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5-12 16:14
发布时间:2022-05-12 16:14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776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民政社工类及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大学城南二路151号

法定代表人

邓明国

开办资金

1080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9614.8

129443.7

网上名称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从业人数

86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年,学校无变更登记情况。

2021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市委五届九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强化党建示范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紧紧围绕重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办学质量 (一)聚焦推动重大项目提质增效 严格按照任务建设方案,精准发力、逐项落实,有序推进国家双高、市级双高、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设,取得国家级高水平成果13项。聚焦办学定位,认真研究、积极申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并成功纳入重庆市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稳步推进荣昌校区建设,有效破解办学发展瓶颈制约等问题。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深化加强内涵建设,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安排,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不断激发师资队伍生机活力 坚持党管人才,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和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学校领导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组织高层次人才考核9场次,开展引才活动17场次,引进博士、副高及以上职称33人。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推荐25名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深化职称改革和绩效考核,强化师德师风,不断增强教师主体性和示范性,4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5人获评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英才·名家名师(教育领域)、重庆市第二届最美教师、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三)转化提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 对接产业行业需求,优化专业群布局,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动态评估机制,构建优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8个专业群。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成第四批1+X证书申报工作,累计参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6个、试点专业29个、试点学生2000余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获批市级重点项目4项,结题市级教学改革项目9项。着力提升师生实践能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团队获批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智慧民生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批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单位,学生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在重庆市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艺术比赛等活动中获奖50余项。 (四)着力打造科研创新优势引擎 突出科研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育资政成果31项,学校教师牵头撰写的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咨政成果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同志批示,撰写的《依托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推动文旅融合的五点建议》获时任副市长李波同志批示。深入推动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专利数量、质量结构实现新的突破,16项专利实现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关键性技术服务。稳步提升学术质量,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19篇,其中SCI1区TOP论文4篇、北大核心28篇,学术论文获奖125项,出版著作56部,获得立项课题132项,其中省部级项目61项。 (五)巩固拓展招生就业成果基础 扎实开展招生工作,顺利完成高职专项扩招任务,2021年学校招生专业45个,录取6231人,报到率95.22%,连续9年位居全市高职院校第1位。有序推进联合本科院校实施“专升本”本科段、“专本贯通”招生,职教本科试点。扎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发挥校友育人帮扶功能,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市高校前列,连续2年获评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扎实推进学生创业工作,做好学生“双创”基地建设,加强学生创业指导,获省部级及以上“双创”比赛奖项30余项,获奖次数创学校历史新高,1名教师获2021年度重庆高校十大“双创”明星,实现重要突破。 (六)做深做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积极拓展优质合作企业资源,新签署校企合作协议168项,新引进现代学徒制、订单班项目18个,订单培养人数723人。着力推动政校企行“四方联动”,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与中国电子系统等十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牵头成立的重庆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获批国家第二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申报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家教师实践流动站”获批全国首批教师实践流动站,牵头组建重庆养老服务产教联盟,培育养老行业高技能人才。 (七)着力增强学生管理精准实效 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建好培训研修平台、学习交流平台、实践研究平台,推进生命教育等专项培训,全面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完善“校院班寝”四级预警机制、“校院家医”四维协同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月团体辅导、主题讲座等活动300余场次。突出组织育人,推进共青团、学生会组织改革,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团队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团委工作被考评为特等团组织。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完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加强劳动教育实践改革创新,获批立项重庆市第二批立德树人特色项目研究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80余场次,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学校连续两年获评重庆市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八)攻坚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工作 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深化建设“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开展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会,参加“2021年职业教育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学术会议”等国际合作活动10余场。组织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等研修项目,新增学生出国项目6个。加强国际化课程资源建设,组织验收18门双语、全外文课程、2门中泰职教联盟在线课程。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完成教育部国际司、教育部人文交流中心、教育部职教中心委托项目3项。 二、增强有效供给,持续抓好服务保障 (一)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完善依法治校工作机制,设立法治办公室专门负责学校法治工作,制定学校法治工作工作要点,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建设,对落实依法治校责任情况进行督查,全面清理检查2016年以来制定的305项制度文件。完善决策机制,印发二级学院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提升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水平。健全学校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累计审核合同、协议1000余份。加强督查督办,建立督查办公室,印发《督查督办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重点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作措施清单》等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促推动全部落实到位。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强化审计服务,履行内审监督职能,成立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财务审计、工程审计、采购监督。强化资产与财务服务,加强内控建设,修订《二级单位资金管理办法》等8个文件,完成智慧财务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做好资金和资产管理、资金支付、财会工作。强化基建后勤服务,完善基建后勤管理制度体系,夯实校区扩建工程等基本建设、物业管理服务、食品安全等保障。强化招标采购服务,扎实推进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完成采购项目100余个。强化质量管理,推进诊改常态化运行,完善教学督导检查、线上线下教学督导等制度。强化图情服务,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纸质资源馆藏量达139.6万多册、电子图书达156.1万多册。 (三)筑牢守好安全防线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稳妥推进师生新冠疫苗接种,坚守校园安全底线,维护好师生生命安全,确保师生零感染。持续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建300余人的学生反诈宣讲团,联合二级学院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94场次,累计开展消防疏散演练3次,组织安全检查工作60余次,被授予“2020年度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扎实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业务管理系统、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及数据安全等建设,不断增强信息技术服务保障。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四)紧密对接社会需求 克服疫情影响,持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做好培训工作,累计举办培训班47期,培训学员近6000人次,培训收入560余万元。2021年,全校开展各级各类培训57200余人次,达到培训在校生人数2倍以上的目标,预计培训等收入到款额2400余万元(最终以审计报告为准)。做好鉴定工作,学校被批准备案为市级第三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小儿推拿等职业技能培训及评价1150余人,开展高级连锁经营管理师等职业技能培训班6个。做好自考助学工作,组织各类考试共6场,2060余科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有效期2019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24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1年,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单位;学校牵头组建的重庆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入选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校1门课程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教学团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 全年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接受重庆市新起点职业培训学校捐赠价值为29683.42元笔记本电脑等物品、重庆德克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捐赠价值为97101元笔记本电脑等物品、重庆埃伦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价值为77600元的电脑,用于大数据与信息产业学院实训室建设;接受重庆市大渡口区物业管理协会捐赠7200元、北金辉锦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捐赠2500元,用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资助;接受重庆春蚕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20000元,用于财经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生资助;接受江苏省九如公益基金会捐赠120000元,用于智慧康养学院专业建设;接受江苏非凡智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捐赠《旅行社经营管理信真实训软件1套》,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使用;接受包头市昕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汇金供应链管理平台二期一套,用于商学院专业教学使用。

填表人: 金昱伶  联系电话:13637999299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3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