上立案和仲裁费计缴等案件受理通道。修改仲裁文书格式,提升裁决文书质量。严格复杂案件内控机制,制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裁决书联审办法》。优化仲裁案件司法鉴定流程,修订《仲裁案件专门性问题委托鉴定管理办法》。规范仲裁案件文书档案管理,整理归档历年案卷3.5万多册。 严格监督案件办理程序。认真执行案件质量和效率管理制度,严把裁决质效关,严格执行裁决书三级核阅制度、简易案件裁决书抽查制度、复杂案件联审制度和重大疑难案件专家咨询制度,全年共召开专家咨询会14次,咨询案件21件。严把裁决效率关,开展案件办理情况月通报和积案定期清理,及时处理积案150多件。完善仲裁员指定机制,优化市内外案件仲裁庭组成结构。强化仲裁员使用管理,动态调整仲裁员分级分类名单88人次。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监督委员会监督执纪作用,及时督察整改反映仲裁员和工作人员投诉问题60多件,查处仲裁员违规行为24件次。 强化仲裁执业队伍建设。举办“提高庭审技能,提升裁决文书质量”“民法典债权让与制度及对金融业务的影响”等10余场沙龙活动和专题讲座,提升仲裁员专业化水平。强化仲裁员履职考评,依托信息化办案平台对仲裁员实施全流程、动态化考核,个案奖惩考核面达100%。加强仲裁秘书队伍建设,新聘16名法学研究生充实仲裁秘书队伍。举办仲裁秘书业务沙龙暨个人辩论赛,选派仲裁秘书参加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涉外法律人才培训班,提升涉外仲裁服务能力。组织开展仲裁理论实务研究,编撰“以案说仲”案例48篇,被司法部案例库采用24篇,入选司法部指导案例1篇。 (五)精准宣传,全域推行,展示仲裁良好形象 健全工作机制,打造宣传综合平台。确立市场化、专业化的宣传策略,明确宣传目标,细化宣传措施,认真执行《仲裁宣传推行方案》。抽调专人组建宣传工作组,狠抓精准宣传,拓展案源,促成事后仲裁协议案件27件,标的金额12亿元。建好《重庆仲裁》期刊和官网、微信服务号、微信订阅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仲裁动态,传播仲裁正能量。全年通过“一网两微”平台累计对外发布微信消息67条、网站消息77条,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同比增长48.2%。 聚焦关键重点,精准发力服务市场。明确建筑房地产、国内贸易、金融、市外等四大版块宣传推行重点。梳理分析建筑、贸易、金融三大优势领域情况,汇总形成重点宣传走访名册。精准对照市场需求分类施策,调研走访20多个区县政府、5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30多家大中型律师事务所,宣传仲裁制度,听取服务评价,增强宣传实效,确保了全年受案总量、市外案件量、标的金额持续增长,案件类型结构进一步优化。 创新方式方法,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深耕细作行业宣传,深化与市律协等行业组织和院校研究机构、媒体的合作,联合制定出台《律师办理国内商事仲裁法律业务操作指引》,共同开展仲裁征文大赛。持续加强品牌宣传,讲好重仲故事,参与中央电视台《仲裁在中国》第二季暨国际版拍摄,编导出品微电影《“仲”豆得豆》,并获司法部“图.视.文”优秀法治文化作品评选三等奖。召开《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专题研讨会,梳理上报司法部意见建议50余条,集聚展现重仲智慧。结合重庆仲裁成立25周年,编印专刊展示重仲成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委员会登记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355000045040255XT 登记机关:重庆司法局 登记日期:2020年9月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姜静 联系电话:18623527520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5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