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753X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文史研究,弘扬民族文化。团结和安排全市有文史专长且有声望的专家、学者、教授等开展文史研究、编辑出版刊物、进行学术交流、参加统战工作对精神文明建设献计献策提供咨询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袁波 | |||
开办资金 |
9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96.9955 |
685.4051 | |||
网上名称 |
http://www.cqwsg.cn/ |
从业人数 |
1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无变化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文史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部署,以“八张问题清单”“八张报表”为推手,围绕“崇文鉴史、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职责使命,守正创新,踔厉奋进,多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全国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工作会议上发言,交流介绍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文史工作,得到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充分肯定。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一是强化政治铸魂,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政治属性作为文史工作第一属性,引导全体馆员和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落实市委《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十项举措》,持续深入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面彻底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不断淬炼全体党员干部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排查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办好《重庆艺苑》《重庆历史名人》等文史刊物,宣传主流文史声音,全年未发生意识形态领域问题。 二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学细思笃行。重视对馆员等服务对象的思想引领,结合开展主题教育,组织馆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常委会审议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等,在市政府文史馆工作中的落实落地上,邀请馆员进行深入研讨、认真谋划,形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设长江文化公园、系统梳理构建巴渝文化体系等宝贵建议20余条,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在文史工作中落细落实。在馆员中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谋划布局文史工作。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红多次到市政府文史馆调研指导文史工作,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统战联谊、服务馆员等系列工作作出部署,亲自率队到馆员家中拜访慰问,了解馆员学研成果,听取建议意见,充分体现党委政府对馆员的关心关怀和馆员制度所蕴含的统战性、荣誉性,进一步激发馆员文史研究、艺术创作热情。市政府副市长张国智赴市政府文史馆专题调研,听取文史工作、名人遴选和名人馆选址工作汇报,对新时代文史馆在文化建设、阵地建设,发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作用等方面提出要求。 二是服务大局,踊建诤言争献良策。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建言献策,迭代完善馆员建言“立项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题——文史馆交题——馆员答题——部门破题”工作链,组织引导馆员以选题为基础、以解题为抓手、以破题为目标,紧扣民计民生、数字重庆、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领域,编报《关于严防2022年山火过火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的建议》《关于推动我市非遗数字化建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规范引导重庆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提升“三化”水平大力促进重庆城郊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等高质量建言20篇,获得市领导肯定性批示15人次。相关工作得到市应急局、市文化旅游委等部门的推进和落实,实现建言成果有效转化。 三是文以载道,潜心文史喜结硕果。同中央文史研究馆、大足区合作,“央地县”三级联动,完成文保类“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地域文化大足石刻专题讲座”拍摄制作;推进董味甘《味庐诗赋集粹》等馆员丛书和馆员遗稿丛书70余万字的文稿整理编印;凌承纬馆员受邀出席“抗战与中国现代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向来自德国、法国等多国专家学者讲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吕进馆员担任奥林匹克杯系列活动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为推动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素养与才能成长贡献力量。支持徐仲伟馆员牵头完成的《网络社会公德建设研究》荣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志刚馆员戏剧剧本《填四川》荣获首届杨升庵文学奖,戴政生馆员文章《传承木刻艺术 绽放木刻魅力》在《人民日报》发表。一年来,馆员们潜心著学,成果丰硕,为全市文化繁荣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四是以文化人,繁荣文化惠民有感。