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5332181F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防雷技术服务。承担气象灾害调查鉴定、气象灾害隐患整治督查、气象灾害敏感单位风险评估、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等相关业务工作及技术支撑工作承担防雷减灾服务技术监督、防雷安全管理技术支撑、防雷科普宣传、雷电防护技术研究等工作,并会同气候中心等相关单位做好雷电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受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委托开展市本级气象行政许可和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一路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覃彬全 | |||
开办资金 |
29(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12.12 |
1096.53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聚焦履职与发展,促进气象安全监管业务高质量发展。一、聚焦履职,开展防雷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一)督促监管对象落实主体责任一是以“春雷行动”“夏日攻坚专项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防雷安全重点单位、检测资质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空飘气球升放巡查。二是开展检测单位使用防雷安全管理平台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强化防雷检测活动事中监管。四是牵头检测单位年度质量考核。 (二)推进市区县执法检查一体化 一是认知一体化,以“气象安全大家谈”为抓手,与区县执法人员面对面交流研讨,执法专家一对一指导,凝聚执法共识;二是行为一体化,编印防雷行政检查业务手册并全市推广,分片区开展宣贯,促进执法行为一体化;三是宣传一体化,制作监管对象主体责任宣传折页,在全市气象执法中使用。 (三)规范高效开展气象政务服务 一是融入世行营商环境迎评,防雷竣工验收承诺办结时限再压缩1个工作日。二是规范政务服务,办理防雷设计审核等气象行政许可;在市气象局门户网站公示政务服务相关信息;组织检测单位完成年度报告。三是建设防雷理论考核题库并程序化,提升检测资质认定精细化水平。 二、提升能力,持续强化气象安全监管业务 (一)融入数字重庆,发展气象安全数字化监管 一是推动气象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融入“渝快办”升级版攻坚行动,配置气象政务服务事项,优化平台短信发送及电子证照应用,深化气象政务服务“全渝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二是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完成防雷平台运维项目自查自评、一体化数字资源应用编目、业务事项编目、数据编目、云网资源结算,编制应用迁移方案并完成数据迁移。三是推进防雷安全监管数字化建设。完成防雷平台与全国平台二、三期和信用中国(重庆)平台数据对接,新增电子证照数据接口;开展防雷安全监管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建立检测风险预警机器学习算法模型,探索防雷安全风险智能研判,初步建立线上线下协同监管机制。四是融入数字气象“四天”建设。梳理气象安全监管核心业务,配合编制数字气象“三张清单”,防雷平台整体并入御天·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提出防雷安全监管数字化迭代升级方案及功能模块;按照应归尽归原则,梳理编制纳入“天擎”的监管数据目录。五是抓好防雷平台运维,修改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网络安全常态化检查机制。 三、谋划发展,探索气象安全监管业务新格局 一是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防控示范建设,选取示范点,进行暴雨、雷电、大风等高影响天气灾害风险详查和评估,建立“一点一策”“一企一策”防控措施,提升城市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设施气象灾害风险防控能力。二是筑牢业务发展科技基础,编制《气象安全研究指南》,完成行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应用评估;完成中国气象局软科学项目、市气象局软科学项目及横向课题的验收。三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气象安全监管业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完成中心质量提升年3项年度任务。四是按要求做好公众媒体传播气象服务信息备案工作,动态监测气象预报传播行为,完成传播质量分析报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李建平 联系电话:13883617498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16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