围绕市委“一号工程”,在我市举办第二届“成渝地·巴蜀情”文化活动暨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邀请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云南、贵州、四川等部分省市文史馆的领导、馆员、专家学者近100人参加,以“诗、书、画、论”等多种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和巴蜀文化,期间开展的“成渝地·巴蜀情”诗书画展览,展出特邀中央文史馆及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文史馆作品128幅,诗词作品70首,作品积极向上,讴歌新时代,充分彰显巴蜀文化魅力,近万名群众到展览地参观“打卡”,为市民提供了一场文化和视觉艺术大餐。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探寻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传统文化区县行·走进酉阳”系列活动,举办重庆历史名人书信展览、书画笔会等系列文化活动,书画家现场挥毫创作书画作品30余幅;围绕重庆历史名人人文精神,精心打造一批优秀历史名人故事,在市内部分学校、社区、单位等举办历史名人巡展及历史名人故事宣讲24场,全市近6.5万人次学生、干部和群众受到名人精神熏陶和启迪。 五是以艺通心,架起统战联谊交流桥梁。组织馆员围绕美丽重庆主题艺术,以三峡夔门入画,创作八尺巨幅书画作品《赤甲千载红》《春和景明》等,宣传展示巴山蜀水,讴歌美好新时代;组织张裕纲等6位馆员分别参加宁夏、云南、贵州文史馆书画展览、调研采风、交流笔会等活动;同中华民族团结协会文化部执行长秦立锦在市政府文史馆开展友好交流,就渝台两地人文合作进行磋商;在王琦美术馆主办纪念许伯建馆员诞辰110周年翰墨展、巴渝近现代著名古琴家杨清如馆员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展出抗战时期沈尹默先生与荷兰驻重庆外交官高罗佩友好交流信札、冯玉祥将军手书扇面、于右任先生对联、徐元白先生书画等珍贵艺术作品200余幅。 六是以史为鉴,培根铸魂弘扬城市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由胡衡华市长任遴选委员会名誉主任,张国智副市长任主任,历时两年,经广泛征求意见,由专家委员会三次审核、评审委员会两次审查,层层推选、严格把关,精心遴选301位第二批重庆历史名人,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为我市弘扬历史名人精神,加快人文之城建设奠定基础。扎实开展重庆历史名人馆迁建选址实地调研,经综合比选,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形成迁建选址共识,已组织法律顾问、文旅专家等对选址工作开展专家论证、公众调查和风险评估等,通过了市司法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市信访办风险评估审查。 (三)加强统战服务,搭平台、建载体弘扬巴渝文史主旋律 一是做好管理服务,激发研究创作热情。修订完善《市政府文史馆馆员聘任办法》,提高馆员参加文史研究活动经费保障,支持馆员更好开展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及时探望慰问生病住院馆员,定期组织健康体检、为“晋十”馆员集体祝寿。落实馆员联络员制度,当好馆员服务员和助手,加强日常联系,及时了解馆员文史研究、艺术创作和身体健康等情况,把党和政府对馆员的关心落到实处。 二是率先搭建西南片区交流平台,促进区域文史合作互鉴。组织邀请云贵川渝四省市文史研究馆,在我市共同签署《云贵川渝文史研究馆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赵冰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指导下,西南片区四地文史馆首次签约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四地文史研究馆积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滇文化、黔文化、巴蜀文化、巴渝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为重点,联合开展系列专题文史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重大的文史研究成果。 三是加强思想宣传,弘扬主流文史声音。我市文史多项工作在央视、人民网、人民政协网、政协报等全国主流媒体上发声见形,“成渝地·巴蜀情”文化活动、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等相关新闻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人民政协报播出和刊载。《坚持守正创新“三变三不变”推进新时代文史研究工作》《加强文史馆老龄智库建设的调研报告》等10余篇理论和工作经验文章,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网站和专刊上转载,向全国文史系统交流。我市文史系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文章《赓续千年文脉 塑造重庆城市精神丰碑》在重庆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重庆统战等全文登载;组织文史馆员、专家学者走进北碚区、酉阳县、西南大学、重庆银行等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浅谈重庆文化体系建设》系列文化讲座,用文史角度开展思政教育,发出主流文史声音,获得广泛好评。主动将文史宣传工作纳入全市统战文化月,提升了重庆统战工作文化辨识度,唱响了渝州文史之声。 2024年,市政府文史馆将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全面铺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更好传承发扬重庆优秀历史文化,挖掘发扬巴渝文化优秀特性,自觉把市政府文史馆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宏大场景中来考量和谋划,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文史研究工作变革重塑,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阐释,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市政府文史馆职责使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渝府办发﹝2013﹞132号文件。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在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被评为合格单位。无诉讼投诉情况。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秦伟 联系电话:13883907981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15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